基本信息
书名:伦敦巴士游(全彩)
定价:49.80元
作者:(日)大村悦子,郭勇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212266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乘坐伦敦标志通工具---红色巴士游览伦敦**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很多游客仅仅只把双层巴士和红色电话亭这些伦敦标志当做背景来照相,未免有些浪费。本书精心选择了10条巴士线路,不仅包括市区,还包括稍远的郊外线路,不仅可以深入观察沿街风景,还能领略郊外自然风光。走走停停,来场伦敦深度小旅行。
内容提要
伦敦的双层巴士可以说是城市的标志,在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2伦敦奥运会上都看到了它的身影,如果到了伦敦只是看到它并和它合影,简直是一种浪费。伦敦的巴士系统四通八达,乘坐它进行全城游览会给你带来另外一种感受。本书就是教你如何利用巴士在伦敦进行游览的。本书中将为你介绍伦敦巴士的乘坐方法,并精心选择了10条巴士观光路线推荐给你。还为你准备了稍远一点的巴士路线,带你去伦敦郊外感受自然风光。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乘坐巴士的确有些困难,我们可以把困难也当做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体验,怀着一颗包容之心轻松、愉快地享受旅行的乐趣。
目录
前言
本书的阅读方法
关于伦敦双层巴士
去坐双层巴士
贯穿伦敦市中心和郊区的10条推荐巴士线路
Marylebone Station→Norwood Bus Garage
从梅利本车站到诺尔伍德巴士车库
Oxford Circus→Crystal Palace
牛津广场 → 水晶宫
Aldwych(South Side)→Willesden Bus Garage
奥德维奇(南侧) → 威尔斯顿巴士车库
Oxford Circus→Bow Bus Gadage
牛津广场 → Bow巴士车库
University College Hospital→Putney Heath/Green Man
伦敦大学附属医院→ Putney Heath / Green Man
Conduit Street/HamleysToy Store→Blackwall Station
干德街/ HamleysToy店→布莱克沃尔站
Battersea Bridge(Hester Road)→Finsbury Park Interchange
贝特希大桥(海斯特路)→Finsbury公园交汇处
58 Grosvenor Road→Royal College Hospital
格罗夫纳路 → 皇家学院医院
Camden Town Station→Turnham Green Church
坎登镇车站 → 特纳姆格林教堂
70 Covent Garden/Catherine Street→Tower Gateway
考文特花园/凯瑟琳街→塔网关
Favorite Goods 值得选购的商品推荐带回国的伦敦商品
Children's Books 关于英国的儿童绘本
Collectables 值得收藏的伦敦杂货商品
Car Boots Sale 汽车后备箱跳蚤市场
伦敦郊外的“绿洲”和博物馆
Alexandra Palace & Green Lanes 亚历山大宫和绿色小径
Little Venice& Church Street 小威尼斯和教堂大街
Walthamstow Village 沃森斯道村
Canary Wharf-Grennwich Canary码头-格林尼治
Crystal Palace 水晶宫
Brixton 布里克斯顿
Clapham 克拉珀姆
Kingston 金士顿
Geffrye Museum 杰弗瑞博物馆
V&A; Museum of Childhood V & A儿童博物馆
Horniman Museum 霍尼曼博物馆
Vestry House Museum 教区博物馆
William Morris Gallery 威廉莫里斯美术馆
漫步伦敦市中心
Notting Hill, Holland Park 诺丁山-荷兰公园
Hyde Park, Kensington Gardens 海德公园,肯辛顿花园
Marylebone, Baker Street 梅利本,贝克大街
Mayfair, Bond Street, Piccadilly Mayfair,邦德大街,皮卡迪利
West End 伦敦西区
Bloomsbury, Covent Garden 布卢姆斯伯里,考文特花园
Southbank Centre, Southwark 南岸中心,南华
Tower of London, Borough Market 伦敦塔,博罗市场
City-East End (Spital Fields Market, Brick lane) 市东(盖斯特市场,红砖巷)
散步好去处
作者介绍
大村悦子
活跃于英国的日籍插画家/绘本作家。毕业于Royal College of Art(皇家艺术学院)。曾经以自由插画家的身份在东京为女性杂志社提供插画服务。1995年赴英至今。现在主要从事限定版手工绘本/Artist Book的创作。兴趣爱好为收集与葡萄酒有关的绘本、收集杂货与和猫玩耍。著书有《Milk》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色彩饱和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现实场景的真实感,又在后期处理上增加了一种温暖的滤镜,让整个伦敦蒙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这使得即便是阴天拍摄的场景,也丝毫没有沉闷压抑的感觉,反而多了一份英式特有的、那种迷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我尤其欣赏它对细节的关注,比如特写镜头中巴士车窗上凝结的水珠,如何扭曲和反射出窗外模糊的街景;或者某个路边花店里,鲜花与灰暗的砖墙形成的鲜明对比。这些微小的视觉冲击力,远胜于宏大场面的堆砌。更难得的是,文字部分没有使用那些陈词滥调的形容词,而是用一种非常口语化、但又充满洞察力的笔触进行阐述。读起来非常舒服、流畅,就像是有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耐心地为你娓娓道来他对伦敦的所见所感,而不是冷冰冰地陈述事实。这本书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私人影集,充满了爱意和专注,让人爱不释手,每次翻阅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是一个对书籍设计有偏执要求的人,很多旅游书籍的排版都显得混乱且缺乏层次感,但《伦敦巴士游》却做到了极度的平衡与和谐。它巧妙地运用了留白艺术,让每一幅图像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避免了视觉疲劳。而且,它并非简单地将照片并列,而是通过版面的布局,引导读者的视线自然地在页面上游走,就像真的乘坐巴士在城市中穿行一样,有起伏,有转折。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将一些历史资料的小插图,比如老地图的局部或者旧广告海报的片段,以一种非常现代和有机的方式融入到全彩的大图中,这种新旧元素的并置,极大地丰富了阅读层次。你可以在欣赏现代伦敦景色的同时,瞬间被拉回到维多利亚时代的回响中。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是很多宣传册望尘莫及的。可以说,光是欣赏这本书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审美享受。它证明了功能性书籍也可以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本视觉盛宴,色彩的运用大胆而又精致,无论是泰晤士河畔的晨曦,还是西区剧院流光溢彩的夜景,都被摄影师捕捉得淋漓尽致。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旅游指南,但翻开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本精美的艺术画册。那些经典的红色双层巴士,不再是冷冰冰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了构图中的灵魂元素,与伦敦古老的建筑、现代的摩天大楼形成了绝妙的对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光影的处理,细腻得让人惊叹,比如雨后街面上积水反射出的霓虹灯光斑,那种转瞬即逝的美感被永久地定格在了纸张上。我甚至愿意花上一个下午,只是单纯地翻阅这些照片,感受那种扑面而来的英伦气息。如果有人问我,去伦敦旅行最值得带的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它。它不仅仅记录了“看”到的伦敦,更传达了“感受”到的伦敦的脉搏和温度。那些文字介绍虽然简短,却句句珠玑,精准地烘托出了画面的意境,没有冗余的描述,全是精华的提炼。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纸张的质感厚实而光滑,拿在手里就知道是用心之作。
评分说实话,我抱着一种“也许又是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介绍”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书,但很快就被它深入骨髓的叙事方式所吸引。它没有堆砌那些游客耳熟能详的景点介绍,而是将视角聚焦在了那些隐藏在日常轨迹中的“微小奇迹”上。比如,某条小巷里一扇被藤蔓缠绕的古老木门,或者某个街角咖啡馆里,一位绅士正在专注阅读报纸的背影。这些画面给予读者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它让你意识到,伦敦的魅力不在于你打卡了多少地标,而在于你是否愿意放慢脚步,去观察那些被时间温柔抚摸过的细节。作者的文字功底令人佩服,他似乎总能用最恰当的比喻,描绘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那种夹杂着怀旧与活力的独特英式气质。我尤其喜欢其中几页关于伦敦人生活习惯的侧写,那种对秩序和礼仪的尊重,以及内心深处隐藏的热情,都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出来。这本书成功地将“观光”提升到了“体验生活”的层次,让我对下一次去伦敦的行程充满了新的期待,不再是急着去完成任务清单,而是渴望融入那份慢节奏的生活流。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之前对“巴士游”这个主题感到有些审美疲劳,总觉得这无非就是坐在车上拍几张模糊的照片。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仿佛拥有魔力,能让你感受到坐在伦敦巴士二层前排的真实体验——那种略微晃动、带着皮革座椅特有气味的感受。书中的场景选择非常独到,它避开了那些过度曝光的“游客热点”,转而深入到那些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角落。比如,穿梭于Notting Hill那些色彩斑斓的门廊之间,或是清晨驶过金融城,看着早起的职员们行色匆匆的画面。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捕捉“瞬间的情绪”,那些不经意的眼神交汇、风吹动衣角的弧度,都传递出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我甚至感觉自己能闻到空气中湿润的泥土味和远处传来的咖啡香。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是教你如何规划行程,而是教你如何“感知”这座城市。它提供的是一种心境,一种随时可以被唤醒的英伦情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