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
定价:36.80元
作者:赵伯陶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2956318
字数:
页码:2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生肖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于民间更有广泛的基础,《中华民俗十二生肖》从民俗学人手,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引用大量史实、史料,对十二生肖的来源、含义及民俗、趣闻等方面作了翔实的记述,生动地还原了生肖文化的全貌。
《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分总说和分说两大类别,涉及民间文学、神话学、艺术学、民族学、饮食文化甚至迷信禁忌等内容。《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语言简练易懂,并配以多幅精美图片,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和可读性,适用于传统文化、生肖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
目录
-引言
-总说
十二生肖访古
十二生肖溯源
十二生肖探赜
十二生肖寻幽
十二生肖拾趣
十二生肖集锦
十二生肖谈艺
十二生肖衍义
十二生肖论命
十二生肖说铃
十二生肖集邮
十二生肖排序
-子 生肖说鼠
概说
谈艺
-丑 生肖说牛
概说
谈艺
-寅 生肖说虎
概说
谈艺
-卯 生肖说兔
概说
谈艺
-辰 生肖说龙
概说
谈艺
-巳 生肖说蛇
概说
谈艺
-午 生肖说马
概说
谈艺
-未 生肖说羊
概说
谈艺
-申 生肖说猴
概说
谈艺
-酉 生肖说鸡
概说
谈艺
-成 生肖说狗
概说
谈艺
-亥 生肖说猪
概说
谈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赵伯陶,1948年生,北京市人,《文艺研究》编审。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业余从事古典文学及传统文化研究,已发表论文、书评150余篇;点校《古夫于亭杂录》等古籍4部;注释评选《宋词精选》、《袁伯修小品》、《张惠言暨常州派词传》、《明文选》、《王士禛诗选》、《袁宏道集》、《七史选举志校注》等16部;学术专著《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明清小品:个性天趣的显现》、《落日辉煌:雍正王朝与康乾盛世》等10部。
文摘
北京圆明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其西洋楼海晏堂前曾有十二生肖喷泉铜像,构造精美,举世无双。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一把大火将有“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焚毁。从此十二生肖铜像身首分离,流落异乡,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有关学者认为,十二生肖铜像是当时在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们的指导下,为康熙皇帝所设计与制造的。从有关铜版画可以看到,在海晏堂前,这十二生肖铜像左右各六个一字排开,分别代表一昼夜中的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合今天的两小时)。每到一个时辰,代表这一时辰的生肖铜像就从嘴里自动喷出水流,其景象当非常壮观。
2000年,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的牛首、虎首与猴首现身会场,当即被我国保利艺术博物馆不惜重金,竞拍成功,带回故乡。2003年9月间,保利艺术博物馆又辗转从美国某私人收藏家手中“请”回猪首,各家媒体曾掀起一阵报道的热潮,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至此,十二生肖铜像已有四件回归故乡,鼠首、兔首今仍由法国的博物馆收藏,马首在我国台湾,龙首、蛇首、鸡首、狗首、羊首五件至今下落不明。
饶有趣味的是,2003年9月中旬,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铸狗首即将在香港拍卖的消息不胫而走,引来各阶层人士的极大关注。这件狗首是真是假,曾引来一片争议之声,因为据有关人士透露,从内部结构讲,猪、牛、虎、猴四首内部基本中空,正中部分有一个带有锯齿的卡口,卡口直通兽嘴部,可以想见当年水就是由兽首的颈部进入兽首的;而在香港即将拍卖的狗首则在其脑后有一个小孔,资料说是进水口,当有铜管与之相连。从色泽上讲,猪、牛、虎、猴四首色泽发红;而在香港即将被拍卖的狗首,其色泽是黑中透绿的青铜色。狗首究竟是真是假,世人尚无结论,而由之又引来另一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惊人消息:有关专家认为还有另一套十二生肖兽头存于世上,很可能就存放在北京某机关的仓库里而不为人知。个中原因是,十二生肖兽头是由模具浇铸的,从理论上讲,当时不可能只做一套,作为皇家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有理由另浇一套备件。
……
序言
-引言
-总说
十二生肖访古
十二生肖溯源
十二生肖探赜
十二生肖寻幽
十二生肖拾趣
十二生肖集锦
十二生肖谈艺
十二生肖衍义
十二生肖论命
十二生肖说铃
十二生肖集邮
十二生肖排序
-子 生肖说鼠
概说
谈艺
-丑 生肖说牛
概说
谈艺
-寅 生肖说虎
概说
谈艺
-卯 生肖说兔
概说
谈艺
-辰 生肖说龙
概说
谈艺
-巳 生肖说蛇
概说
谈艺
-午 生肖说马
概说
谈艺
-未 生肖说羊
概说
谈艺
-申 生肖说猴
概说
谈艺
-酉 生肖说鸡
概说
谈艺
-成 生肖说狗
概说
谈艺
-亥 生肖说猪
概说
谈艺
参考文献
后记
我是一个对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充满好奇的年轻人,尤其是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关于十二生肖的有趣说法,所以一直想找一本系统介绍的书籍。这套《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的出现,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一点都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作者用一种很幽默、很轻松的方式来讲解十二生肖的知识,时不时还会穿插一些很有趣的小段子,让我在哈哈大笑中就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在介绍属鸡的人时,书中提到他们“打鸣报晓,象征着勤奋和守时”,然后又调侃说“所以他们的闹钟通常比别人的更准时”,这种幽默的对比让我印象深刻。而且,书中对每个生肖的性格描述都非常细致,并且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让我觉得这些描述一点也不空泛,非常有参考价值。我发现,书里不仅讲了十二生肖本身的特点,还讲了很多关于十二生肖的风俗习惯,比如怎么根据生肖来选择结婚的日子,还有不同生肖的人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这些内容对我来说都非常有启发,让我对中国传统的婚俗和人际交往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生动形象的插画,它们让每一个生肖都变得栩栩如生,特别有亲切感,让我在阅读时感觉特别愉快。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稍有涉猎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寻求能够以一种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来理解和学习中华民俗。当我在书店看到这套《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书中的插画风格非常有特色,它并非简单的卡通化,而是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与现代漫画的表现手法巧妙融合,创造出一种既古朴典雅又不失活泼趣味的视觉风格。在内容上,它对十二生肖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度挖掘,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十二生肖在古代哲学、占卜、命理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多重意义。例如,书中对“五行”与十二生肖的关联、不同生肖组合之间的“相冲相合”的解释,都让我对传统命理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作者在解释这些概念时,也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生动的图例,使得原本可能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理解。此外,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不同地域的生肖民俗故事和风俗习惯,从北方的剪纸生肖到南方的生肖节庆,展现了中华民俗的地域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生肖象征意义的解读,比如龙的象征权力与吉祥,蛇的象征智慧与蜕变,这些解读都让我对这些动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喜欢收集各种文化类书籍的读者,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民俗中的生肖文化情有独钟。这套《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给我带来了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的整体风格非常考究,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使得内容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我特别欣赏书中在介绍十二生肖时,不仅仅局限于讲述它们的象征意义,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例如,在讲解“马”的时候,书中不仅提到了“马到成功”的美好祝愿,还详细阐述了马在古代战争、交通、农耕等方面的实际作用,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奔腾不息”的精神象征。这种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双重解读,让我对马的文化意涵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往往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将抽象的文化概念具象化,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生肖民俗的对比分析,这让我看到了中华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感受到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总之,这是一套非常有价值的民俗读物,它不仅能够满足我对十二生肖的好奇心,更能让我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终于入手了这套《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习俗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吸引我,色彩鲜艳,图案生动,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本,里面的插画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传统水墨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漫画的活泼,人物表情细腻,场景描绘细致入微,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仿佛穿越回了古老的东方。文字部分也写得通俗易懂,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能够轻松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书中对十二生肖的起源、传说、性格特点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节日、婚俗、命名等方面的应用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对生肖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不仅仅是简单的介绍,作者还结合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和民间传说,让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例如,关于属鼠的人聪明伶俐、属牛的人勤劳坚韧的描述,都让我联想到了身边的一些亲人和朋友,感觉非常贴切。整体而言,这套书在视觉和内容上都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不仅是一套关于十二生肖的书,更是一扇了解中华民俗的窗口。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节日非常着迷的普通上班族,平时喜欢在节假日搜集一些相关的书籍来阅读,而这套《漫话中华民俗丛书:中华民俗十二生肖》简直是我的“宝藏”!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述每个生肖时,所穿插的那些民间故事和传说。比如,在讲到属兔的时候,书中详细描绘了“嫦娥奔月”和“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那些古老而美丽的传说,通过作者的生动笔触,仿佛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让我对这些故事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介绍了很多与生肖相关的民俗活动,像是过年时挂生肖剪纸、制作生肖灯笼,还有些地方在孩子出生时会根据生肖来取名字的习俗等等,这些细节的描绘,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性。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长辈在娓娓道来,没有一点说教的味道,而是充满了智慧和趣味,让我读起来感到格外舒服。每翻开一页,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我常常在阅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思考,这些古老的习俗是如何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它们又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