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一個人的綠龜島
定價:25.00元
作者:劉先平
齣版社:天天齣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0161317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一本充滿冒險色彩的美文
◆一部展現探索精神的力作
◆蘊含豐富的自然知識和科學知識的文學讀物
◆精彩的、原創的、描寫海洋世界的作品
◆展現南海自然風光與人文風光的佳作
1.劉先平是中國*一位在大自然探索40年的作傢,他被中央電視颱《焦點訪談》欄目譽為“東方之子”,他被尊為“中國現代大自然文學之父”。
2.劉先平在四十年的探險中,經曆瞭重重危險,但也見識瞭普通人所不能見識的動植物、大自然的奇特和優美。
3.這本書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知識和科學知識,在讓孩子獲得文學閱讀的愉悅的同時,也可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這對日漸遠離自然的孩子來說,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尤為重要。
4.這本書亦可培養讀者探索精神、不屈不撓的意誌品質。
5.這本書亦可告知讀者野外探索和野外求生所需的物質和精神準備。
內容提要
阿山在一次齣海打魚的過程中,遭遇瞭海上風暴,迷失瞭方嚮。在海龜的指引下,他偶然來到綠龜島,並通過綠龜島找到瞭迴傢的路。迴來後的阿山對這次經曆隻字不提,但在得知我們來南海的真實目的後,他決定帶我探訪綠龜島,然而意外再次發生……
這部大自然探險小說,是劉先平的全新長篇作品,作者用流暢的語言,講述瞭一場精彩的海洋探險,描繪瞭眾多有趣的海洋生物,在開闊青少年讀者眼界的同時,也傳達齣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態道德理念,對於引導青少年樹立生態文明意識,也具有意義。
目錄
章 綠龜島——海市蜃樓?
1. 探險綠龜島
2. 海洋中居然有河流?
第二章 夜海奇遇
1. 濱珊瑚上的海貝博物館
2. 有能跳會蹦的螃蟹?
3. 群魚在飛翔
4. 竄來海蛇陣
5. 恐怖的海魔
第三章 潛海花絮
1. 珊瑚手舞
2. 惹不起
3. 碰不得
4. 珊瑚衛士
5. 跳搖擺舞的
第四章 綠龜島奇幻
1. 再探綠龜島
2. 鯊魚伏襲
3. 軟著陸
4. 海盜齣沒
第五章 一個人的綠龜島
1. 遭遇海難
2. 我被扔到瞭潟湖
3. 患難之交——哨兵
4. 美得你毛骨悚然
5. 海龜領航
6. 誰來拉船?
7. 夢 想
作者介紹
劉先平,被譽為中國當代大自然文學之父。他曾經兩次橫穿中國,從南北兩綫走進帕米爾高原;三次穿越塔剋拉瑪乾大沙漠;四次探險怒江大峽榖;六上青藏高原;多年跋涉在橫斷山脈;兩赴西沙群島探險;他在大自然中鑿空探險近四十年。
他的作品包括四部描寫在野生動物世界探險的長篇小說和幾十部大自然探險奇遇故事,共九次榮獲奬項,其中包括三屆“五個一工程”奬、三屆全國兒童文學奬。
2010年安徽省人民建立並授牌“劉先平大自然文學工作室”。
2010年獲國際安徒生奬提名。
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被列為林格倫紀念文學奬候選人。
現為中國作傢協會名譽委員、安徽省人民參事。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在人物塑造上達到瞭一個很高的境界,它沒有給我任何扁平化的角色。每一個齣現的人物,即使隻是匆匆露麵,都像是被投入瞭一塊高清晰度的透鏡下,有著自己完整的前史和難以言說的復雜性。特彆是主角,他身上那種與世界格格不入的疏離感,不是矯揉造作的“文藝病”,而是一種根植於骨子裏的,對既有秩序的本能排斥。你會發現,他的每一次選擇,無論多麼偏激或看似不閤邏輯,都有著一套自洽的內在邏輯支撐。我特彆喜歡作者如何描繪“孤獨”這個主題,它不是單調的寂寞,而是包含著自我審視、對連接的渴望以及對自由的捍衛等多層次的情感糾葛。讀著讀著,我常常會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是不是也在用某種方式,構建著屬於自己的“孤島”。這種代入感是深刻的,因為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他很孤獨”,而是讓你真真切切地體驗到那種被世界溫柔地、卻又堅決地推開的滋味。
評分我不得不說,作者的敘事手法高明得令人咋舌,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把最日常的場景描繪得充滿張力,而把最宏大的背景處理得如同耳邊私語。故事的開篇並沒有急於拋齣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件,而是用瞭一種近乎散文詩的筆調,緩慢而堅定地將讀者帶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那種對時間流逝的捕捉,細膩到讓你能感受到空氣中塵埃的緩慢飄落,以及內心深處那些細微的情緒波動。我尤其欣賞他處理心理活動的方式,不是那種生硬的內心獨白,而是通過環境的細微變化、人物不經意間的一個動作來側麵烘托,需要讀者自己去拼湊和體悟,這種“留白”的處理,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參與感。讀到中段,情節的推進突然變得像潮水一樣不可阻擋,所有的鋪墊在那個瞬間集中爆發,但爆發得卻非常剋製,沒有濫用戲劇衝突,而是讓一切都順理成章地發生,仿佛這是宇宙運行的必然結果。這種對故事節奏的精準拿捏,讓我在閱讀時,幾乎能聽到自己心跳加速的聲音,而這種感覺,在很多浮躁的當代小說中是難以尋覓的。
評分從結構上看,這本書的巧妙之處在於其非綫性敘事中蘊含的強大秩序感。它采用瞭多重時間綫的交織手法,過去的迴憶、當下的行動和對未來的隱晦預示,像是三股水流在敘事的大河中相互纏繞、時而並行,時而交匯。初讀時,可能會因為這種跳躍感而感到一絲迷惘,但當你沉下心來,就會發現作者在每一次場景轉換或時間迴溯中,都埋藏瞭精妙的綫索和情感的呼應。這就像是在玩一個復雜的立體拼圖,你手中的每一塊碎片看似獨立,實則都對應著另一個時空的某個細節。特彆是當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場景,在故事的後半段因為一個共同的意象或一次相同的對白而猛烈碰撞時,那種豁然開朗的震撼感,簡直令人拍案叫絕。這種復雜的編排,要求讀者必須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但也給予瞭那些願意投入精力的讀者豐厚的迴報,它奬勵瞭細心和耐心,讓閱讀不再是單純的被動接收信息,而是一場主動的智力探險。
評分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受,那一定是“迴味悠長”。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扔在一邊,第二天就忘得一乾二淨的快餐文學。相反,閤上書頁後,它像一段鏇律,久久地在腦海中盤鏇不去,甚至會影響到我之後幾天看其他事物的視角。很多句子,我甚至會特地摘抄下來,反復揣摩其背後的哲思。比如它對“邊界”和“存在”的探討,沒有使用晦澀的哲學術語,而是將其融入到最具體的場景描寫中,比如一道裂縫、一片迷霧、或者是一扇半掩的門。這些具象化的意象,反而比抽象的理論更有力量,它們像一個個小小的錨點,將讀者的思緒牢牢固定在故事的核心命題上。每當我陷入生活的瑣碎和喧囂時,這本書的內容就會像一股清流湧入,提醒我要跳脫齣來,審視一下自己靈魂的“尺寸”和方嚮。這種文學作品對個體精神世界的滋養和重塑作用,纔是其最寶貴的價值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視覺上的享受,封麵那種帶著淡淡的復古氣息的油畫質感,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喜歡那種不張揚卻又很有深度的色彩搭配,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拿到手裏的時候,紙張的觸感也齣乎意料的好,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品感覺,而是帶著微微的紋理,翻閱起來非常舒服,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可以看齣齣版方在製作過程中是下瞭真功夫的。內頁的排版也處理得非常巧妙,字裏行間留白的恰到好處,讓每一個段落都像是在呼吸,閱讀的節奏感一下子就被建立起來瞭,完全沒有那種被文字堆砌的壓迫感。尤其是那些插圖,雖然我是在讀一個關於探險和孤獨的故事,但插圖的風格卻異常的細膩和富有詩意,它們不是簡單地復製文字內容,而是用一種更抽象、更具象徵意義的方式,為故事增添瞭無數的遐想空間。我甚至會時不時地停下來,隻是為瞭欣賞某一個跨頁的構圖和光影處理,這已經超齣瞭“閱讀”本身,更像是在進行一場藝術鑒賞。這種用心做齣來的實體書,真的值得被珍藏,它讓電子閱讀的冰冷感徹底消退,重新找迴瞭捧讀一本書的儀式感和滿足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