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碳金融与业务创新
定价:58.00元
作者:蓝虹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04963659
字数:479000
页码:4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蓝虹博士撰写的《碳金融与业务创新》一书,内容新颖、前沿,观点鲜明,论述了碳金融产生、发展的制度基础,并阐述了其内涵、交易机制、功能和发展前景,碳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定价机制;重点研究了碳金融衍生品、碳基金、碳证券与保险、银行业机构碳金融业务、企业碳金融管理等碳金融业务的特点、功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机理,并对国内外金融机构碳金融业务的成功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
目录
作者介绍
蓝虹,女,畲族,经济学博士,1971年生,江西省赣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环境制度经济学,环境产权经济学。曾先后在《经济学季刊》、《经济学家》等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关于环境产权的论文3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社会科学文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复印资料)等杂志转载,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关于环境与资源产权方面的国际合作课题6项,参编教材5部,撰写《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福利经济学研究》专著两本。
文摘
序言
从书名“碳金融与业务创新”来看,这本书无疑触及了当前经济发展的前沿热点。我一直关注着环保政策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以及金融行业如何在这种变化中寻找新的增长点。碳金融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将其转化为商业机遇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解答一些疑惑,比如,碳金融究竟包含哪些具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它们如何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碳排放,同时又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碳金融在不同行业(如能源、制造业、农业等)的应用案例,并揭示这些案例背后的创新逻辑?我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获得一套系统性的碳金融知识体系,并能从中汲取灵感,思考如何在我的工作领域内,利用碳金融实现业务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评分我是一名对商业趋势和企业发展策略保持高度敏感的读者,因此“碳金融与业务创新”这个主题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在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预示着一种将金融工具与环境保护深度结合,从而催生全新商业模式的可能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揭示碳金融的丰富内涵,它是否会详细介绍诸如碳资产管理、绿色信贷、ESG投资等具体实践,以及它们如何能够被企业有效利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我更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案例,了解那些勇于探索碳金融的企业是如何在转型过程中实现业务的升级和创新,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封面设计颇具匠心,深邃的蓝色如同浩瀚的金融宇宙,而“碳金融与业务创新”几个字则像指引方向的星辰,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商业价值不仅仅在于利润最大化,更在于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对环境问题高度敏感的时代。碳金融,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充满了前瞻性和变革的力量。它是否能够成为企业突破现有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新路径?书中是否会详细探讨碳金融的工具、机制,比如碳排放权交易、绿色债券、碳基金等等,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巧妙地运用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我非常好奇,它是否会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商业模式,让企业在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同时,也能赢得新的竞争优势。这本书能否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框架,帮助企业理解和拥抱碳金融带来的机遇,将是我阅读的最大期待。
评分作为一名在金融领域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创新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而“碳金融”这个词,无疑是当前金融界最热门、最具潜力的创新方向之一。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将金融智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全新视角。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深入剖析碳金融的底层逻辑,探讨其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应用潜力。例如,它是否会详细讲解如何通过碳金融工具来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又或者,它是否会提供一套评估企业碳风险和碳机会的方法论,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了解国际上在这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国在碳金融领域的发展蓝图。这本书能否为我提供一些突破性的思路,帮助我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碳金融带来的机遇,这是我最为关注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简洁的烫金字体,透露出一种专业、前沿的气息。我一直对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真正影响实体经济和企业转型的创新。当看到“碳金融”这个词时,我立刻被勾起了好奇心。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金融如何能够成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低碳转型的强大引擎,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剖析碳金融的内在逻辑,讲解其如何与企业实际业务相结合,为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新的发展思路。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碳金融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它为企业带来的价值。毕竟,理论的阐述固然重要,但生动的实践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也更能启发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