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碳金融與業務創新
定價:58.00元
作者:藍虹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04963659
字數:479000
頁碼:41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藍虹博士撰寫的《碳金融與業務創新》一書,內容新穎、前沿,觀點鮮明,論述瞭碳金融産生、發展的製度基礎,並闡述瞭其內涵、交易機製、功能和發展前景,碳金融市場的運行機製和定價機製;重點研究瞭碳金融衍生品、碳基金、碳證券與保險、銀行業機構碳金融業務、企業碳金融管理等碳金融業務的特點、功能、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機理,並對國內外金融機構碳金融業務的成功實踐經驗進行瞭全麵總結。
目錄
作者介紹
藍虹,女,佘族,經濟學博士,1971年生,江西省贛州市人,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經濟學博士後,研究方嚮為:環境製度經濟學,環境産權經濟學。曾先後在《經濟學季刊》、《經濟學傢》等重要核心期刊上發錶關於環境産權的論文30餘篇,並有多篇論文被《社會科學文摘》、《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復印資料)等雜誌轉載,主持和參與完成、省部級關於環境與資源産權方麵的國際閤作課題6項,參編教材5部,撰寫《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研究》、《福利經濟學研究》專著兩本。
文摘
序言
從書名“碳金融與業務創新”來看,這本書無疑觸及瞭當前經濟發展的前沿熱點。我一直關注著環保政策對企業運營的影響,以及金融行業如何在這種變化中尋找新的增長點。碳金融這個概念,在我看來,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並將其轉化為商業機遇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解答一些疑惑,比如,碳金融究竟包含哪些具體的金融産品和服務?它們如何能夠有效地幫助企業降低碳排放,同時又能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碳金融在不同行業(如能源、製造業、農業等)的應用案例,並揭示這些案例背後的創新邏輯?我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獲得一套係統性的碳金融知識體係,並能從中汲取靈感,思考如何在我的工作領域內,利用碳金融實現業務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封麵設計頗具匠心,深邃的藍色如同浩瀚的金融宇宙,而“碳金融與業務創新”幾個字則像指引方嚮的星辰,散發著誘人的光芒。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商業價值不僅僅在於利潤最大化,更在於與社會責任的深度融閤,尤其是在當前這個對環境問題高度敏感的時代。碳金融,這個概念聽起來就充滿瞭前瞻性和變革的力量。它是否能夠成為企業突破現有發展瓶頸,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新路徑?書中是否會詳細探討碳金融的工具、機製,比如碳排放權交易、綠色債券、碳基金等等,以及它們是如何被巧妙地運用到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我非常好奇,它是否會揭示一些鮮為人知的商業模式,讓企業在積極響應國傢“雙碳”戰略的同時,也能贏得新的競爭優勢。這本書能否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框架,幫助企業理解和擁抱碳金融帶來的機遇,將是我閱讀的最大期待。
評分作為一名在金融領域工作多年的從業者,我深知創新是金融業永恒的主題。而“碳金融”這個詞,無疑是當前金融界最熱門、最具潛力的創新方嚮之一。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將金融智慧與環境保護相結閤的全新視角。我非常期待它能夠深入剖析碳金融的底層邏輯,探討其在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中的應用潛力。例如,它是否會詳細講解如何通過碳金融工具來優化企業的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又或者,它是否會提供一套評估企業碳風險和碳機會的方法論,幫助企業做齣更明智的決策?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實踐案例,瞭解國際上在這方麵的最新進展,以及中國在碳金融領域的發展藍圖。這本書能否為我提供一些突破性的思路,幫助我在實踐中更好地把握碳金融帶來的機遇,這是我最為關注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簡潔的燙金字體,透露齣一種專業、前沿的氣息。我一直對金融領域的發展趨勢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真正影響實體經濟和企業轉型的創新。當看到“碳金融”這個詞時,我立刻被勾起瞭好奇心。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背景下,金融如何能夠成為推動綠色發展、實現低碳轉型的強大引擎,這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盤鏇。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期待它能深入淺齣地剖析碳金融的內在邏輯,講解其如何與企業實際業務相結閤,為企業在綠色轉型過程中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新的發展思路。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碳金融在實踐中的應用,以及它為企業帶來的價值。畢竟,理論的闡述固然重要,但生動的實踐纔能真正打動人心,也更能啓發讀者。
評分我是一名對商業趨勢和企業發展策略保持高度敏感的讀者,因此“碳金融與業務創新”這個主題立刻吸引瞭我的目光。在綠色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的當下,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其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它預示著一種將金融工具與環境保護深度結閤,從而催生全新商業模式的可能性。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揭示碳金融的豐富內涵,它是否會詳細介紹諸如碳資産管理、綠色信貸、ESG投資等具體實踐,以及它們如何能夠被企業有效利用,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我更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具有啓發性的案例,瞭解那些勇於探索碳金融的企業是如何在轉型過程中實現業務的升級和創新,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