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圖知天下叢書 虔誠的仰望:歐洲的教堂
定價:25.00元
作者:蔔偉欣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10430633
字數:
頁碼:16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作為宗教活動的場所,教堂建築成為瞭中世紀歐洲建築的主體。為瞭追求天國的幻影,建築師們紛紛遠離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傳統,創造齣令人驚嘆的藝術風格。13世紀的哥特式教堂是中世紀建築高的藝術成就。文藝復興運動開始後,人文主義者們擺脫瞭基督教的束縛,巴洛剋式教堂和古典主義式教堂開始遍地開花。教堂不隻是冰冷石塊的堆砌,它們流溢著風格的力量、熾熱的情懷和靈性的妙趣。
目錄
1 聖彼得大教堂
2 巴黎聖母院
3 科隆大教堂
4 米蘭大教堂
5 史蒂芬大教堂
6 約剋大教堂
7 聖母百花大教堂
8 華盛頓國傢大教堂
9 神聖傢族大教堂
10 比薩大教堂
作者介紹
文摘
基督教由巴勒斯坦逐步嚮羅馬的傳播引起瞭羅馬統治者的極大恐慌,為瞭鞏固政權,羅馬帝國皇帝尼祿從公元64年開始基督教的傳教士,瘋狂迫害基督教徒,彼得被迫離開羅馬。當他正啓程時,遇上耶穌“顯靈”阻止他離開。彼得頓時醒悟,於是繼續留在羅馬布道。
據記載,梵蒂岡城在公元64年發生瞭一場火災,這場大火連續燃燒瞭9天,整個梵蒂岡城幾乎被燒個精光。當時的皇帝尼祿不在梵蒂岡,當他迴到梵蒂岡時,梵蒂岡城已成瞭一片灰燼。這位一貫雄心勃勃的皇帝,懷疑這場大火是對羅馬帝國不滿的天主教徒們放的,於是便將彼得抓住,並於這一年的10月13日,在大火初燃燒的地方將彼得釘死在十字架上,其被就地埋葬。據說彼得在處死前曾要求執刑的人將他倒過來釘在十字架上,並說他不配像耶穌那樣被釘在十字架上。
隨著基督教勢力的不斷擴大,到瞭君士坦丁時代,基督教的勢力已大到不能消滅的程度,君士坦丁大帝隻好宣告承認基督教的閤法地位,並於324年在彼得的墓地建起瞭一座希臘神廟式的簡易小教堂,以錶示對彼得的紀念。教堂到349年初步建成,為世界上早的教堂之一,被稱為舊彼得教堂。教皇被教會認為是聖彼得的嫡傳,因此這座教堂就成瞭天主教世界的高教堂。君士坦丁的兒子孔斯繼位後,為瞭進一步利用基督教的勢力為帝國服務,將基督教確定為帝國的國教,為瞭錶示對天主的崇敬,孔斯大興土木,把原來簡易的聖彼得教堂推倒,在原地建起瞭數倍於原規模的大教堂。自查理曼大帝以後,許多帝王和教皇都在聖彼得大教堂加冕。
為瞭鞏固天主教和教皇的地位,遮掩異教神廟的遺址以及使在聖彼得大教堂之前修建的各基督教建築黯然失色,教皇尼古拉五世又於1450年命令在原址修建更大的教堂。
……
序言
1 聖彼得大教堂
2 巴黎聖母院
3 科隆大教堂
4 米蘭大教堂
5 史蒂芬大教堂
6 約剋大教堂
7 聖母百花大教堂
8 華盛頓國傢大教堂
9 神聖傢族大教堂
10 比薩大教堂
這本書,光聽名字就讓人充滿瞭期待。《圖知天下叢書:虔誠的仰望:歐洲的教堂》——這幾個字仿佛已經勾勒齣瞭一幅幅宏偉的畫麵。我一直對歐洲那古老而莊重的教堂建築情有獨鍾,它們不僅僅是宗教場所,更是歐洲文明的縮影,是曆史長河中堅實的坐標。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以何種角度來呈現這些令人敬畏的建築?它是否會從建築史的角度,深入剖析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剋式等不同風格教堂的演變與特點?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對那些標誌性教堂的詳細介紹,比如巴黎聖母院的飛扶壁如何支撐起高聳的穹頂,科隆大教堂的宏偉規模如何令人震撼,亦或是聖彼得大教堂那標誌性的穹頂設計。更讓我感興趣的是“虔誠的仰望”這個副標題,它暗示著這本書不僅僅是建築的介紹,更會觸及到教堂所承載的信仰和精神力量。我期待書中能講述那些教堂建造背後的感人故事,或是關於工匠們的技藝與奉獻,以及它們如何成為信徒們心靈寄托的場所。如果書中能配以精美的圖片,能夠直觀地展現教堂的建築細節、內部裝飾和宏偉空間,那將是極大的視覺享受,仿佛能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那份神聖與莊嚴。
評分這本《圖知天下叢書:虔誠的仰望:歐洲的教堂》絕對是本讓人心生嚮往的讀物!雖然我還沒有翻開它,但光看書名和係列名,就能想象到裏麵一定充盈著宏偉壯麗的建築藝術和深邃厚重的曆史文化。我一直對歐洲那些矗立瞭幾個世紀、承載著無數故事的教堂充滿瞭好奇,它們不僅僅是宗教場所,更是那個時代人們智慧、信仰和藝術審美的集中體現。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展現那些哥特式教堂尖頂直刺雲霄的神秘感,羅馬式教堂厚重而莊嚴的輪廓,以及巴洛剋式教堂華麗繁復的裝飾細節。想象一下,透過書頁,仿佛能聽到管風琴悠揚的鏇律在石砌穹頂間迴響,聞到古老燭火的淡淡氣息,感受到數百年間無數虔誠靈魂在這裏留下的印記。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走進那些令人驚嘆的建築內部,去細細品味每一扇彩色玻璃窗的光影變幻,去感受每一尊雕塑的生命力,去理解那些隱藏在繁復綫條和宏偉空間背後的精神力量。尤其是“虔誠的仰望”這個副標題,更是點燃瞭我對書中內容的高度興趣,它暗示著這本書不僅僅是建築的羅列,更會深入探討這些建築所承載的信仰與人文精神,以及它們如何在歐洲的曆史長河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這本書,獲得一次跨越時空的精神旅程,去感受那些曆經滄桑卻依然巍然屹立的信仰象徵。
評分《圖知天下叢書:虔誠的仰望:歐洲的教堂》這個書名,瞬間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歐洲曆史和建築的熱情。長久以來,歐洲的教堂在我心中一直占據著一個特殊的位置,它們是曆史變遷的見證者,是藝術與信仰融閤的典範。我總覺得,每一座古老的教堂都仿佛擁有自己的靈魂,訴說著韆年的故事。《虔誠的仰望》這個副標題更是精準地捕捉到瞭教堂建築的核心精神——那種對神聖的敬畏,對超越的追求。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解讀這種“仰望”?是通過對建築結構的精妙解析,展現人類如何以巧奪天工的技藝去接近天空?還是通過對教堂內部藝術品的細緻描繪,來揭示信仰如何轉化為動人心魄的視覺語言?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不同地域、不同時代教堂建築風格的獨特之處,比如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教堂的優雅對稱,法國哥特式教堂的嚮上擴張,以及德國羅馬式教堂的堅實厚重。我想看到書中不僅僅是對建築外觀的呈現,更要深入其內在的精神世界,去理解它們作為宗教場所的功能,作為社區中心的角色,以及作為藝術寶庫的價值。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關於那些令人驚嘆的彩色玻璃、宏偉的管風琴、以及無數精美雕塑背後的故事和意義。
評分哇,讀到《圖知天下叢書:虔誠的仰望:歐洲的教堂》這個名字,我的腦海裏立刻浮現齣無數畫麵!作為一名對建築史和藝術史都頗有研究的愛好者,我一直對歐洲的教堂建築情有獨鍾。它們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工藝和最前沿的建築理念的結晶,也是歐洲文明最鮮明的標誌之一。這本書的係列名“圖知天下”就暗示瞭其內容的豐富度和知識性,而“虔誠的仰望”更是直接觸及瞭教堂建築的靈魂所在——信仰。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教堂建築風格的演變,比如從早期基督教建築的樸實無華,到中世紀哥特式建築的嚮上飛騰,再到文藝復興時期對古典元素的迴歸,以及巴洛剋風格的戲劇性張揚。我尤其想看到書中對那些標誌性教堂的詳細解讀,比如巴黎聖母院的飛扶壁、科隆大教堂的宏偉規模、聖彼得大教堂的雄偉穹頂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這些建築背後所蘊含的宗教儀式、社會功能以及與當地曆史文化之間的緊密聯係。這本書是否會探討教堂在城市規劃中的作用?是否會介紹那些塑造瞭歐洲教堂建築風格的偉大建築師和工匠?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知道的。如果書中能配以高質量的圖片,那真是錦上添花瞭,能夠直觀地感受那些建築的細節和宏偉。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是在我心頭的那片對歐洲古老建築的嚮往之火上,又添瞭一把熊熊的烈焰!《圖知天下叢書:虔誠的仰望:歐洲的教堂》——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畫麵感和想象力。我一直覺得,歐洲的教堂不僅僅是石頭堆砌起來的建築,它們是曆史的活化石,是信仰的載體,更是無數藝術傢、工匠和信徒們傾注心血與情感的結晶。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會以怎樣的視角來呈現這些宏偉的建築?是側重於建築結構的技術性分析,還是更深入地挖掘其背後承載的文化、藝術和宗教含義?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帶領我“走進”那些教堂,去感受哥特式尖塔直插雲霄的震撼,去體會羅馬式厚重牆體帶來的寜靜,去欣賞巴洛剋式繁復雕飾的精美。我希望它能詳細介紹那些聞名遐邇的教堂,比如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拜占庭風格,聖傢族大教堂的獨特設計,或是那些隱藏在歐洲小鎮裏、卻同樣充滿魅力的古老教堂。如果書中能夠穿插一些關於教堂建造的曆史故事、相關的傳說,或是關於著名教堂修復的曆史,那將會讓閱讀體驗更加生動有趣。我想象著,透過這本書,我可以“親身”站在聖彼得大教堂的廣場上,仰望那巨大的穹頂,感受那份神聖與莊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