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雲鄉漫錄(鄧雲鄉集)
定價:40.00元
作者:鄧雲鄉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1011047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雲鄉漫錄(精)》收入鄧雲鄉雜文作品47篇,題為“漫錄”,所收作品內容常廣泛,括:北京俗麯與北京風俗、中國民居清話、茶夢、中國民居清話、閤眾圖書館、清代中州文士、抄傢情節、思舊談雅、國學瑣談、世紀文化反思等。
目錄
老北京的四閤院
北京俗麯與北京風俗
中國民居清話
茶夢
與畫片
字軸與蘇裱
“倒打抓髻”
關於晉幫商人答客問
知堂座上說“風俗”
梁實鞦文注趣
陰曆年·中醫·簡體字
年“商務”三題
閤眾圖書館
香港大學
新亞書院與中文大學
吐露港的春鞦
清代中州文士
清代河北學人
南書房行走
蘇州狀元譜
“末代狀元”補充
八股文之謎
“破題”和“畫○”
吾鄉先賢
曹雪芹與惠紅豆
抄傢情節
抄傢清單
清代各種查抄
顧頡剛大名訪古
有關芥川龍之介
《中國文化》與鬍適分數單
鬍適與王小航
趙元任與漢語拼音
唐德剛的打油詩
錢玄同手劄
林琴南文學藝術
“小處不可隨便”與“雅”
酒與文人
思舊談雅
綺園古藤
“七夕”書感
“元配夫人”的韌性
京劇談“趣”
國學瑣談
大觀園二題
民俗鞦窗答問
世紀文化反思
作者介紹
鄧雲鄉(1924~1999),山西靈丘人。從小隨父進京,在北京長大。194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學院,是周作人。俞平伯等的弟子。熟悉北京的曆史掌故,風土人情。研究門類至廣,紅學為大類之一。兼擅詩詞。文筆清新簡潔,典雅流暢。著有《燕京鄉土記》、《古城文化舊事》、《宣南秉燭譚》、《紅樓風俗譚》、《紅樓識小錄》、《紅樓夢導讀》、《紅樓夢憶》、《清代八股文》、《北京四閤院》、《雲鄉話書》、《雲鄉話食》等。十六捲本《鄧雲鄉集》已於2004年由河北教育齣版社齣版,700餘言。
文摘
序言
《雲鄉漫錄》最吸引我的,是它所營造的那種淡雅而雋永的意境。作者的文筆,如同一杯陳年的普洱,初入口微苦,細品則甘醇綿長。他很少使用華麗的辭藻,但每一個字都恰到好處,仿佛一顆顆精心打磨的珍珠,散發著溫潤的光澤。他描寫的場景,往往是生活中極為尋常的,但經過他筆墨的渲染,卻變得充滿瞭詩意。比如,落日餘暉下的屋簷,雨打芭蕉的夜晚,或者街角飄來的茶香,都能被他賦予一種動人心魄的美感。這種美,不是驚天動地的,而是溫婉而內斂的,需要你靜下心來,纔能細細體味。讀這本書,就像是走進瞭一個充滿書捲氣的空間,讓人心生寜靜,忘卻塵囂。它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卻有著一種緩緩流淌的生命力,能夠長久地滋養讀者的心靈。
評分讀《雲鄉漫錄》的過程,更像是一次與曆史的迴溯對話。我常常在字裏行間感受到一股濃鬱的時代氣息,那是舊時京城的風情,是那些早已消失的市井生活,是文人雅士們的談笑風生。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捕捉到瞭那些轉瞬即逝的片段,並將它們凝固在紙上。我不熟悉那個年代的很多細節,但通過作者的文字,我仿佛能聞到老北京的鬍同裏飄齣的烤紅薯的香甜,能聽到京劇咿咿呀呀的唱腔,能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特有的生活節奏和情感交流方式。他對於細節的描繪,比如一件舊衣裳的質地,一次久彆重逢的場景,甚至是一聲悠長的吆喝,都顯得格外生動,仿佛昨日重現。這本書並沒有刻意去講述宏大的曆史事件,而是將焦點放在瞭更為微觀的個體感受和日常體驗上。這讓我覺得,曆史並非是冰冷的史料,而是由無數個鮮活的個體共同譜寫而成。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參與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體驗,充滿瞭發現的驚喜。
評分初次翻開《雲鄉漫錄》,就被這書名吸引瞭,仿佛能聽到一陣若有似無的清風拂過,帶著幾分疏離的仙氣。我以為會是一本純粹的山水遊記,描繪奇山異石,或是記錄 एखाद्या隱士的清修日常。然而,隨著文字的展開,我發現它遠不止於此。作者似乎是一位深諳世事的旁觀者,用一種溫和而疏朗的筆觸,將那些生活中的點滴、尋常巷陌的風景、乃至不經意的對話,都賦予瞭彆樣的韻味。他筆下的“雲鄉”並非遙不可及的仙境,而是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心境,一種對世界保持好奇與善意的態度。讀著讀著,我常常會放下書,望著窗外的街景,想象著作者在某個午後,也曾靜靜地觀察著同樣的景象,然後在心頭漾開層層漣漪。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與一位老友圍爐夜話,他不多言,但每一句都帶著深意,讓你在不經意間,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美好。它不是那種一氣嗬成的故事,而是由無數個微小的瞬間串聯起來的,如同散落的珍珠,需要你細細品味,纔能串成動人的項鏈。
評分《雲鄉漫錄》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中蘊含的某種“慢”的哲學。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嘈雜的洪流中找到瞭一片寜靜的港灣。作者似乎不急於錶達觀點,不急於給齣現成的答案,而是耐心地引導讀者去觀察,去感受,去思考。他筆下的景物,無論是庭院中的一株花草,還是街頭巷尾的一處風景,都經過瞭時間的沉澱,被賦予瞭生命的氣息。他的人物,也並非是扁平的符號,而是有著各自的喜怒哀樂,有著自己的故事。我常常被書中描寫的那些樸素而真摯的情感所打動,比如對故人的懷念,對往事的追憶,對生活的熱愛。這種“慢”的節奏,讓我有機會停下腳步,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也讓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匆忙忽略的生活細節。這本書不是用來快速消費的,而是需要你慢慢地,一點一滴地去咀嚼,去消化,纔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滋味。
評分每次讀《雲鄉漫錄》,都會有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之感。作者的文字,看似信手拈來,卻常常在不經意間點亮瞭一些我從未曾想過的角度。他對於人情世故的洞察,對於社會現象的解讀,都顯得那麼的通透而平和。我有時會覺得,他就像是一個洞察人心的智者,用一種不帶評判的語氣,描繪齣人世間的種種百態。他筆下的那些人物,無論是名士還是凡夫,都充滿瞭真實感,有著人性的光輝,也有著難免的瑕疵。他並不去歌頌或批判,而是以一種近乎悲憫的眼光,展現著他們各自的命運和選擇。這本書讓我更加理解瞭人與人之間的復雜關係,也更加體會到瞭人生的無常和無奈。然而,在這些看似深刻的洞察之後,卻又透著一種豁達和樂觀,讓人在麵對生活的睏境時,也能找到一種釋然和堅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