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上海的六种表情
:28.00元
作者:聂永有,钱海梅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811186376
字数:230000
页码:2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什么是上海的灵魂本书用八个字进行了概括:“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上海,一座美丽的东方城市,太平洋西岸的一颗璀璨明珠。自战争后上海开埠,这座新兴城市就一直受到世人的垂青。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就有“东方巴黎”美誉,成为与纽约、伦敦、巴黎齐名的世界四大都市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上海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步伐,充满着无限生机与活力,拥有一格的都市品位。开放的精神造就了这座城市,开放的城市又孕育了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海派文化。《上海的六种表情》从历史、文化、景致、商家、安居、世博六大方面,描绘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新风貌。本书后一章描绘出“后世博”时代上海未来大趋势,具有前瞻性。
目录
作者介绍
聂永有,男,1963年生,管理学博士。曾先后求学于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以及日本的龙谷大学和东京大学。现任上海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商务管理学会常务事兼副秘书长。曾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并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8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
文摘
序言
《上海的六种表情》,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叙事感,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试图去想象,这“六种表情”会是什么样的?也许是上海晨曦中略带潮湿的宁静,是午后阳光穿过梧桐树叶洒下的斑驳,是黄昏时分江风吹拂的微凉,是夜晚华灯初上的繁华,是雨天弄堂里的回响,又或者是,某个角落里不为人知的坚持。我期待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游览指南,而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体验,一次心灵的触动。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去感受上海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群所展现出的独特气质。我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和描绘这些“表情”的,是用故事,是用散文,还是用诗歌?我更期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能感受到她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热爱和细致的观察,让我能够超越表面的浮华,去体会上海的内在韵味和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一种非常亲切又带着些许疏离的感觉,就像是遇到了一位老朋友,但这位朋友身上又带着你未曾了解的另一面。我还没真正进入到书中的具体内容,但从封面设计和排版风格上,就能感受到一种精致与考究。那种低饱和度的色彩,那种简洁的字体,都透露出一种沉静而内敛的气质,让人不自觉地放慢了阅读的节奏,准备好进入一个慢下来的上海。我设想着,书中描绘的“六种表情”或许是关于城市不同角落的生命力,比如,一个可能是老建筑里残留的时光印记,一个可能是某个充满烟火气的市井街区,又或者是一个在高速发展中诞生的新地标。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将这些不同的“表情”串联起来,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的逻辑和联系,还是说,这是一种并置,一种上海多元特质的并行展示?我很想知道,书里是否会有那些我熟悉的场景,但作者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又或者,是一些我从未注意到的细节,通过作者的笔触,变得熠熠生辉。这更像是一次关于“感受”上海的邀请,而不是一次简单的“介绍”。
评分说实话,我对于“表情”这个词的联想,会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会非常生动且充满画面感。我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些画面:雨水打湿的石库门,老人在阳台上晾晒的衣服,弄堂里飘散的饭菜香,以及霓虹闪烁的外滩,但这些可能只是表面的“表情”,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挖掘出这些“表情”背后的深层含义。比如,雨水打湿石库门,背后是这座城市经历的风雨和沧桑;晾晒的衣服,是普通人家最真实的生活痕迹;饭菜香,是上海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眷恋;而霓虹闪烁,则可能是一种繁华下的孤独,或者是一种梦想的追逐。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这“六种”不同的表情的,它们之间是截然不同的,还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上海的灵魂深处,去感受它真实的脉搏,去理解它复杂的情感,让我能够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审视这座城市,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游客,去打卡那些标志性的景点。
评分第一次翻开《上海的六种表情》,就被书名吸引住了,总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能让我窥见这座城市隐藏在繁华表象下的别样风情。虽然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光是目录和开篇的几句话,就已经勾勒出一种充满想象的空间。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那些泛滥的都市传说,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旅游攻略,而是作者试图用一种更细腻、更深邃的视角去捕捉的,那些只有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才能体会到的、构成这座城市灵魂的“表情”。是清晨江边的薄雾,还是午后弄堂里的阳光?是老上海人慢悠悠的步调,还是新时代创业者的激情碰撞?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笔下的“六种表情”究竟是怎样的图景,它们是具体的地点,是抽象的情感,抑或是流动的时光?我猜测,这应该是一次关于上海的情感探索,一次关于记忆的挖掘,一次关于人与城市关系的深刻描摹。我尤其期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能理解那些不曾察觉的韵味,能重新认识这座我以为已经很熟悉的城市。
评分我对《上海的六种表情》的期待,更多的是源于它所承诺的“视角”。我一直觉得,对于上海这样的城市,任何宏大的叙事都难以触及它的本质,反而是那些细微之处,那些被主流话语所忽略的角落,更能展现这座城市的复杂与鲜活。我猜测,作者所选取的“六种表情”一定不是那种大众熟知的、被反复提及的符号,而更可能是那些隐藏在日常缝隙中的情绪和状态。也许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源于历史的变迁;也许是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悄然生长;也许是一种迷茫,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不到方向;又或者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悄然孕育。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上海的“另一面”,那种不那么光鲜亮丽,却更加真实动人的那一面。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诗意的语言,一种充满洞察力的笔触,去描绘这些“表情”,让它们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让我对上海的理解,不再局限于那些标签化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