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菊與刀(日本國傢圖書館收藏版本,無刪減足本)
:48.00元
作者: 本尼迪剋特,秦墨
齣版社:開明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1314194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瞭解日本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
n一部通覽日本文化、解讀其矛盾性格的驚世之作,是公認的現代“日本學”開山之源。
nn
1944年,二戰快要結束,日本敗局已定。為瞭製定戰後美國對日本的大政方針,華盛頓委托本尼迪剋特對日本進行研究。這本研究報告經過增添以後,於1946年公開齣版,引起日本各界強烈震動和關注。
1951年《菊與刀》被列入日本《現代教養文庫》,至1963年已重印36次。
1982年齣版的一本介紹“日本學”名著的書中稱贊《菊與刀》是現代日本學的鼻祖,是文化人類學者研究日本的經典性著作。
內容提要
日本,一個小小的之地,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一手造就瞭一場世界大戰,另一手造就瞭二戰後的經濟奇跡。戰中的日本為什麼要扮演令人發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國嗎?成為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傢後,又是怎樣迅速復興崛起的?當今經濟衰退、政局混亂的日本,是否還秉持大國情懷……所有問題都能在這本《菊與刀(珍藏版)》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傢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本尼迪剋特用“菊”與“刀”來象徵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個西方人的冷靜視角,通覽日本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既抓住瞭日本文化細緻的地方,又將它置於東方文化與太平洋島嶼文化的人類文化學視野裏。時至今日,她被公認為曆史上zui懂日本人的作者,《菊與刀(珍藏版)》這本書被公認為史上描寫日本文化的di一書。此書受到瞭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其極大的影響至今不減。
目錄
章 任務——研究日本 001
n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019
n第三章 各得其所 039
n第四章 明治維新 065
n第五章 曆史和社會的負債者 083
n第六章 報恩之萬一 099
n第七章 難承受的情理 117
n第八章 洗刷汙名 129
n第九章 人的感官世界 157
n第十章 道德的睏境 173
n第十一章 自我修養 201
n第十二章 兒童學習 223
n第十三章 投降以來的日本人 261
n作者介紹
魯思·本尼迪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國當代社會學傢、人類學傢,20世紀初鮮有的女者。1887年齣生於紐約,1919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師從“美國人類學之父”博厄斯,1923年獲博士學位。早年曾學習英國文學,故其作品文筆高妙,並善於作詩以及細膩的描述。在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與《菊與刀》為。其著作中提齣的問題與關懷,至今仍受到人類學、曆史學等學科的重視。
n文摘
在美國人眼裏曾經全力以赴與之戰鬥過的敵人中,日本人的脾氣是為古怪的。在其他任何戰爭中,美國都沒有必要去考慮其主要對手的一些截然不同的行為和思維習慣。如同1905年那場與俄國人之間的戰爭,我們同樣與一個不屬於西方文化體係但是全副武裝、訓練有素的國傢戰鬥。很顯然,日本人並不具備西方國傢所公認的那些基於人性的戰爭慣例。我們必須認識到太平洋戰爭不僅是一係列海島登陸戰,不僅是一場艱難的後勤服務戰,為瞭對付日本,我們必須瞭解他們的行為行事方式。
n睏難超乎想象。自從日本放棄閉關鎖國,開放門戶七十五年來,一係列令人睏惑的“但是”之類的詞語被用於描述日本人,這是對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傢都未曾有過的。一位嚴謹的評論傢論及日本人之外的其他族裔,他不會說他們空前的禮貌,又加上一句:“但是他們蠻橫、驕傲自大。”當他說到他們在行為上無比刻闆時,他不會補充:“但是他們很容易接受激烈的革新。”當他認為他們溫馴時,他不會過多解釋他們並不容易接受上級的控製。他不會既說他們高貴寬厚,又聲明他們粗魯、睚眥必報;也不會既說他們勇敢異常,又細述他們的怯懦、不堅定;也不會既說他們不介意彆人的意見、自行其是,又說他們極具是非心;也不會既說他們的軍隊中有著機器人般鐵的紀律,又描述軍隊中的士兵是如何不服從管教;也不會既說他們熱心於西方學識,又強調他們的保守。他不會既寫一本書講述該民族是如何愛美,如何給予演員、藝術傢以及培育菊花的藝術以崇高評價,又寫一本書來說明這個民族是如何醉心於刀劍文化和武士的至高榮譽。
n然而所有這些矛盾都韆真萬確,而且是有關日本論著的基礎,菊與刀都是這幅圖畫的組成部分。日本人既好鬥又非常溫和;尚武又非常愛美;粗暴又非常有禮貌;刻闆又非常懂得變通;溫順又非常叛逆;高貴又非常粗俗;勇敢又非常怯懦;保守又熱心於新鮮事物。他們非常在意彆人對他們行為的看法,而當彆人對他們的過失一無所知時,他們心裏會充滿瞭罪惡感。他們的士兵受到瞭徹底的訓練,卻又具有反抗性。
n既然美國意識到瞭解日本人的重要性,那麼上述尖銳的矛盾及其他許多令人頭疼的問題都不能置之不理。嚴重的事態接踵而至,日本人將采取什麼行動,我們不進攻日本,日本有無可能投降,我們應該轟炸皇宮嗎?我們該如何處置日本戰犯,在我們的宣傳資料中,我們該如何勸說日本軍隊、日本國民以挽救美國人的性命,又該如何教化那些一意頑抗到底的日本人,當和平到來之時,日本還需要永遠的軍事管製來維持秩序嗎?我們的軍隊有必要為瞭打擊那些隱匿在日本深山老林中的瘋狂抵抗分子而備戰嗎?世界和平降臨之前,有必要效仿法國革命、俄國革命在日本也掀起一場大革命嗎?由誰來領導呢?徹底消滅日本也是選擇之一嗎?我們對這些問題的判斷肯定是眾說紛紜的。
n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很吸引我,"菊與刀",光聽起來就充滿瞭矛盾與張力。我對日本文化一直懷有濃厚的好奇心,尤其是那種外在的溫和禮貌與內在的強大力量之間的反差,總讓人覺得神秘莫測。這本書,據說是深入剖析日本民族性格的經典之作,我期待它能揭開這層神秘的麵紗。我平時接觸的文化研究書籍,大多是偏學術的,寫得比較晦澀,希望這本能更加通俗易懂一些,讓我這樣一個普通讀者也能輕鬆地理解其中關於日本國民性的一些觀點。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菊"所代錶的美學、純潔、秩序,以及"刀"所代錶的武士道、忠誠、暴力,這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特質,巧妙地融閤在一個民族的性格之中。這種深度的文化洞察,在我看來,是理解一個國傢、一個民族的關鍵。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在二戰時期寫就的,又為何能夠經久不衰,成為研究日本文化繞不開的讀物。它是否提供瞭某種能夠預測日本未來發展方嚮的綫索?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日本的社會現象、人際交往,乃至他們的藝術創作,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我期待能夠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作者嚴謹的學術態度,以及他對日本民族深刻的觀察與思考。
評分我最近對一些關於不同國傢民族性格的比較研究非常感興趣,而《菊與刀》這本書的名字,無疑是我在眾多書中看到的最具代錶性的一個。它直接點齣瞭日本文化中那種柔中帶剛、溫文爾雅之下暗藏的強大力量。我一直對“日本”這個概念抱有復雜的情感,既欣賞其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和對美的獨特理解,又對其曆史上某些激進的方麵感到不解。這本書,作為一部深入探討日本國民性的經典之作,正是我渴望閱讀的。我希望它能為我揭示,那些錶麵上截然不同的“菊”與“刀”的特質,是如何在同一個民族身上和諧共存,甚至相互促進的。我期待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幫助我理解日本人復雜的社會心理,他們對待榮譽、忠誠、集體與個體的態度,以及這些特質如何體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藝術創作和政治行為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我心中構建起一個更全麵、更立體、也更具深度的日本形象,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個東亞國度的獨特魅力。
評分這本《菊與刀》的齣現,對我來說,簡直就像是在一個信息洪流中找到瞭一座燈塔。我一直以來對“日本”這個概念都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復雜情結,既有對其精緻工藝和獨特美學的欣賞,又有對其某些曆史事件和集體行為的睏惑。這本書的標題就恰好點齣瞭這種矛盾,“菊”的象徵意義無需多言,代錶著優雅、內斂、對自然的敬畏;而“刀”則立刻讓人聯想到武士道精神,那種對榮譽的執著,對死亡的淡然,甚至有時錶現齣的極端行為。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將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意象,編織成一條清晰的綫索,來解讀整個日本民族的性格特質的?我期望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的文化現象描述,而是能深入到其根源,挖掘齣其背後的社會結構、曆史淵源,甚至是心理機製。我希望它能解答我的一些疑問,比如為什麼日本社會在某些方麵錶現得如此井井有條、注重規則,而在另一些方麵又顯得那麼情緒化、易衝動?我期待作者能夠提供一套有力的分析框架,幫助我理解這種二元對立的國民性是如何共存並影響日本社會的方方麵麵的。閱讀過程中,我希望能夠像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一樣,一步步地探索日本文化的心髒地帶。
評分我一直對跨文化研究類的書籍情有獨鍾,因為我覺得這是拓寬視野、理解世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菊與刀》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中就已經是極具畫麵感的瞭。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在寜靜的花園裏,一朵盛開的菊花旁邊,靜靜地躺著一把鋒利的武士刀。這種意象的並置,立刻勾起瞭我對日本民族雙重性格的好奇。這本書,據說是由一位美國人類學傢撰寫的,這讓我感到特彆有趣。我很好奇,一個來自外部的視角,是如何能夠如此精準地捕捉到日本民族的精髓的?是不是有時,抽離齣來反而能看得更清楚?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全新的思考角度,讓我不再僅僅是停留在一些刻闆印象或者淺顯的認知上。我希望它能夠深入剖析日本人在社會交往中的一些微妙之處,比如他們對“麵子”的重視,對等級製度的服從,以及在集體主義文化下個人角色的定位。我希望能讀到一些具體的例子和分析,來印證作者的觀點,而不是空泛的理論。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文化”本身有更深的理解,認識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是如何塑造一個民族的命運的。
評分當我在書店的架子上看到《菊與刀》這本書時,我的目光就被它獨特的名字深深吸引瞭。這兩個意象——“菊”代錶的細膩、唯美、和諧,以及“刀”所象徵的力量、決斷、甚至危險——在我看來,就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麵,共同塑造瞭一個令人著迷的民族形象。我對日本的文化一直有種莫名的迷戀,從動漫遊戲到傳統藝術,總覺得其中蘊含著一種獨特的氣質。這本書,據說是關於日本民族性格的經典分析,這正是我一直想要尋找的。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在那個特定的曆史時期,對日本民族進行如此深入和全麵的解讀的?這本書是否揭示瞭日本民族在麵臨外部壓力時,其內在的文化邏輯是如何運作的?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看到一些超越意識形態的、更深層的人類學洞察。我期望作者能夠提供一種獨特的分析工具,幫助我理解日本社會在曆史變遷中的某些行為模式,以及這些模式是否具有某種延續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更真實的日本,去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以及他們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定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