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货币的轨迹
定价:48.00元
作者:马骏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13606592
字数:214000
页码:2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中国货币政策如何被“扩张受益者”绑架?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原因是什么?热钱是如何流进中国的?如何破解汇率难题?国际化会不会给货币政策制造麻烦?人口因素为什么会使中国贸易顺差下降?……《货币的轨迹(通胀央行独立性和国际化)》解析通货膨胀,洞察货币轨迹。本书由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著。
内容提要
本书是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所写的一些经济研究文章和政策建议的汇总。
中国货币政策如何被“扩张受益者”绑架?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原因是什么?热钱是如何流进中国的?如何破解汇率难题?国际化会不会给货币政策制造麻烦?人口因素为什么会使中国贸易顺差下降?…… 《货币的轨迹(通胀央行独立性和国际化)》解析通货膨胀,洞察货币轨迹。
目录
作者介绍
马骏博士,为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自1992至2000年就职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任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学家。1988年至1990年间为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马骏发表了数百篇关于中国经济、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文章,撰写和主编了七本著作,并经常受邀参与经济政策的咨询讨论。马骏曾连续三年(2009-2011年)被《机构投资者》(IlastirutionalInves-tors)杂志评为亚洲经济学家名和中国分析师名,曾被汤森路透(2009)和《亚洲货币》(2010)评为亚洲经济学家名,多次在各种国际评比中获得中国经济和策略研究名,还曾获搜狐财经的“佳经济预测奖”(2010)。马骏于1994年在美国乔治城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科学硕士学位。马骏为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和理事、博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展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侨联青年委员、中国华侨慈善基金会高级顾问。
文摘
序言
我最近读完了一本书,感觉非常震撼。从这本书的书名来看,我以为它会是一本关于经济学或者金融学的专业书籍,但当我翻开它之后,才发现它远不止于此。 作者的文笔非常老练,有一种沉淀了多年的智慧感。他能够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描绘出宏大的历史图景,同时又不失对个体命运的细腻捕捉。我很少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能够同时被它的宏观视野和微观细节所打动。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述方式上的创新。它不像传统的历史叙事那样,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将故事、人物和观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你读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作者对这些故事背后深层逻辑的解读。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人物动机和心理时的深刻洞察。他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人物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驱动力。这种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让书中的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本书让我对许多事物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关于某个特定领域的内容,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深刻反思。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和广度的书籍。它能够让你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更能够让你在思考中获得成长。如果你对那些能够引发深刻思考,并拓展你认知边界的书籍感兴趣,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的首选。它就像一位引路人,带你探索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初印象是,它非常“有分量”。不是指它有多厚重,而是指它所包含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考深度。我通常喜欢那种读完之后,能够留下一些东西在脑海里的书,这本书恰好符合了我的要求。 作者的写作风格可以说是相当有特色的。它不像一些畅销书那样华丽辞藻堆砌,也没有刻意追求某种“高级感”。反而是朴实无华,但字字珠玑。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见多识广的长辈在聊天,他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着最深刻的道理。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的结构。它像一张巨大的网,将许许多多的信息和故事点连接起来。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有些零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所有的线索都在朝着一个方向汇聚。这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真的非常棒。 书中对人物的塑造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点。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塑造“完美”的角色,而是展现了他们真实的、复杂的一面。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坚持和妥协,都让人觉得特别真实。有时候,你甚至会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且,这本书在探讨一些比较宏大的主题时,也没有显得过于宏大和空洞。作者总是能够找到最切实的切入点,用最生动的故事来阐释。读完之后,你会觉得这些抽象的概念,都变得具体而鲜活起来。 所以,如果你也喜欢那些能够让你静下心来思考,并从中获得启发的书籍,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你去尝试。它不像快餐文化那样,读完就忘。它更像是一杯陈年的普洱,越品越有味道。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通常不太喜欢那些过于“严肃”的书,总觉得读起来会很枯燥。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明,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反而有一种被吸引的感觉。 书中的叙事方式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线性叙述,而是采用了多线并行的手法,将不同的故事片段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有时候,你会觉得好像在玩一个侦探游戏,需要自己去寻找其中的联系和规律。但正因如此,才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和乐趣。 我尤其赞赏作者对细节的把控。每一个场景的描绘都非常生动,仿佛能让你身临其境。人物的对话也十分精彩,充满了生活气息,一点都不做作。读着读着,你会觉得这些人物就好像是你身边的朋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选择和困境,都让你感同身受。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引发思考。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问题,而是用一种非常深刻但又不失温柔的方式,去探讨人性、社会和历史。读完之后,我真的感觉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很多,也对一些事情有了新的认识。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惊喜连连的书。它成功地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了一场绝佳的阅读体验。如果你也喜欢那些能够触动心灵、引发思考的书籍,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就像一扇窗,为你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刻开始阅读。我通常会花一些时间去感受一本书的气息,它的装帧,它的纸张,甚至是它的气味。而这本书,给我一种沉静而厚重的感觉。 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仿佛是在用画笔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过于急促,也不会显得拖沓。读起来,就像是在聆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讲述者,条理清晰,娓娓道来。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复杂事物的梳理能力。很多我们认为难以理解的领域,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清晰明了。他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找到事物的核心,并用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非常欣赏作者在书中展现出的那种冷静而客观的视角。他不会被情绪所左右,而是坚持用事实和逻辑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深信不疑。 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回避那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而是用一种非常坦诚的态度去探讨。它鼓励读者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这种开放性的讨论,让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能够让你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并同时激发出思考的书,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思维的旅行,让你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评分这本书我一开始是被封面吸引的,那种复古的设计,带着一点神秘感,让我觉得里面一定藏着什么有趣的故事。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文字风格给抓住了。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学术论文,也不是流水账式的叙事,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那种亲切感一下子就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书里的故事线索很多,但作者处理得非常巧妙,像是串珠子一样,将它们一一串联起来。一开始我以为会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某个具体事件的详述,但慢慢发现,它其实是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出发,去展现一个更庞大的图景。有时候读着读着,会突然被某个细节打动,或者因为某个观点而陷入沉思。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迷雾中行走,时而拨开云雾看到远方的灯火,时而又被浓雾笼罩,但那种探索的乐趣却丝毫不减。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人物心理的部分。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你仿佛能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能理解他们的选择,甚至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挣扎。这种深入人心的描写,让我觉得这些人物不再是纸上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 当然,这本书也并非一味地沉浸在情绪的渲染中。作者在叙事的同时,也埋下了很多引人思考的线索。那些关于社会变迁、人性选择的讨论,都让我反复咀嚼。它不是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让你自己去思考,去品味。这种开放式的结尾,或者说不是“结束”的结束,反而留下了更多的空间,让这本书在读完之后,仍然能在你的脑海中回荡。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它有着扎实的底蕴,又不失文学的温度。它能让你在阅读中获得知识,获得启发,甚至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能让你沉浸其中,并有所收获的书,那么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它就像一杯醇厚的老酒,需要你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甘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