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貨幣的軌跡
定價:48.00元
作者:馬駿
齣版社:中國經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13606592
字數:214000
頁碼:29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中國貨幣政策如何被“擴張受益者”綁架?經濟大起大落的體製原因是什麼?熱錢是如何流進中國的?如何破解匯率難題?國際化會不會給貨幣政策製造麻煩?人口因素為什麼會使中國貿易順差下降?……《貨幣的軌跡(通脹央行獨立性和國際化)》解析通貨膨脹,洞察貨幣軌跡。本書由德意誌銀行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傢馬駿博士著。
內容提要
本書是德意誌銀行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傢馬駿博士所寫的一些經濟研究文章和政策建議的匯總。
中國貨幣政策如何被“擴張受益者”綁架?經濟大起大落的體製原因是什麼?熱錢是如何流進中國的?如何破解匯率難題?國際化會不會給貨幣政策製造麻煩?人口因素為什麼會使中國貿易順差下降?…… 《貨幣的軌跡(通脹央行獨立性和國際化)》解析通貨膨脹,洞察貨幣軌跡。
目錄
作者介紹
馬駿博士,為德意誌銀行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傢。自1992至2000年就職於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任經濟學傢和高級經濟學傢。1988年至1990年間為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馬駿發錶瞭數百篇關於中國經濟、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文章,撰寫和主編瞭七本著作,並經常受邀參與經濟政策的谘詢討論。馬駿曾連續三年(2009-2011年)被《機構投資者》(IlastirutionalInves-tors)雜誌評為亞洲經濟學傢名和中國分析師名,曾被湯森路透(2009)和《亞洲貨幣》(2010)評為亞洲經濟學傢名,多次在各種國際評比中獲得中國經濟和策略研究名,還曾獲搜狐財經的“佳經濟預測奬”(2010)。馬駿於1994年在美國喬治城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88年在中國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獲管理科學碩士學位。馬駿為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和理事、博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理事、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展研究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國僑聯青年委員、中國華僑慈善基金會高級顧問。
文摘
序言
我對這本書的初印象是,它非常“有分量”。不是指它有多厚重,而是指它所包含的內容和作者的思考深度。我通常喜歡那種讀完之後,能夠留下一些東西在腦海裏的書,這本書恰好符閤瞭我的要求。 作者的寫作風格可以說是相當有特色的。它不像一些暢銷書那樣華麗辭藻堆砌,也沒有刻意追求某種“高級感”。反而是樸實無華,但字字珠璣。讀起來就像是和一位見多識廣的長輩在聊天,他用最平實的語言,講述著最深刻的道理。 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地方在於它的結構。它像一張巨大的網,將許許多多的信息和故事點連接起來。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有些零散,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發現所有的綫索都在朝著一個方嚮匯聚。這種“撥開雲霧見月明”的感覺,真的非常棒。 書中對人物的塑造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作者並沒有刻意去塑造“完美”的角色,而是展現瞭他們真實的、復雜的一麵。他們的優點和缺點,他們的堅持和妥協,都讓人覺得特彆真實。有時候,你甚至會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且,這本書在探討一些比較宏大的主題時,也沒有顯得過於宏大和空洞。作者總是能夠找到最切實的切入點,用最生動的故事來闡釋。讀完之後,你會覺得這些抽象的概念,都變得具體而鮮活起來。 所以,如果你也喜歡那些能夠讓你靜下心來思考,並從中獲得啓發的書籍,那麼這本書絕對值得你去嘗試。它不像快餐文化那樣,讀完就忘。它更像是一杯陳年的普洱,越品越有味道。
評分我最近讀完瞭一本書,感覺非常震撼。從這本書的書名來看,我以為它會是一本關於經濟學或者金融學的專業書籍,但當我翻開它之後,纔發現它遠不止於此。 作者的文筆非常老練,有一種沉澱瞭多年的智慧感。他能夠用非常精煉的語言,描繪齣宏大的曆史圖景,同時又不失對個體命運的細膩捕捉。我很少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能夠同時被它的宏觀視野和微觀細節所打動。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講述方式上的創新。它不像傳統的曆史敘事那樣,僅僅是羅列事實,而是將故事、人物和觀點巧妙地結閤在一起。你讀到的不僅僅是故事,更是作者對這些故事背後深層邏輯的解讀。 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分析人物動機和心理時的深刻洞察。他能夠透過錶象,看到人物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驅動力。這種對人性的深刻理解,讓書中的人物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這本書讓我對許多事物都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關於某個特定領域的內容,更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一種深刻反思。讀完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又上瞭一個新的颱階。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和廣度的書籍。它能夠讓你在閱讀中獲得知識,更能夠讓你在思考中獲得成長。如果你對那些能夠引發深刻思考,並拓展你認知邊界的書籍感興趣,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的首選。它就像一位引路人,帶你探索更廣闊的精神世界。
評分老實說,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我通常不太喜歡那些過於“嚴肅”的書,總覺得讀起來會很枯燥。但是,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的想法完全改變瞭。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鮮明,有一種獨特的節奏感,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反而有一種被吸引的感覺。 書中的敘事方式也是我非常欣賞的一點。它不是那種按部就班的綫性敘述,而是采用瞭多綫並行的手法,將不同的故事片段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有時候,你會覺得好像在玩一個偵探遊戲,需要自己去尋找其中的聯係和規律。但正因如此,纔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驚喜和樂趣。 我尤其贊賞作者對細節的把控。每一個場景的描繪都非常生動,仿佛能讓你身臨其境。人物的對話也十分精彩,充滿瞭生活氣息,一點都不做作。讀著讀著,你會覺得這些人物就好像是你身邊的朋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選擇和睏境,都讓你感同身受。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在講故事,更是在引發思考。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復雜的問題,而是用一種非常深刻但又不失溫柔的方式,去探討人性、社會和曆史。讀完之後,我真的感覺自己的視野開闊瞭很多,也對一些事情有瞭新的認識。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讓我驚喜連連的書。它成功地將知識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融為一體,為讀者提供瞭一場絕佳的閱讀體驗。如果你也喜歡那些能夠觸動心靈、引發思考的書籍,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它就像一扇窗,為你打開瞭通往另一個世界的視角。
評分這本書我一開始是被封麵吸引的,那種復古的設計,帶著一點神秘感,讓我覺得裏麵一定藏著什麼有趣的故事。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的文字風格給抓住瞭。不是那種乾巴巴的學術論文,也不是流水賬式的敘事,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那種親切感一下子就拉近瞭和讀者的距離。 書裏的故事綫索很多,但作者處理得非常巧妙,像是串珠子一樣,將它們一一串聯起來。一開始我以為會是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的某個具體事件的詳述,但慢慢發現,它其實是從一個非常宏觀的視角齣發,去展現一個更龐大的圖景。有時候讀著讀著,會突然被某個細節打動,或者因為某個觀點而陷入沉思。那種感覺就像是在迷霧中行走,時而撥開雲霧看到遠方的燈火,時而又被濃霧籠罩,但那種探索的樂趣卻絲毫不減。 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人物心理的部分。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被刻畫得入木三分。你仿佛能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樂,能理解他們的選擇,甚至能體會到他們內心的掙紮。這種深入人心的描寫,讓我覺得這些人物不再是紙上的符號,而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故事和命運。 當然,這本書也並非一味地沉浸在情緒的渲染中。作者在敘事的同時,也埋下瞭很多引人思考的綫索。那些關於社會變遷、人性選擇的討論,都讓我反復咀嚼。它不是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讓你自己去思考,去品味。這種開放式的結尾,或者說不是“結束”的結束,反而留下瞭更多的空間,讓這本書在讀完之後,仍然能在你的腦海中迴蕩。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它有著紮實的底蘊,又不失文學的溫度。它能讓你在閱讀中獲得知識,獲得啓發,甚至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慰藉。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能讓你沉浸其中,並有所收獲的書,那麼這本書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它就像一杯醇厚的老酒,需要你慢慢品味,纔能體會齣其中的甘醇。
評分這本書剛拿到手的時候,我並沒有立刻開始閱讀。我通常會花一些時間去感受一本書的氣息,它的裝幀,它的紙張,甚至是它的氣味。而這本書,給我一種沉靜而厚重的感覺。 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仿佛是在用畫筆描繪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文字的節奏感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急促,也不會顯得拖遝。讀起來,就像是在聆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講述者,條理清晰,娓娓道來。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復雜事物的梳理能力。很多我們認為難以理解的領域,在作者的筆下,都變得清晰明瞭。他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找到事物的核心,並用最簡潔的方式呈現齣來。 我非常欣賞作者在書中展現齣的那種冷靜而客觀的視角。他不會被情緒所左右,而是堅持用事實和邏輯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這種嚴謹的態度,讓我對書中的內容深信不疑。 而且,這本書並沒有迴避那些具有爭議性的話題,而是用一種非常坦誠的態度去探討。它鼓勵讀者獨立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這種開放性的討論,讓這本書的價值得到瞭極大的提升。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能夠讓你在閱讀中獲得知識,並同時激發齣思考的書,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思維的旅行,讓你在探索中不斷前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