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07)
定价:58.00元
作者:中国证券业协会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5095028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编撰过程中,我们力图坚持并贯彻几个基本的原则:一是立足于整个证券行业,站在全行业的高度,全面反映2006年证券行业的发展轨迹。二是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通过大量的准确数据、典型案例和重大事件,将2006年证券史的发展留下真实的历史资料。三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力求准确把握 证券市场的基本走势 ,为今后证券业的发展提供必要借鉴。四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对策研究相结合、国内发展状况与国际发展趋势相结合,以期使社会各界使用本报告时真正有所助益。
本书是一部年度报告,主要是准确记录中国2006年证券业在报告期的发展状况,全面反映中国证券行业创新的成果,深入探讨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客观描述国外证券业的*进展。通过报告的连续编撰,也为中国证券业提供一个全面展示成果的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了解中国证券市场的窗口,为有关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比较的史料。
目录
章 2006年中国证券业发展概况
节 2006年中国证券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第二节 2006年中国证券业发展基本情况
第三节 2006年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情况
第四节 2006年重大事件与值得关注的市场创新和发展
第二章 2006年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报告
节 2006年中国投资银行业务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背景
第二节 2006年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第三节 2006年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重大事件和值得关注的市场创新与发展
第四节 中国投资银行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第三章 2006年中国证券经纪业务发展报告
节 2006年中国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环境
第二节 2006年中国证券经纪业务的总体情况
第三节 证券经纪业务发展前景展望
第四章 2006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报告
节 2006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背景
第二节 2006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业务数据
第三节 2006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重大事件
第四节 2006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2006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和展望
第五章 2006年中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发展报告
节 2006年中国证券投资咨询业的发展环境
第二节 2006年中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
第三节 2006年中国证券投资咨询业的重大事件回顾
第四节 中国证券投资咨询业面临的问题
第五节 中国证券投资咨询业发展展望
第六章 2006年中国证券业协会特别会员发展报告
节 2006年中国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发展
第二节 2006年中国基金托管银行的发展
第三节 200t5年地方证券业协会的发展
第七章 2006年证券业新技术的应用与改进
节 2006年交易所通信与报盘系统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2006年证券交易系统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2006年网上交易系统的发展状况
第四节 2006年信息系统的安全发展状况
第五节 2006年客户服务和营销系统的发展状况
第八章 2006年中国证券行业的理论研究
节 2006年中国证券行业研究概况
第二节 2006年中国证券行业的理论研究情况
第三节 2006年中国证券行业的几大重要理论问题研究综述
第九章 2006年国际证券业发展报告
节 国际证券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第三节 国际经纪业务发展状况
第四节 美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
第五节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证券市场和证券行业发展现状
第六节 2006年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的趋势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购买这本书,老实说,更多的是一种“随手”的选择,看到“满28包邮”的字样,就顺手加入了购物车,并没有对具体内容有过多的期待。但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的内容非常翔实,对2007年中国证券业的梳理,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从宏观经济政策对市场的引导,到具体行业内部的结构性变化,再到一些微观层面的市场行为分析,都写得极为透彻。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当年市场信心波动原因的分析,作者引用了大量数据和案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市场情绪是如何受到内外因素影响而起伏的。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也相当平实易懂,即便是一些复杂的金融术语,也能被解释得明明白白,这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来说,简直是一份福音。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原来一份“行业报告”也可以如此引人入胜,并且富有启发性。
评分作为一个对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拿到这本书时,最初的动机可能更多是出于对“发展报告”这个词的好奇,以及恰逢其时的优惠活动。然而,翻开书页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所吸引。作者们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2007年中国证券业的复杂图景。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行业性热点问题,比如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表现、QFII额度调整的影响、以及新股发行制度的演变等,进行的深度剖析。他们并没有回避敏感话题,而是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呈现了各方观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结合自己对当时新闻的零星记忆,去对比和印证书中的论述,这让我对信息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为专业人士准备的,对于每一个想要了解中国经济如何通过证券市场实现自我发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进步的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份非常值得研读的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历史切片,让我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重新审视2007年中国证券业的演变。购买它的时候,我并没有预设任何结论,只是想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认知。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当年市场机遇与风险的辨析,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初步预测,都显得相当具有前瞻性。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金融创新和监管适应性的讨论所打动。作者们并没有简单地描述现象,而是深入探讨了在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下,监管体系如何跟进,以及创新如何既能推动发展,又可能带来新的挑战。这种辩证的视角,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反思。它让我明白,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潜藏风险的警惕,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过去,更启发了我对未来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的“意外惊喜”之一。虽然我购买它时,主要是出于好奇以及对“满28包邮”这个优惠的吸引,并没有抱着太高的期望。然而,它所呈现出的深刻洞察力和前瞻性分析,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我尤其赞赏作者在梳理和总结2007年中国证券业发展历程时,所展现出的严谨态度和广阔视野。书中对当年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导向以及市场参与者行为的细致描绘,为理解那个时期的行业格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个关键节点背后的逻辑和影响,例如,他们是如何分析金融危机初期的潜在风险,以及国内市场是如何应对的。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脉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我得以站在当下的角度,回顾并反思那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代。
评分老实说,我最初选择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凑单”的心态,想着“满28包邮”,就顺手添了一本。完全没有想到,它竟然会成为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2007年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叙述,既有宏观的视野,又不失细节的生动。作者们并没有把报告写得枯燥乏味,而是像在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将当年的市场脉搏、政策变动、以及从业者的心路历程,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市场监管的演进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让我看到了中国证券市场是如何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完善自身的。而且,书中对不同市场参与者——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散户——在当年市场环境下的行为逻辑,都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剖析,这使得整个报告更具人情味和现实意义。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一份好的行业报告,不仅要有数据和分析,更要有对时代背景和人物行为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