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功能及其对市场影响的研究: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 | 作者 | 姚顾,刘志远 |
| 定价 | 39.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218419 | 出版日期 | 2012-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00Kg |
| 内容简介 | |
《金融学论丛·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功能及其对市场影响的研究: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从金融中介的功能观理论出发,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融资功能、投资功能和公司治理功能进行系统性研究,这些功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一种监管制度安排下的连锁反应。在获得实证结论后,《金融学论丛·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功能及其对市场影响的研究: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对比并分析了中美两国基金所发挥市场作用的异同,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书中大量运用了有效市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博弈论等多种经典理论与*成果,这些理论及实证研究上的突破是对相关理论的丰富与补充,为监管者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 作者简介 | |
| 姚颐,管理学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会汁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作为作者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会计研究》、Journal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ccounting(SSCI)等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得天津市社科成果二等奖、中国会计学会论文二等奖,2008-2012年连续获得南开大学社科类成果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 |
| 目录 | |
| 章 引言 第二章 中美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 第三章 监管理论及中美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监管 第四章 基金的融资功能研究 第五章 基金的投资功能研究 第六章 基金的公司治理功能研究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发展方向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这本书的题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功能及其对市场影响的研究: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 9787301218》来看,这绝对是一本能引发深度思考的作品。我一直认为,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中介,其存在和运作必然会对整个金融生态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又是如何实现的,却往往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标题中的“证券投资基金功能”几个字,让我好奇作者将如何界定和阐述基金在市场中的多重角色。它是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的桥梁?是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提供者?还是公司治理的监督者?这些都值得深入探讨。而“对市场影响的研究”更是让人期待,我想了解的不仅仅是基金对股票价格的短期扰动,更是它们在推动行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甚至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长远作用。更重要的是,“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这个研究路径,显得格外扎实和可信。这意味着作者并非停留在宏观层面的泛泛而谈,而是会深入到具体的企业层面,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细致剖析,来寻找基金行为的蛛丝马迹。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涉及基金的持股变动与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杠杆、投资支出等财务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这样的研究方法,无疑能够提供更具说服力和操作性的结论,让我们这些非专业投资者也能更清晰地理解基金市场的真实运作逻辑。
评分单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功能及其对市场影响的研究: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 9787301218》这一书名,就足以勾起我极大的阅读兴趣。一直以来,我对基金在资本市场扮演的角色感到既好奇又有些模糊。它们究竟承担了哪些“功能”?是仅仅作为资金的搬运工,还是在更深层次上推动着市场的进步?“对市场影响的研究”更是点出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我迫切想知道,基金的集体行为究竟是如何影响着股票的估值、市场的波动性、乃至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是像某些人所说的,它们是市场的“稳定器”,还是可能加剧市场的“羊群效应”?尤其吸引我的是“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这一研究方法。这意味着本书不会停留在空泛的理论推演,而是会深入到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数据中去寻找答案。我期待着能够看到,作者是如何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来揭示基金的持股比例、交易行为等如何转化为对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甚至创新投入等具体财务指标的影响。这种微观层面的深入探究,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力量,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其投资决策,间接而深刻地重塑着上市公司的价值和市场格局。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功能及其对市场影响的研究: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 9787301218》。 读完这本书的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疑问和猜想。作为一名对资本市场略有了解的普通读者,我对“证券投资基金功能”这个概念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我们常常听到各种基金的名称,知道它们是集合投资者的资金,由专业人士管理,去投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但“功能”究竟是指什么?它在整个市场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仅仅作为一个资金的蓄水池,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它们是否真的能有效地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或者,它们在价格发现、市场流动性等方面是否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问题都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市场影响的研究”这部分,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量化和分析这些影响的。是指数的波动?还是行业的发展?亦或是微观层面的公司行为改变?“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这一点更是抓住了我的眼球。这意味着作者并非空谈理论,而是会深入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去寻找蛛丝马迹,去验证那些宏观层面的推测。我期待着能够看到,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如何揭示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是如何影响它们的融资成本、盈利能力,甚至是战略决策的。这是一种非常具体和实在的研究方法,让我觉得这本书的结论会更有说服力,也更贴近市场的真实运作。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功能及其对市场影响的研究: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 9787301218》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脉络的好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证券投资基金无疑是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力量之一。我一直好奇,这些“聪明钱”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所见的上市公司表现的?它们是单纯追逐短期收益,还是在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功能”二字,在我看来,可能涵盖了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到促进信息披露,再到引导市场价格形成等多个维度。而“对市场影响的研究”更是这本书的核心看点,我期待着作者能够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发现,例如,基金的持股比例是否会影响公司的分红政策?或者,当基金抱团取暖时,是否会抑制市场的有效性?“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这一限定,无疑大大增加了本书的吸引力。它意味着我们将有机会窥探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隐藏的秘密,了解基金的投资行为如何具体地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比如,基金的进入是否会促使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负债率?或者,它们是否会更青睐那些现金流充裕、盈利能力稳定的企业?我猜测,本书会运用严谨的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对大量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来回答这些关键问题,从而为我们理解中国基金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深刻的洞见。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功能及其对市场影响的研究: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 9787301218》让我眼前一亮,它触及了我一直以来对中国金融市场一个重要参与者的兴趣点。当我们谈论中国股市时,基金的身影无处不在,但它们到底发挥了哪些“功能”,又对市场产生了怎样具体的“影响”,我总感觉缺乏一个系统、深入的解答。这本书的标题承诺将进行“基于公司财务视角的经验证据”的研究,这正是我最感兴趣的切入点。我希望能够了解,基金的投资决策是如何通过影响公司的财务指标来体现的?例如,基金的进入是否会促使上市公司改善其现金流管理,或者调整其研发投入策略?它们是否会倾向于投资那些财务健康、治理良好的公司,从而间接推动整个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功能”这个词,也让我联想到基金是否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提升市场效率、甚至是参与到国家的经济战略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令人信服的实证数据和分析,来揭示基金行为与上市公司财务健康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毕竟,理论的探讨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够看到具体的财务数据支撑,那么结论的可靠性无疑会大大增强,也更能引发读者对基金市场运作规律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