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想好了再结婚 | 作者 | 刘飒 |
| 定价 | 36.00元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372333 | 出版日期 | 2016-05-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再多的怦然心动也抗衡不了细碎生活中的互相折磨,抵不住时间累加起来的天长地久的消耗。相爱容易,保鲜不容易,且行且不珍惜的大有人在。请守护来之不易的爱情,不辜负曾经的卑微和孤独,想好了再结婚。 恋人换得越来越勤,结婚结得越来越快,离婚离得也越来越干脆。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不是世界的问题,是人心在作怪。浮躁,让人很难想清楚很多问题,而种种问题终于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爆发了出来。婚前想得太少,婚后磨难不少。书中有很多人的故事,也是很多人正在面对的现实,写给你,只为带给你更多的肯定和幸福。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目录: 楔子 你要先学会爱你自己?/?001 章?爱情可以零基础,但婚姻不能 1.闪婚有风险?/?007 2.他是个情场老手吗?/?011 3.裸婚真的要不得吗?/?015 4.成长经历有那么重要吗?/?020 5.婚前想得太好,婚后磨难更多?/?024 第二章?两个人的婚姻其实是两个家庭的事 1.你你结婚了吗?/?031 2.结婚,意味着你要走出父母的羽翼?/?035 3.你需要让岳父岳母安心?/?039 4.你准备好婚后和他父母一起居住了吗?/?043 5.家庭与事业,你需要双双兼顾?/?048 第三章?有时候你需要一些别人的看法 1.你们共同的朋友看好你们的爱情吗?/?057 2.女朋友的闺蜜就是小丈母娘?/?062 3.门当户对真的是完全错误的吗?/?065 4.不要太相信属相星座血型的匹配指数?/?071 5.能否成熟地面对婚姻,与实际年龄无关?/?075 第四章?想结婚的男人什么心理 1.爱情让男人变得小心眼儿?/?083 2.男人谈恋爱不是为了结婚?/?087 3.男人不是你的私有财产?/?091 4.怎样的爱情才算真爱?/?096 5.有责任心的男人才是绩优股?/?099 第五章?想娶她,就要先了解她 1.为什么女人都喜欢“大白”?/?107 2.不要把她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112 3.同甘共苦又如何,只要你值得?/?116 4.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撒谎?/?121 5.要让她认为做妻子会很幸福?/?126 第六章?婚前需要磨合,也需要折磨 1.婚姻禁不起反复折腾?/?133 2.过度的迁就并不是好事?/?138 3.不要让爱情变成消耗品?/?141 4.吵架,是婚姻生活的辣椒面?/?146 5.真的想结婚,就不要优柔寡断?/?150 第七章?结婚之前“内测”一下你们的爱情 1.忠诚是婚姻基本的诉求?/?157 2.爱情容不得监视,婚姻更是?/?161 3.对方真的与过去一刀两断了吗?/?166 4.给对方评价你朋友的机会?/?171 5.婚姻需要你理智面对爱情的?/?175 第八章?恋爱有风险,结婚需谨慎 1.恋爱越久,越不容易结婚?/?183 2.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同住难?/?187 3.婚姻不是幻想,恋爱也要接地气儿?/?191 4.不同生活习惯需要有摩擦期?/?196 5.要知道分手和离婚有本质区别?/?200 第九章?正确的择偶心理是幸福的前提 1.爱情是婚姻中的品吗?/?207 2.观念不一致,婚姻生活会一地鸡毛?/?211 3.思维模式决定婚姻生活质量?/?215 4.爱情惯性,容易导致婚姻失败?/?219 5.当对方的幸福与你相悖,你们只能沦为陌路?/?223 第十章?幸福婚姻的条件 1.善意的谎言不算欺吗?/?229 2.感情交流必不可少?/?233 3.你需要一个懂得知足的妻子?/?237 4.不要挑战他的自尊心?/?241 5.知道自己幸福的人才是幸福的?/?245 第十一章?恋爱容易婚姻难,且行且珍惜 1.你需要一份不将就的婚姻?/?251 2.坚实的婚姻需要坚定的信任?/?255 3.相爱不是负担,婚姻里没有赊和偿还?/?259 4.要找到属于你们的和谐相处方式?/?263 5.为你们的未来写一份计划书?/?267 写在后的话?如果你懂,祝你幸福 |
| 编辑推荐 | |
| 人生本身没有意义,是我们的情感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意义。 裸婚真的要不得吗 婚前想得太少,婚后磨难不少。 为什么总是与好男人错过 为什么好姻缘都是别人的 世间任何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请守护来之不易的爱情, 不辜负曾经的卑微和孤独, 想好了再结婚。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次深入灵魂的对话,而不是一本简单的指导手册。它探讨的深度远超出了我们日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那些关于“婚姻技巧”的碎片化信息。作者对于“性与亲密关系”的探讨,尤其值得称道,它避开了粗俗的描述,而是聚焦于情感连接的深度,阐释了身体的亲密如何成为双方信任的终极验证。更妙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案例和心理学模型,使得理论基础非常扎实,让人信服。我特别欣赏它在描述“倦怠期”时的那种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它告诉我们,激情褪去后的平淡不是爱情的终结,而是另一种更稳定、更厚重的爱——“伴侣之爱”的开始。如何在这个阶段,通过共同成长和创造新的体验来维持关系的活力,书里给出了许多启发性的思路,比如“每年一次的‘关系重置’旅行”等等。它教会我,婚姻的幸福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设计和维护,这需要双方都有意识地投入“时间资产”。
评分这本《想好了再结婚》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意味,仿佛在提醒每一个翻开它的人:婚姻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承诺。我初读时,就被它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所吸引。它没有那种浮夸的口号式宣讲,更多的是一种娓娓道来的生活哲学。书里的叙事节奏非常舒缓,像是在一个安静的午后,一位阅历丰富的长者在你身边,用他亲身的感悟,为你描绘出婚姻这座围城内外真实的景象。它探讨的不是如何轰轰烈烈地去爱,而是如何细水长流地去过日子。比如,它深入剖析了“共同的价值观”在柴米油盐面前的重要性,远超乎激情褪去后的浪漫想象。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财务透明化”的讨论,作者用近乎冷峻的笔触,揭示了金钱观的差异是如何在不经意间侵蚀掉爱情的根基。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是接受了一次深度体检,把那些潜藏在美好憧憬下的隐患都一一揪了出来。它不承诺幸福的秘诀,但它提供了一套清晰的自我审视工具,让人在踏入神圣殿堂之前,能够真正看清自己,看清对方,更看清“婚姻”这个社会契约的全部重量。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婚姻的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充满了洞察力,完全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爱情宝典”。它更像是一本社会学田野调查报告,只不过观察的对象是亲密关系的核心——婚姻。我尤其欣赏它对“原生家庭影响”的探讨,那种对童年经历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对伴侣角色的期待与恐惧的描摹,简直精准得令人心惊。书中提到,许多婚姻的矛盾并非源于婚后的不忠或变心,而是源于双方都没有完全解决好与自己父母的关系,带着未愈合的“童年创伤”进入了新的家庭系统。这种分析角度非常新颖,它将焦点从外部的冲突转向了内部的构建。文字风格上,它非常冷静克制,逻辑严密,像是在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每一步推导都坚实可靠。读到某几个章节时,我甚至会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去处理冲突的方式,发现很多当时无法理解的“小题大做”,其实都指向了更深层的需求未被满足。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取悦配偶,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更成熟的“自我”,才能去拥抱一个成熟的“我们”。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翻开这本书时,我有点担心它会过于说教或者沉闷,毕竟“结婚”这个话题已经被无数人从各个角度啃食殆尽了。但这部作品却以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语调,将枯燥的婚姻法则描绘得富有画面感。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坦诚地承认了婚姻的“不完美”和“日常性”。作者非常擅长使用比喻,比如将婚姻比作一场“漫长的双人滑冰”,需要不断的磨合、调整重心,偶尔还会因为一方的技术失误而摔倒。重点不在于永不摔倒,而在于摔倒后如何互相搀扶,重新找到平衡。这种真实感,让我觉得非常受用。它没有贩卖那种“找到对的人就能一劳永逸”的幻想,反而提醒我们,婚姻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持续学习和投入精力的“事业”。那些关于“如何优雅地表达不满”以及“如何处理‘第三方的声音’——比如来自双方父母的过度干预”的实践建议,操作性极强,读完后感觉自己像是拿到了一份实用的“婚姻急救包”,让人对未来的挑战多了几分从容不迫的底气。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精神层面共鸣的人,而这本书恰恰在精神契合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的深刻。它不仅关注两个个体如何相处,更关注这两个个体如何共同构建一个属于他们的“意义世界”。作者在关于“共同愿景”的章节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观点:如果夫妻双方对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人生图景没有大致相同的锚点,那么在面对重大的生活抉择,比如事业变动、子女教育方向时,分歧就会演变成不可调和的鸿沟。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择偶标准”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外在条件和性格相合更重要的,是对“生活本质”的共同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文学性,时而哲思,时而充满人间的烟火气,切换自然,让人读起来既有思考的深度,又不至于感到枯燥。它成功地将婚姻从一个简单的“情感结合体”提升到了“共同人生成就项目”的高度,读后让人对“携手一生”这件事,充满了敬畏与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