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婚姻书
定价:32.00元
作者:(英)李,(英)李,方逸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87326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夫妻如何相濡以沫,携手一生?
?怎样处理婚姻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摩擦和不同意见?
?如何为婚姻奠定稳固的根基?
通过本书,你会了解:在建造婚姻大厦的过程中,不仅根基是至关重要的,小事情同样会影响婚姻的质量,导致婚姻的成功与失败。因此:
?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方法,来建立稳固而幸福的婚姻;
?我们必须了解沟通的艺术,懂得如何让对方感到被爱;
?我们必须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并操练接纳和饶恕。
内容提要
如今,许多没结婚的人都害怕结婚,结了婚的人却想离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夫妻二人如何才能恩爱一世、携手一生?
本书作者通过自己在婚姻中的深刻体会,结合二十多年婚姻辅导案例,总结了婚姻容易出问题的七个方面:
婚姻的根基
沟通
宽恕
化解冲突
对待双方父母
性生活
爱的表达
针对婚姻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作者给出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你解决婚姻中的难题。
目录
作者介绍
尼奇?李和希拉?李,1973至1976年,尼奇在剑桥三一学院学习英国文学。1974至1977年,希位在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学习美术。他们于1976年结婚,移居达勒姆市(Durham)。 1996年,他们开办婚姻课程。超过1000对夫妻接受了他们的培训,并努力去建造能够维系一生的
文摘
序言
初读此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其文字的跳跃性和观念的颠覆性。它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婚姻教育书籍的刻板印象。如果说传统书籍教你如何“维护”婚姻,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如何“体验”婚姻中的各种“版本升级”。书中有一段论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将婚姻比作一个不断迭代的软件系统,每个阶段的矛盾和挑战,都是一次强制性的“系统更新”。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待“经济问题”的处理方式,他没有简单地提倡AA制或一方主导,而是深入探讨了“金钱观的融合与边界感”这一复杂议题。书中穿插了许多作者自己或朋友的“失败案例”,这些“反面教材”的分析极其犀利,直指人性中最脆弱和最不愿承认的部分——自私、恐惧和控制欲。这种毫不留情的剖析,反而带来了一种难得的坦诚和解脱感。读到最后,我感觉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你如何幸福”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帮你认清现实,然后选择如何与现实共存”的工具箱。它教会你的不是如何避免冲突,而是如何在冲突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这种务实到近乎残酷的叙事,才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本身就透着一股“反主流”的意味,它更像是私人日记的精选集,而不是一本精心校对的商业出版物,这反而增加了它的真实可信度。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个人成长与伴侣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他明确指出,如果一方在婚姻中停止了自我提升,那么这段关系迟早会因为“内耗”而枯竭。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观点:“一个不爱自己的伴侣,往往是因为他(她)首先忘记了如何爱自己。”这种将个人心理健康置于婚姻稳定之上的观点,对于当代追求独立精神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阅读过程中,我反复停下来,对照着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很多过去认为是“对方的错”的问题,在作者的引导下,最终都指向了自身的局限性或误解。它不是一本读完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书,但它绝对是一本能让你在读完后,对镜自省,并愿意迈出改变步伐的契机之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奇特,它似乎故意避开了线性叙事,更像是一系列围绕婚姻主题的散文诗和短篇访谈的集合。章节之间的切换非常流畅,时而幽默诙谐,时而又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对“婆媳关系”这一经典难题的处理手法,他没有采取站队或调解的姿态,而是提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概念——“三方情感的博弈论”。他把这种复杂的三人关系比作一个动态的三角函数,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导致整体结构的不稳定,解决方案不在于消除其中一方,而在于找到一个能让所有边长都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张力点”。这种从社会学和数学角度切入家庭问题的尝试,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全书的语言风格多变,时而夹杂着一些网络流行词汇,但很快又会切换回非常古典和内敛的表达,这种混搭风格,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就像在翻阅一本糅合了现代论坛帖子和古代家训的奇特典籍。
评分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给身边那些对婚姻感到迷茫的朋友,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非标准答案”的视角。它没有试图提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而是鼓励读者去定制自己的“婚姻代码”。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中年危机与情感保鲜”的探讨,作者提出,真正的保鲜不是维持初见时的激情,而是培养出一种对彼此“持续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需要双方主动去探索对方在人生新阶段的新需求、新爱好,甚至是新的烦恼。我个人觉得,书中对“仪式感”的解读也十分精辟。它认为仪式感不是昂贵的礼物或盛大的派对,而是双方共同创造的、只属于彼此的“微小惯例”,比如特定的道晚安方式,或者每年固定的“吐槽日”。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挖掘,让这本书的指导性不再空泛,而是落到了实处,让人读完后,立刻就能找到几个可以尝试改变的小动作。
评分这本《满28包邮 婚姻书》,光是书名就带着一股子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现代的网购哲思,让人忍不住好奇,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婚姻指南”。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近乎“接地气”的叙述方式给吸引住了。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腔调,反而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邻居,坐在你家客厅里,端着茶碗,慢悠悠地跟你聊起柴米油盐里的那些弯弯绕绕。书里对夫妻日常相处中那些细微末节的观察入木三分,比如,如何处理周末的家庭活动安排,如何巧妙地分配家务劳动而不引发“冷战”,甚至连上超市购物时,谁应该负责挑选蔬菜的“决策权”都成了一章有趣的探讨。这种聚焦于“小确丧”和“小确幸”的笔法,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深思起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却又常常忽略的互动模式。它不像一本严肃的心理学著作,更像是一份用生活本色调和的“婚姻使用手册”,告诉你,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才是真正维系婚姻这艘大船的压舱石。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沉默的沟通”那一章,作者用几个生动的案例剖析了夫妻间“无声的抗议”和“默契的理解”是如何交织作用的,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伴侣的一些“怪癖”又多了一层理解和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