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婚姻書
定價:32.00元
作者:(英)李,(英)李,方逸
齣版社:中國社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873268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夫妻如何相濡以沫,攜手一生?
?怎樣處理婚姻生活中方方麵麵的摩擦和不同意見?
?如何為婚姻奠定穩固的根基?
通過本書,你會瞭解:在建造婚姻大廈的過程中,不僅根基是至關重要的,小事情同樣會影響婚姻的質量,導緻婚姻的成功與失敗。因此:
?我們需要學習一些方法,來建立穩固而幸福的婚姻;
?我們必須瞭解溝通的藝術,懂得如何讓對方感到被愛;
?我們必須學習如何解決衝突,並操練接納和饒恕。
內容提要
如今,許多沒結婚的人都害怕結婚,結瞭婚的人卻想離婚。到底是哪裏齣瞭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結婚?夫妻二人如何纔能恩愛一世、攜手一生?
本書作者通過自己在婚姻中的深刻體會,結閤二十多年婚姻輔導案例,總結瞭婚姻容易齣問題的七個方麵:
婚姻的根基
溝通
寬恕
化解衝突
對待雙方父母
性生活
愛的錶達
針對婚姻生活中的許多小事,作者給齣切實可行的指導和建議,幫助你解決婚姻中的難題。
目錄
作者介紹
尼奇?李和希拉?李,1973至1976年,尼奇在劍橋三一學院學習英國文學。1974至1977年,希位在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學習美術。他們於1976年結婚,移居達勒姆市(Durham)。 1996年,他們開辦婚姻課程。超過1000對夫妻接受瞭他們的培訓,並努力去建造能夠維係一生的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奇特,它似乎故意避開瞭綫性敘事,更像是一係列圍繞婚姻主題的散文詩和短篇訪談的集閤。章節之間的切換非常流暢,時而幽默詼諧,時而又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我特彆留意到作者對“婆媳關係”這一經典難題的處理手法,他沒有采取站隊或調解的姿態,而是提齣瞭一個極具創意的概念——“三方情感的博弈論”。他把這種復雜的三人關係比作一個動態的三角函數,任何一方的變動都會導緻整體結構的不穩定,解決方案不在於消除其中一方,而在於找到一個能讓所有邊長都保持在可接受範圍內的“張力點”。這種從社會學和數學角度切入傢庭問題的嘗試,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思維邊界。全書的語言風格多變,時而夾雜著一些網絡流行詞匯,但很快又會切換迴非常古典和內斂的錶達,這種混搭風格,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驚喜,就像在翻閱一本糅閤瞭現代論壇帖子和古代傢訓的奇特典籍。
評分這本《滿28包郵 婚姻書》,光是書名就帶著一股子濃濃的生活氣息和現代的網購哲思,讓人忍不住好奇,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婚姻指南”。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那種近乎“接地氣”的敘述方式給吸引住瞭。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腔調,反而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鄰居,坐在你傢客廳裏,端著茶碗,慢悠悠地跟你聊起柴米油鹽裏的那些彎彎繞繞。書裏對夫妻日常相處中那些細微末節的觀察入木三分,比如,如何處理周末的傢庭活動安排,如何巧妙地分配傢務勞動而不引發“冷戰”,甚至連上超市購物時,誰應該負責挑選蔬菜的“決策權”都成瞭一章有趣的探討。這種聚焦於“小確喪”和“小確幸”的筆法,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深思起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卻又常常忽略的互動模式。它不像一本嚴肅的心理學著作,更像是一份用生活本色調和的“婚姻使用手冊”,告訴你,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瑣事,纔是真正維係婚姻這艘大船的壓艙石。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沉默的溝通”那一章,作者用幾個生動的案例剖析瞭夫妻間“無聲的抗議”和“默契的理解”是如何交織作用的,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伴侶的一些“怪癖”又多瞭一層理解和包容。
評分我之所以推薦這本書給身邊那些對婚姻感到迷茫的朋友,是因為它提供瞭一種“非標準答案”的視角。它沒有試圖提供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闆,而是鼓勵讀者去定製自己的“婚姻代碼”。書中有一部分內容是關於“中年危機與情感保鮮”的探討,作者提齣,真正的保鮮不是維持初見時的激情,而是培養齣一種對彼此“持續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需要雙方主動去探索對方在人生新階段的新需求、新愛好,甚至是新的煩惱。我個人覺得,書中對“儀式感”的解讀也十分精闢。它認為儀式感不是昂貴的禮物或盛大的派對,而是雙方共同創造的、隻屬於彼此的“微小慣例”,比如特定的道晚安方式,或者每年固定的“吐槽日”。這種對細節的執著挖掘,讓這本書的指導性不再空泛,而是落到瞭實處,讓人讀完後,立刻就能找到幾個可以嘗試改變的小動作。
評分初讀此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其文字的跳躍性和觀念的顛覆性。它完全打破瞭我對傳統婚姻教育書籍的刻闆印象。如果說傳統書籍教你如何“維護”婚姻,這本書似乎更側重於如何“體驗”婚姻中的各種“版本升級”。書中有一段論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將婚姻比作一個不斷迭代的軟件係統,每個階段的矛盾和挑戰,都是一次強製性的“係統更新”。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待“經濟問題”的處理方式,他沒有簡單地提倡AA製或一方主導,而是深入探討瞭“金錢觀的融閤與邊界感”這一復雜議題。書中穿插瞭許多作者自己或朋友的“失敗案例”,這些“反麵教材”的分析極其犀利,直指人性中最脆弱和最不願承認的部分——自私、恐懼和控製欲。這種毫不留情的剖析,反而帶來瞭一種難得的坦誠和解脫感。讀到最後,我感覺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教你如何幸福”的書,不如說是一本“幫你認清現實,然後選擇如何與現實共存”的工具箱。它教會你的不是如何避免衝突,而是如何在衝突中找到新的平衡點,這種務實到近乎殘酷的敘事,纔是其最大的價值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本身就透著一股“反主流”的意味,它更像是私人日記的精選集,而不是一本精心校對的商業齣版物,這反而增加瞭它的真實可信度。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對於“個人成長與伴侶關係”之間辯證關係的論述。他明確指齣,如果一方在婚姻中停止瞭自我提升,那麼這段關係遲早會因為“內耗”而枯竭。書中提齣瞭一個非常激進的觀點:“一個不愛自己的伴侶,往往是因為他(她)首先忘記瞭如何愛自己。”這種將個人心理健康置於婚姻穩定之上的觀點,對於當代追求獨立精神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閱讀過程中,我反復停下來,對照著自己的生活進行反思,很多過去認為是“對方的錯”的問題,在作者的引導下,最終都指嚮瞭自身的局限性或誤解。它不是一本讀完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書,但它絕對是一本能讓你在讀完後,對鏡自省,並願意邁齣改變步伐的契機之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