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启主编的《和孩子一起享受早教--1-3岁幼儿养育必修课》在简要介绍婴幼儿养育知识的基础上,精选了大量古往今来**的文学和文艺作品:从诗经论语、唐诗宋词,到外国诗歌、散文、名联佳句;从中国山水,到西方油画;从儿歌、童谣,到中外名曲……力争窥一斑而知全豹,让孩子们从点点繁星中感受到古今文化的灿烂星河。在这个过程中,您会发现,不但孩子得到了美的熏陶,您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也在提高。
张爱启主编的《和孩子一起享受早教--1-3岁幼 儿养育必修课》以时间为线索,1—2岁以月为单位, 2—3岁以季为单位,分别讲解了幼儿日常护理、喂养 、发育及锻炼等方面的知识,重点阐述了婴幼儿早教 方面的内容,介绍了科学早教的含义、意义及实施方 法。本书不但讲述了世界上几大**的早教体系,而 且介绍了近年来在儿童教育领域内活跃的专家理念及 著作,告诉家长如何尊重和理解孩子,如何在孩子自 由的同时设立规范,帮助孩子成长,并提供了大量***的早教素材,供家长选择和参考。其实,早教的过 程就是和孩子一起享受童年、享受美好的过程,让我 们一起开始享受这份美好的过程吧!
0—1个月
养护要点 2
新生儿喂养 3
新妈妈如何坐月子 4
早教,早规划 5
不要辜负了“有吸收力的心灵” 6
新生儿四季护理 7
享受时间: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宝宝——林徽因《你是
人间四月天》 8
1—2个月
养护要点 10
体格、智能发育及训练 11
喂养及生活照顾 12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给孩子选择什么 12
让孩子接触艺术永不言早! 13
越听越聪明,从音乐中感受世界 14
感受自然的鸟声与音乐中的鸟声——莱克《小鸟店》 15
在晴朗的春日,带孩子出来玩——梵高《开花的桃树》 l 6
2—3个月
养护要点 18
体格、智能发育及训练 19
喂养及生活照顾 20
“请让我慢慢长大” 21
给孩子大声读 21
享受时间:你从哪里来,我的宝宝?——泰戈尔《开始》 22
影响世界的教育体系——蒙氏教育 23
静寂也是一种音乐——聆听大自然 24
3—4个月
养护要点 27
……
4—5个月
5—6个月
6—7个月
7—8个月
8—9个月
9—10个月
10—11个月
11—12个月
1岁—1岁1个月(12—13个月)
1岁1个月—1岁2个月(13—14个月)
1岁2个月—1岁3个月(14—15个月)
1岁3个月—1岁4个月(15—16个月)
1岁4个月—1岁5个月(16—17个月)
1岁5个月—1岁6个月(17—18个月)
1岁6个月—1岁7个月(18—19个月)
1岁7个月—1岁9个月(19—21个月)
1岁9个月—1岁10个月(21—22个月)
1岁10个月—1岁11个月(22—23个月)
1岁11个月—2岁(23—24个月)
2岁—2岁3个月(24—27个月)
2岁3个月—2岁6个月(27—30个月)
2岁6个月—2岁9个月(30—33个月)
2岁9个月—3岁(33—36个月)
说实话,市面上的育儿书看得太多了,很多都是东拼西凑,观点互相矛盾。但这一本,读起来特别舒服,因为它建立了一个非常坚固的底层逻辑,那就是尊重个体差异。作者似乎非常理解父母在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时那种无助感。我女儿属于比较慢热、内向型的宝宝,很多书里推荐的“大型社交活动”我都尝试了,结果往往是让她更抗拒。这本书却专门辟了一个章节讨论如何“滋养内向型宝宝的社交能力”,它建议从一对一的安静游戏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开放的环境,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指导!书中提出的许多概念,比如“可预测性环境对安全感的重要性”,都让我开始审视自己日常的安排。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突如其来的变动,让孩子的生活多一份稳定的节奏感。这种“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始终,让我不再盲目跟风,而是真正去观察、去理解我面前这个独一无二的小生命。它让我从“育儿焦虑”中抽离出来,更专注于“享受过程”。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的人,这本书在理论深度上完全满足了我对系统学习的渴望。它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而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知识框架。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经典理论,但绝不是生硬地搬运,而是将其转化为清晰的行动指南。比如,它对“自主进食”的阐述,就完美结合了蒙氏教育中对“工作”的理解和现代营养学的建议,提供了一套从餐具选择到食物质地的分阶段培养方案。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失败的价值”,它颠覆了我过去认为“一切都要做到完美”的执念。孩子打翻了牛奶,不是灾难,而是学习“清理责任”和“应对意外”的机会。这种积极的重新定义,极大地减轻了我在日常“管教”中的挫败感。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本高明的教练手册,它不仅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从而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而充满爱的育儿哲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未来两年的育儿之路,充满了清晰的方向感和从容的自信。
评分拿到这本育儿指南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厚重而扎实”,它绝非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成功学”育儿读物。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真正做到了对“1-3岁”这个关键期进行全方位的覆盖。我尤其欣赏它在“情绪管理”这一块的论述,这恰恰是我家孩子目前最大的挑战。书中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要“控制”孩子的情绪,而是提供了一整套建立“安全依恋”和“情绪共情”的实操步骤。举个例子,当孩子因为一个积木倒塌而大哭时,书里建议的不是立刻重建,而是先描述他的感受——“你是不是很生气,因为你努力搭的城堡塌了?”这种细腻的描述,让我仿佛醍醐灌顶。它强调了“看见”比“解决”更重要。此外,关于“语言启蒙”的部分,它不只是罗列了绘本推荐,而是深入探讨了“对话的质量”如何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比如如何通过提问“开放式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的回答。这本书的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读完后感觉像上了一堂高水平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但却是用最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它对“身体发展与精细动作”的关注。我以前总觉得,只要孩子会走路、会跑就行了,对那些抓握、捏取的小动作没太上心。这本书用生动的图片和清晰的步骤图展示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其实是未来书写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书中提供了一系列“低门槛、高效率”的动作训练方法,比如如何鼓励孩子自己拉开拉链、如何用湿泥巴捏造形状,甚至是怎样巧妙地将吃零食的过程设计成一次精细动作的练习。这些方法极其巧妙,孩子在玩耍中就完成了训练,完全没有被“教导”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活动与孩子的“自主感”紧密联系起来,让孩子从“我能自己做”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对于那些因为工作忙碌、陪伴时间有限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时间管理大师”级别的帮手,它教你如何最大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将每一次的互动都变成有意义的“建设性时刻”。
评分哇,这本书真是太给力了!我最近刚把家里的那个小捣蛋鬼安顿好,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它。说实话,我对育儿这件事一直有点心虚,总怕自己哪个环节做错了,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理论说教,而是像邻家大姐姐一样,手把手教你如何把日常琐事变成高质量的亲子时光。比如,它详细剖析了如何利用家里的日常物品进行感官刺激,而不是动辄就推荐昂贵的早教玩具。我特别喜欢它介绍的“厨房里的科学实验”,用面粉、水和食用色素就能让宝宝对色彩和物质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充满了幽默感,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甚至让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它让我明白了,早教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种深入的陪伴和爱的表达。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给了我这个新手妈妈极大的信心,让我敢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孩子的无限潜能。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主动的“设计者”,为我的宝贝量身定制独一无二的成长体验。这本书简直是育儿焦虑的解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