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青少年品讀國學精粹--大學 中庸 尚書
定價:25.8元
作者:和興文化
齣版社:陝西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3682846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 《大學》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
★ 《中庸》是開啓人生智慧的好教材。它能啓迪我們人生的智慧,使我們懂得如何活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其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
★ 《尚書》,又稱《書》或《書經》,是中國*部古典文集和*早的曆史文獻,它以記言為主。
內容提要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傢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傢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中庸》,是先秦儒傢早、精密的哲學著作,堪稱儒傢學說的思想綱領和理論基礎。它著力論述人生哲理,認為為人處世、安身立命的普遍原則是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要恰到好處,這就是“中庸之道”。
《尚書》列為儒傢經典之一, “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它是中國上古曆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在尋找一套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價值體係”的讀物。《大學》講的格物緻知、誠意正心,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基礎;《中庸》裏的“中和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係和情緒管理的智慧。這些東西,比單純的知識記憶要寶貴得多。然而,很多針對青少年的國學讀物,常常把重點放在瞭對偶工整、辭藻華麗的背誦上,卻忽略瞭如何將這些古老的智慧“內化”為他們自身的行為準則。我希望這套書能提供一些現代青少年的案例分析,比如麵對校園欺淩、學習壓力或網絡誘惑時,如何運用“慎獨”或“盡性”的理念去應對。如果它能做到這一點,讓孩子們覺得這些幾韆年前的教誨,在今天依然是解決現實問題的“金鑰匙”,那麼它就真正配得上“品讀”二字,而不是“應付瞭事”。我希望它能成為陪伴孩子成長的精神指南,而非僅僅是書架上的裝飾品。
評分這套《滿28包郵 青少年品讀國學精粹--大學 中庸 尚書》的宣傳語倒是挺吸引人,特彆是“滿28包郵”這個數字,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看看裏麵的內容究竟如何。我最近在給侄子挑一些課外讀物,希望他能從小接觸一些傳統文化熏陶,所以對這類國學入門書籍格外留意。我主要的關注點在於它是否真的適閤青少年閱讀,畢竟“大學”、“中庸”、“尚書”這些經典,即便是成年人去讀,也常常感到晦澀難懂,如果隻是簡單地堆砌原文,配上生硬的注解,那就成瞭“束之高閣”的擺設,對孩子的學習興趣恐怕是一大打擊。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用現代的語言,結閤生動的例子和貼近生活的場景,將那些深刻的哲理和治世的方略講解得深入淺齣,讓孩子們能在潛移默化中理解“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內在邏輯。如果能配上一些精美的插圖,或者有趣的思維導圖來梳理復雜的概念,那就更完美瞭,畢竟視覺的衝擊力對於激發青少年的閱讀熱情是至關重要的。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搬運工”,而是一個能點燃孩子對傳統智慧好奇心的火種。
評分對於《尚書》這類曆史文獻的解讀,我尤其關注其“史學性”的處理。很多白話譯本為瞭追求流暢性,常常會過度“今譯”,以至於丟失瞭原文的曆史語境和莊重感。《尚書》是記錄古代帝王言行的重要史料,其語言風格本身就帶有濃厚的政治倫理色彩。我希望編者在翻譯和注釋時,能夠保持對這種曆史厚重感的尊重,至少要用腳注的方式提醒讀者,這些話語是在特定的曆史階段、對特定對象說的。例如,對於“天命靡常”的論述,是強調君主的個人修養,還是闡述政權更迭的客觀規律?這兩種理解路徑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塑造影響是截然不同的。如果這本書能引導孩子像一個小的曆史學傢那樣去考證和理解這些文本,而不是簡單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說教”,那麼它就成功地完成瞭從“讀字”到“讀史”的飛躍,真正達到瞭國學教育的深層目標。
評分從排版和裝幀設計的角度來看,一套好的青少年讀物必須在視覺上是友好的。傳統的綫裝書或厚重的精裝本,對初次接觸國學的孩子來說,可能會産生一種“距離感”,覺得它們是沉重而遙遠的“古董”。我希望這套《大學 中庸 尚書》在設計上能走清新、簡潔的現代風格,紙張的質感要好,墨跡要清晰易辨,字體大小要適中,尤其是在注釋和原文的區分上,一定要界限分明,不能讓孩子們在閱讀時産生混淆。如果能加入一些象徵性的、意境優美的插圖,比如畫齣“君子之學”的路徑圖,或者用現代漫畫的形式來解釋一些晦澀的典故,那就太棒瞭。畢竟,閱讀體驗是成功的一半,一個令人愉悅的閱讀界麵,能極大地降低孩子對經典文獻的抵觸心理,讓他們更願意沉浸其中,細細品味文字背後的力量。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種名字裏帶著濃厚電商促銷氣息的書籍,內心是抱有一絲警惕的。名字裏的“滿28包郵”顯然是為瞭迎閤當下的消費習慣,但這是否意味著內容上為瞭追求所謂的“性價比”而犧牲瞭品質呢?閱讀國學經典,最忌諱的就是浮躁和淺嘗輒止。我更看重的是編者的學術功底和對經典的敬畏之心。比如《尚書》中的那些上古曆史敘事和政治倫理,需要極強的曆史縱深感纔能把握其精髓,如果隻是做一些膚淺的白話翻譯,那和上網隨便搜索幾句解釋有什麼區彆?我非常關注這本書在“精粹”二字上的把握——是隻挑選瞭最容易理解的片段,還是有勇氣去啃那些真正核心但難度較高的部分?如果它能像一位耐心且博學的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讀者穿越曆史的迷霧,去感受先賢們的思想脈搏,那麼這個價格和促銷方式就顯得微不足道瞭。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種嚴謹又不失溫度的學術態度,而不是被營銷策略牽著鼻子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