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论语全集
定价:39.80元
作者:孔丘,陈才俊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8021343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辑录,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一直都是中国人不可逾越的圣典。
《论语》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被誉为“世界有影响的100部著作”之一,孔子也被称为“历史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一部古老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宝库。
内容提要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哲学*之作。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是儒学*主要的经典,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晌,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便于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我们精心编著了《论语全集》一书。《论语全集》在编撰体例上对《论语》的二十篇分别逐一从原文、译文、注释、论引、札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解读。力求以详细的解析和现代的眼光进行有实际意义的阐释,使人们的心胸和头脑变得清新丰盈起来,给人们的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生话。
目录
论语序说
孔子与《论语》
学而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附录一:孔子大事年表
附录二:《论语》原文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文摘
序言
这部《国学经典:论语全集》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入门指南!我一直对传统文化心生向往,但苦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总是望而却步。这本书的编排真是太贴心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孔子的言论,更是在关键处配上了现代白话文的详尽解读。比如说,初读“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我只觉得是几句口号式的箴言,但书中的注释不仅解释了“仁”、“知”、“勇”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还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进行了分析,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这并非空泛的道德说教,而是指导个体修身立命的实践准则。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到古代礼仪和政治哲学的章节,编者煞费苦心,引入了相关的考古发现和历代注解的对比,使得原本干巴巴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触摸到两千多年前的社会脉搏。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站在岸边观望,而是真正踏入了先贤的思想河流,对为人处世有了更深刻的体悟,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实在难以言喻。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雅致,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庄重感,让人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心无旁骛地去品味其中的智慧。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可读性”和“学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最怕的就是那种为了显示深度而故作深奥的注解,结果越看越糊涂。而这本《论语全集》,它的深度是建立在清晰的基础之上的。它没有回避那些涉及政治伦理的复杂议题,比如“苛政猛于虎”,书中的解读就非常到位地联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了孔子对统治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此外,它还贴心地在书的最后部分附上了简明的“关键词索引”,如果我想快速回顾孔子对“礼”或“义”的集中论述,可以立即查阅到相关篇目,极大地提高了复习效率。这种实用性的设计,体现了编者对当代读者的尊重和理解,让他们能够更便捷地将书中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本书,无疑是我国学书架上最常被翻阅的一本书,它持续地为我的精神世界提供滋养。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强迫症的人,也是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通常对于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版本非常不屑。然而,这本《国学经典:论语全集》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它的校对工作做得非常严谨,我特意翻阅了几个容易出现异议的段落,比如关于祭祀和用度的讨论,都没有发现明显的错字或断句错误,这对于一本涉及古代文言的书籍来说,是极为难得的。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注释中引入了清代学者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参考,同时又不拘泥于宋儒的解释,还穿插了部分近现代学者的考证观点。这种多维度的注释体系,让我的理解不再是单一视角的灌输,而是像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当遇到我记忆中模糊的章节,书中的注释总能提供一个清晰而有力的锚点,帮助我迅速回归到文本的核心要义。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工具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和反复研读的艺术品。
评分老实说,我原本以为这种“全集”类的书籍都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堆砌,没想到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竟然如此流畅且引人入胜。最让我赞赏的是它在文本呈现上的匠心独运。它采用了双栏对照的版式,一边是清晰的繁体原文,另一边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现代汉语翻译,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特别留意了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翻译处理,比如“君子”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译者灵活地采用了“有德行的人”、“有学问的人”甚至“高尚的人”等不同的表述,而不是机械地统一翻译成“Gentleman”,这充分体现了译者对文本语境的精准把握,避免了现代词汇对古代精髓的扭曲。此外,书中对一些篇章的结构梳理也极其到位,比如将孔子关于孝悌、学习、治理国家等主题的言论进行了适度的归类展示,使得我们在阅读时能更清晰地构建出孔子思想的逻辑框架。这哪里是冷冰冰的经典汇编,分明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着我们逐步深入,品味文字背后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浸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书中学到的理念。比如,当工作遇到挫折时,我不再急躁,而是会想起“过则勿惮改”的教诲,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改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经典著作的真正魅力所在。这本书的篇幅控制得非常好,既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又避免了因篇幅过大而产生的阅读疲劳。每一章的长度都适中,非常适合碎片化时间的阅读,比如通勤路上或者睡前小憩时,随便翻开一页,总能汲取到一句有分量的箴言。而且,书中的排版设计非常注重读者的阅读节奏感,疏密有致的字体和恰到好处的留白,让眼睛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这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沉重的哲学思辨,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得以被消化吸收,这才是真正高明的“教化”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