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卯兔辰龙巳蛇卷—中国生肖诗歌大典
定价:27.00元
作者:杨吉成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531023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与卯兔 辰龙 巳蛇相关的古典诗词曲赋等,对生肖卯兔 辰龙巳蛇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一些作品进行解说,用通俗的语言进行了赏析,文字尽量浅显,故事尽量生动,是文史爱好者及其研究者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目录
龙门阵中且说龙
古代涉龙诗
离骚(摘录)战国·楚·屈原
九歌·河伯(摘录)
战国·楚·屈原
天问(摘录)战国·楚·屈原
九章·涉江(摘录)
战国·楚·屈原
九章·悲回风(摘录)
战国·楚·屈原
远游(摘录)战国·楚·屈原
惜誓(摘录)汉·贾谊
七谏·哀命(摘录)汉·东方朔
七谏·谬谏(摘录)汉·东方朔
九怀·尊嘉(摘录)汉·王褒
九叹·逢纷(摘录)汉·刘向
九叹·远游(摘录)汉·刘向
九思·悼乱(摘录)汉·王逸
潜龙诗三国·魏·曹髦
龙铭晋·傅玄
五郊乐章·肃和唐·魏征
奉和圣制《龙池篇》唐·姚崇
龙池篇唐·沈佺期
龙池乐章唐·苏颋
蜀道难(摘录)唐·李白
绝句唐·杜甫
续古唐·陈陶
小游仙(三首)唐·曹唐
骊龙唐·无名氏
题张道隐太山祠画龙
五代·蒋贻恭
龙宋·丁谓
偶题宋·王安石
画龙宋·刘攽
咏龙诗金·完颜亮
龙挂宋·陆游
上沙遇雨快凉宋·范成大
题画龙宋·楼钥
毘陵天庆寺观画龙
宋·戴复古
日离海宋·谢翱
蛟龙歌宋·何梦桂
段志坚画龙·为刘邓州赋
金·元好问
龙潭元·刘因
画龙歌元·小云石海涯
郭恕先升龙图元·邓文原
僧传古涌雾出波龙图歌
元·柳贯
题王宰所藏墨龙元·柳贯
玉龙图元·虞集
夜发龙潭元·萨都剌
题陈所翁墨龙元·萨都剌
题所翁画龙元·张渥
玉帘泉元·杜本
题陈所翁九龙戏珠图
元·张翥
题苍龙戏海图元·陈泰
小临海曲元·杨维桢
龙井元·贡师泰
题陈所翁画龙元·李祁
画扇元·张宪
题道士青山白云图
明·张以宁
岭南杂咏明·汪广洋
画龙歌明·周是修
题刘彦连龙幛明·解缙
题张秋蟾画龙明·袁忠彻
王居士画龙歌清·吴廷华
云从龙清·马师镜
酬曾重伯编修清·黄遵宪
出都留别诸公清·康有为
古代涉龙词曲
晋惠帝大安中童谣
晋绵州巴歌
蝶恋花宋·晏殊
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南宋·辛弃疾
望江南宋·清源真君
祝英台近南宋·黄人杰
朝中措南宋·无名氏
【中吕】喜春来元·张弘范
【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
元·王晖
【正宫·端正好】张生煮海·第三折元·李好古
古代涉龙赋
龙瑞赋三国·魏·刘劭
青龙赋三国·魏·缪袭
神龙赋晋·刘琬
汉武帝射蛟赋唐·独孤及
黑龙饮渭赋唐·白居易
叶公好龙赋唐·张随
云从龙赋唐·张随
龙赋宋·王安石
生肖环顾见灵蛇
古代涉蛇诗
小雅·鸿雁之什·斯干
龙蛇歌春秋·晋·介子推
天问(摘录)战国·楚·屈原
招魂(摘录)战国·楚·屈原
大招(摘录)战国·楚·景差
九怀·株昭(摘录)汉·王褒
蚺惟大蛇汉·杨孚
龟虽寿汉·曹操
灵蛇铭晋·傅玄
长蛇赞晋·郭璞
蟒蛇赞晋·郭璞
枳首蛇赞晋·郭璞
腾蛇赞晋·郭璞
巴蛇赞晋·郭璞
孙叔敖逢蛇赞北周·庾信
义鹘行唐·杜甫
灵蛇见少林寺唐·李绅
巴蛇唐·元稹
灵蛇宋·黄希旦
所居堂后北篱下获二蛇一小色赤长二尺许一大色黑长七尺围四五寸尾可贯百钱尽放之宋·张耒
台山杂咏金·元好问
比蛇清·郑燮
脆蛇清·郑燮
画蛇添足清·高云璈
高祖斩蛇清·佚名
古代涉蛇词曲
念奴娇宋·刘克庄
鹧鸪天(贺人生女)
宋·无名氏
阮郎归·端五宋·无名氏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元·睢景臣
古代涉蛇赋
汉高祖斩白蛇赋唐·白居易
告蛇赋明·王穉登
捕蛇者说唐·柳宗元
编后记
巳蛇卷目录
目录
中国生肖诗歌大典
第三辑
目录
辰龙卷目录
《中国生肖诗歌大典》第三辑
卯兔卷目录
巡阅生肖来玉兔
古代涉兔诗
诗经·国风·周南·兔罝
诗经·国风·王风·兔爰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瓠叶
天问战国·楚·屈原
十五从军征
木兰辞
古艳歌
白兔颂晋·张浚
咏兔唐·李峤
咏死兔唐·苏颋
御箭连中双兔唐·苏颋
宫词唐·王建
田野狐兔行唐·元稹
从猎(三一)唐·韩偓
狡兔行唐·苏拯
永叔白兔宋·梅尧臣
永叔云诸君所作皆以嫦娥月宫为说愿以新意别作一篇宋·梅尧臣
白兔宋·欧阳修
赋永叔家白兔宋·韩维
信都公家白兔宋·王安石
祭常山回小猎宋·苏轼
放兔行宋·秦观
题画兔宋·陈与义
谢陈希颜惠兔羓宋·杨万里
应制咏白兔金·杨云翼
画兔金·李纯甫
画兔元·程巨夫
画兔元·程巨夫
兔元·赵孟■
舟中杂咏元·袁桷
竹树图元·杨载
题画兔元·杨载
画兔元·吴师道
题画兔元·李祁
黄荃子母兔明·高启
白兔明·瞿佑
黑兔明·曾棨
题扇芙蓉兔明·祝允明
画兔明·傅珪
玉兔图明·廖道南
白兔明·谢承举
恭题黑兔图明·张四维
题画兔明·张凤翼
恭题黑兔图应制明·申时行
燕台新咏·兔儿爷清·栎翁
守株待兔清·佚名
得兔忘蹄清·刘跃云
古代涉兔词曲
水调歌头·中秋南宋·京镗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南宋·辛弃疾
满江红南宋·陈三聘
【南吕】金字经·访吾丘道士
元·张可久
哨遍·高祖还乡元·睢景臣
钟离春智勇定齐元·郑光祖
古代涉兔赋
猎兔赋晋·夏侯湛
白兔赋晋·王廙
白兔赋唐·蒋防
白兔赋明·姚涞
贺徐州张仆射白兔状唐·韩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极其放松且充满启迪的。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遗忘了那些慢下来的美好。这套书的诗歌,有一种天然的抚慰人心的力量。当我感到焦虑或迷茫时,随便翻开其中任何一卷,读上几首,那些关于生肖的朴素哲学——比如“蛇”的隐忍待时,“马”的奋力向前,都会带来一种重归本源的力量。它不急于教你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优美的意境,潜移默化地将那些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处世之道渗透到你的心底。这让我感到一种深厚的文化连接感,仿佛自己和千百年前的古人因为对同一主题的赞颂而产生了共鸣。这是一套可以放在床头,随时取阅、每次都能带来宁静与力量的书籍,是精神食粮中的上品。
评分我曾经尝试阅读过一些关于中国传统符号学的著作,但往往因为学术性太强而望而却步。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巧妙地找到了“学术深度”与“大众接受度”之间的黄金平衡点。它用诗歌这种最贴近大众情感的表达方式,去承载了那些深层的文化符号意义。读着这些诗句,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站在书本外冷眼旁观的学者,而是融入到了那个充满生肖意象的文化氛围之中。那些描述生肖特性的句子,似乎一下子激活了我记忆深处对于这些动物的各种民间故事和传说。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轻轻一转,就打开了我对传统文化认知中的许多小小扇门。这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像是一部活态的文化普及读本,值得所有对本土文化感兴趣的人珍藏。
评分作为一个对艺术设计略有追求的人,我对书籍的整体呈现效果非常挑剔。这本书的视觉体验堪称一流。从封面设计开始,就透露出一种沉稳大气又不失灵动的气质,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审美标准。内页的排版布局更是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字体的选择清晰易读,行距和页边距的比例协调,让长篇阅读的眼睛不容易疲劳。更值得一提的是,那种纸张的手感,拿在手里很有质感,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庄重的仪式。好的内容需要好的载体来承载,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让我意识到,阅读体验不仅仅是文字本身,装帧设计、排版印刷,都是构成完整阅读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书的出版质量,完全可以作为行业标杆来看待。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光是拿到手,那厚重感和精美的装帧就让人爱不释手。我一直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生肖文化,总觉得它不仅仅是十二个动物那么简单,而是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民间智慧。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它以诗歌这种极富感染力的形式,将十二生肖的形象和寓意描绘得淋漓尽致。读着那些富有韵律和画面感的诗篇,我仿佛能看到那只奔腾的龙、那只机敏的兔,感受到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诗歌的语言时而典雅,时而又充满了生活气息,看得出作者在文字的锤炼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对于我这种想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又觉得晦涩典籍难以入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简直是最好的入门砖。它不仅是文学欣赏,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每次翻开,都能发现一些新的感悟,那种与古人对话的沉静和喜悦,是其他读物难以给予的。
评分坦白说,我对诗歌的理解一直比较浅薄,总觉得现代人写古风的东西很容易流于表面。但这本书的深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关于生肖的诗句,更像是对每一个生肖的精神内核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挖掘和精神上的重塑。我特别喜欢它在描述一些传统寓意时的细腻处理,比如关于“兔”的灵动与隐忍,“龙”的威严与祥瑞,都不是简单的标签化描述,而是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比喻,让这些形象立体了起来。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细细品味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哲理的词句。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这十二个符号的认知。这套书的编排也十分讲究,节奏感把握得很好,让人读起来既不觉得枯燥,也不会因为内容过于饱满而感到疲惫。这是一部需要慢慢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精髓的作品,绝非泛泛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