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青山依旧——报人读史札记三集
定价:35.80元
作者:田东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1000866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青山依旧:报人读史札记三集》是田东江“报人读史”系列的第三集。《青山依旧:报人读史札记三集》收录了《诗经》、《“三不足”》、《万事不如杯在手?》、《私塾》、《清明节》、《PS照片》、《小人物》、《应声虫》、《蝇》、《竞技围棋之》、《“世袭”》、《蜀道难》、《露八分·缩脚》、《雅贪》等文章。
目录
序(范以锦)
馒头
假象
读书的“上中下”等
还说改名
贱日·贵日
选官
大树进城
厕所
文章却似呼延赞
偶像
粗口教授
《诗经》
“三不足”
万事不如杯在手?
私塾
清明节
PS照片
小人物
应声虫
笑岂必由喜发?
蝇
竞技围棋之
“世袭”
蜀道难
露八分·缩脚
雅贪
防作弊
冗文
豆腐
倘做鬼,不幸福
凡人贱近而贵远
公款
物价
贪内助
字义
七夕
盛装舞步·舞马
“卖哭”不输“卖笑”
解说
大耳朵
诗好官高能几人
美女指数
焚书
鸟是好鸟
鬼
藏书
双重标准
风水
百家讲坛·柳敬亭
鸡蛋
衍圣公
醉后
盛世平庸
大锅饭
万民伞
卖肉
合鞋和
猫
诗病多于马病
排行榜
喷嚏
《》·今平没
祈雨
治水
迟到
悍妻
放,狗,狗
医患矛盾
弹发御史
卖友
傀儡
若比人心是安流
一虱子
读书法
狗
禁令
仍要如此,何苦如此
长得丑
官场争斗
口吃
豆芽菜
官宜久任
影子
风
厕所(续)
天真丧尽得浮名
人苦不自知
日全食
唾
署名
人名用字
书香
鸡
宅男
廉易,耻难
无厘头
宅第
轻议古人
本草
“钓鱼式”执法
冤而怨
拉屎
自评
酒后
泰山
曲阜孔庙
大蒜
×圣
城隍
衬字
圣诞节
后记
作者介绍
田东江,笔名潮白,河北三河人,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78年初中毕业读技工学校,1980年起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型机器厂当工人。1985年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起在广东省政协机关编辑《同舟共济》杂志,1997年调入《南方日报》。著有《意外或偶然——报人读史札记》(商务印书馆,2006)。
文摘
序言
从阅读的体验上来说,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所带来的那种“在场感”。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遥远的过去变得触手可及。他不仅仅是在描述“发生了什么”,更是在描绘“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感受和思考的”。当读到关于某些关键决策的心理剖析时,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身处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和紧迫感。这种细腻的情感渲染,使得书中的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矛盾的个体。对我这样一个对历史细节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远比枯燥的史料堆砌来得更引人入胜,它激发了我主动去探究相关背景知识的欲望,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
评分这套书的语言风格,用“沉雄内敛”来形容最为贴切。它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拒绝一切浮夸的修饰,文字像经过千锤百炼的精钢,带着凛冽的锋芒却又蕴含着强大的韧性。叙述的节奏感把握得极好,时而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地叙述宏大历史背景,时而又像溪水潺潺,细腻地捕捉某位历史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权衡。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史料时的分寸感,既能旁征博引,又不让引文喧宾夺主,而是巧妙地将其熔铸于自己的论述之中,使全书的论证脉络清晰,滴水不漏。这种文字驾驭能力,非是朝夕之功可得,实属大家风范。对于追求文字质感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盛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浓郁的墨香和泛黄的书页质感,仿佛一下子将我拉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每一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纸张的粗粝与文字的沉重,这绝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它似乎肩负着某种历史的使命。装帧的朴素与内涵的深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不事张扬的风格,恰恰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与审慎。我特别喜欢它字体排版的间距和行距,读起来丝毫不费力,即使是那些拗口的旧称或古老的典故,也能在清晰的布局中找到理解的线索。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每一次摩挲,都能体会到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从细节之处,便能窥见其内容的厚重与作者的文人风骨。我深信,这本书的实体版本,远比电子版更能传递出那种穿越时空的仪式感。
评分读完这套书的初稿时,我立刻被其中那种深邃的洞察力所震撼。作者并非简单地复述史实,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切脉问诊,直击历史事件的肌理与病灶。他的笔触极其精准,对于那些常常被主流史学轻描淡写的瞬间,总能用几笔精妙的勾勒,揭示出隐藏在权力游戏背后的复杂人性。尤其是在论述某些关键转折点时,那种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分析逻辑,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这不同于教科书的宏大叙事,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甚至是带刺的个人见解。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历史的制高点,以一种旁观者的清醒,重新审视那些尘封的旧闻。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它要求读者抛弃既有的框架,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重新构建认知。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对这套书的整体感受,那一定是“洗涤”。它像一股清流,冲刷掉了许多陈旧的、被过度简化的历史认知。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裹挟,而这本书却要求你慢下来,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反刍。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抛出更深刻的问题,引导读者去追问“为什么”和“如果当初”。这种对历史本质的探求精神,赋予了阅读行为一种近乎哲学的深度。每一次合上书卷,都感觉自己的心境被沉淀了一层,对于世事的理解似乎也多了一份历史的厚度与包容。它不是一本看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一本需要时不时翻阅,并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获得新体悟的案头常备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