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青山依舊——報人讀史劄記三集
定價:35.80元
作者:田東江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10008668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青山依舊:報人讀史劄記三集》是田東江“報人讀史”係列的第三集。《青山依舊:報人讀史劄記三集》收錄瞭《詩經》、《“三不足”》、《萬事不如杯在手?》、《私塾》、《清明節》、《PS照片》、《小人物》、《應聲蟲》、《蠅》、《競技圍棋之》、《“世襲”》、《蜀道難》、《露八分·縮腳》、《雅貪》等文章。
目錄
序(範以錦)
饅頭
假象
讀書的“上中下”等
還說改名
賤日·貴日
選官
大樹進城
廁所
文章卻似呼延贊
偶像
粗口教授
《詩經》
“三不足”
萬事不如杯在手?
私塾
清明節
PS照片
小人物
應聲蟲
笑豈必由喜發?
蠅
競技圍棋之
“世襲”
蜀道難
露八分·縮腳
雅貪
防作弊
冗文
豆腐
倘做鬼,不幸福
凡人賤近而貴遠
公款
物價
貪內助
字義
七夕
盛裝舞步·舞馬
“賣哭”不輸“賣笑”
解說
大耳朵
詩好官高能幾人
美女指數
焚書
鳥是好鳥
鬼
藏書
雙重標準
風水
百傢講壇·柳敬亭
雞蛋
衍聖公
醉後
盛世平庸
大鍋飯
萬民傘
賣肉
閤鞋和
貓
詩病多於馬病
排行榜
噴嚏
《》·今平沒
祈雨
治水
遲到
悍妻
放,狗,狗
醫患矛盾
彈發禦史
賣友
傀儡
若比人心是安流
一虱子
讀書法
狗
禁令
仍要如此,何苦如此
長得醜
官場爭鬥
口吃
豆芽菜
官宜久任
影子
風
廁所(續)
天真喪盡得浮名
人苦不自知
日全食
唾
署名
人名用字
書香
雞
宅男
廉易,恥難
無厘頭
宅第
輕議古人
本草
“釣魚式”執法
冤而怨
拉屎
自評
酒後
泰山
麯阜孔廟
大蒜
×聖
城隍
襯字
聖誕節
後記
作者介紹
田東江,筆名潮白,河北三河人,生於上世紀60年代。1978年初中畢業讀技工學校,1980年起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重型機器廠當工人。1985年考入中山大學人類學係,獲碩士學位。1992年起在廣東省政協機關編輯《同舟共濟》雜誌,1997年調入《南方日報》。著有《意外或偶然——報人讀史劄記》(商務印書館,2006)。
文摘
序言
這套書的語言風格,用“沉雄內斂”來形容最為貼切。它沒有華麗辭藻的堆砌,拒絕一切浮誇的修飾,文字像經過韆錘百煉的精鋼,帶著凜冽的鋒芒卻又蘊含著強大的韌性。敘述的節奏感把握得極好,時而如大江東去,一瀉韆裏地敘述宏大曆史背景,時而又像溪水潺潺,細膩地捕捉某位曆史人物內心的掙紮與權衡。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用史料時的分寸感,既能旁徵博引,又不讓引文喧賓奪主,而是巧妙地將其熔鑄於自己的論述之中,使全書的論證脈絡清晰,滴水不漏。這種文字駕馭能力,非是朝夕之功可得,實屬大傢風範。對於追求文字質感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場盛宴。
評分讀完這套書的初稿時,我立刻被其中那種深邃的洞察力所震撼。作者並非簡單地復述史實,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切脈問診,直擊曆史事件的肌理與病竈。他的筆觸極其精準,對於那些常常被主流史學輕描淡寫的瞬間,總能用幾筆精妙的勾勒,揭示齣隱藏在權力遊戲背後的復雜人性。尤其是在論述某些關鍵轉摺點時,那種抽絲剝繭、層層遞進的分析邏輯,讓人不得不拍案叫絕。這不同於教科書的宏大敘事,而是充滿瞭鮮活的、甚至是帶刺的個人見解。我感覺自己仿佛站在一個曆史的製高點,以一種旁觀者的清醒,重新審視那些塵封的舊聞。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具挑戰性的,因為它要求讀者拋棄既有的框架,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重新構建認知。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我對這套書的整體感受,那一定是“洗滌”。它像一股清流,衝刷掉瞭許多陳舊的、被過度簡化的曆史認知。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裹挾,而這本書卻要求你慢下來,去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反芻。它不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拋齣更深刻的問題,引導讀者去追問“為什麼”和“如果當初”。這種對曆史本質的探求精神,賦予瞭閱讀行為一種近乎哲學的深度。每一次閤上書捲,都感覺自己的心境被沉澱瞭一層,對於世事的理解似乎也多瞭一份曆史的厚度與包容。它不是一本看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一本需要時不時翻閱,並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獲得新體悟的案頭常備之作。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種濃鬱的墨香和泛黃的書頁質感,仿佛一下子將我拉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每一次翻開它,都能感受到紙張的粗糲與文字的沉重,這絕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它似乎肩負著某種曆史的使命。裝幀的樸素與內涵的深刻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種不事張揚的風格,恰恰體現瞭作者對曆史的敬畏與審慎。我特彆喜歡它字體排版的間距和行距,讀起來絲毫不費力,即使是那些拗口的舊稱或古老的典故,也能在清晰的布局中找到理解的綫索。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每一次摩挲,都能體會到製作者的匠心獨運。從細節之處,便能窺見其內容的厚重與作者的文人風骨。我深信,這本書的實體版本,遠比電子版更能傳遞齣那種穿越時空的儀式感。
評分從閱讀的體驗上來說,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它所帶來的那種“在場感”。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遙遠的過去變得觸手可及。他不僅僅是在描述“發生瞭什麼”,更是在描繪“當時的人們是如何感受和思考的”。當讀到關於某些關鍵決策的心理剖析時,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種身處曆史洪流中的無力感和緊迫感。這種細膩的情感渲染,使得書中的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充滿矛盾的個體。對我這樣一個對曆史細節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來說,這種沉浸式的體驗,遠比枯燥的史料堆砌來得更引人入勝,它激發瞭我主動去探究相關背景知識的欲望,形成瞭一個良性的學習循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