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書史會要
定價:68.00元
作者:韓格平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30321129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為元代古籍集成:子部;藝術類之一,收入四部元代士人撰寫的書法史著作,對於書法源流,曆代書傢優劣、筆法、結構、風神以及印章,采摭繁富,文筆簡當,間加評論,褒貶頗得其平,論述頗詳,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與文化意義。
目錄
書史會要捲之一三皇五帝三代列國秦書史會要捲之二漢東漢蜀漢魏吳書史會要捲之三晉中朝四帝都洛陽江左十一帝都建康書史會要捲之四宋齊梁陳後魏北齊後周隋書史會要捲之五唐五代……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部《書史會要》讀起來,簡直就像是穿越時空進行瞭一場身臨其境的文化考察。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早期文獻載體的演變過程的描繪,那些關於竹簡、縑帛,乃至後來的紙張在不同曆史階段的地位和使用習慣的細緻梳理,遠比教科書上的描述要生動得多。特彆是關於紙張生産技術在不同地域間的傳播和本土化過程的論述,簡直是巨細靡遺,讓人不禁感嘆信息載體每一次微小的變革背後,都蘊含著多麼深厚的社會經濟基礎和技術積纍。例如,書中提到唐代抄寫員對於毛筆和墨錠的偏好選擇,是如何反過來影響瞭當時書籍的裝幀形製,這種將技術細節與文化實踐緊密結閤的敘事方式,極大地豐富瞭我們對“書”這一概念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容器,更是一個活生生的曆史物證。我常常在想,如果沒有這些前人對材料的精打細算和對手抄工藝的極緻追求,我們今天恐怕難以想象閱讀體驗會是何等單調枯燥。這本書成功地將“物”的演變提升到瞭“史”的高度,每一個細節都閃爍著曆史的微光。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初讀時可能略顯龐雜,但細細品味後,便能體會到其匠心獨運之處。它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編年史,更像是一部基於主題和地域交叉互動的“立體地圖”。我特彆贊賞作者在論述不同地區刻書風格差異時所采取的地域比較視角。比如,江南刻書的精細典雅與四川刻書的樸拙實用之間的對比,不僅僅是工藝水平的差異,更摺射齣兩地不同的經濟結構和文化需求。這種跳脫齣傳統以朝代為綱的束縛,轉而以“地域文化圈”來組織敘事的手法,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鮮活性和說服力。書中對那些地方性刊本的引用和分析,很多是我在其他通史類著作中從未見過的,這無疑是作者多年田野調查和檔案挖掘的成果的集中體現。閱讀的過程,就是不斷在不同區域的文化地理中穿梭,每一次駐足,都有新的感悟。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的學術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更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其對“閱讀”行為本身的反思。作者沒有將讀者視為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將他們視為曆史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書中對於古人批注、藏書印記的研究,細緻入微,簡直是“閱讀考古學”。我常常想象,那些墨痕斑駁的批語,是跨越數百年與我對話的靈魂碎片。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自己的閱讀習慣——那些隨手夾在書頁裏的便簽、那些隨性的劃綫,在未來是否也會成為某種“閱讀痕跡”的樣本?這種由物及人的關懷,讓厚重的曆史變得可親近、有溫度。這本書的視角是如此獨特,它提醒我們,每一本書的生命周期,都是由創作者、製作者、擁有者和最終的閱讀者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
評分對於一個長期關注文化史的人來說,《書史會要》提供瞭一個極為紮實的基礎框架,但其真正的價值在於它引導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而非簡單接受既有結論。特彆是在涉及“知識普及”這一宏大命題時,作者展現齣的審慎態度令人印象深刻。他沒有簡單地歌頌印刷術帶來的“民主化”,而是冷靜地分析瞭技術進步在不同社會階層中擴散的速度和限製。例如,書中對鄉土教育讀物和官方意識形態書籍在印刷量上的懸殊對比,提供瞭一個非常現實的觀察角度。這使得整部作品的論述避免瞭浮於錶麵的贊美,而更傾嚮於對曆史復雜性的忠實呈現。讀完之後,我感覺對“信息傳播”這一議題的理解,有瞭一個更具層次感的認識,它不再是一個綫性的進步過程,而是一個充滿瞭博弈、妥協與偶然性的復雜係統。
評分當我閤上這本鴻篇巨著時,腦海中浮現的不是枯燥的年代和人名,而是一幅幅流動的畫麵:從宮廷秘閣的典藏,到民間私塾的藏書,再到寺廟佛經的抄寫,那種知識傳播的“脈絡”清晰可見。作者對不同時期藏書製度的比較分析,特彆是對宋代官刻本的推崇和明清私傢刻書的繁榮之間張力的探討,真是精妙絕倫。不同於那種將所有書籍一概而論的宏大敘事,這本書敏銳地捕捉到瞭“權力”與“知識”如何在書籍的生産和流通中相互角力。例如,書中對一些失傳或僅存殘捲的考證,往往能牽扯齣一段被忽略的士人交往史或地方文化史。這種將文獻考據融入社會史的筆法,讓閱讀過程充滿瞭發現的樂趣,仿佛自己也成瞭那個在浩如煙海的目錄中尋找綫索的學者。它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告訴我們“書是什麼”,更深層次地揭示瞭“誰擁有書,誰就擁有瞭定義曆史的權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