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亲爱的,别走
定价:18.00元
作者:蓝黛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087169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保卫战在我们身边悄然展开……情感访谈实录
它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如何让爱情危机冬去春来?沉迷于爱中的人们如何保卫自己的爱情?面对情变,如何挽回出轨爱人的心?温馨、凄美的情感故事。二十位都市男女用自己的亲身故事,感言如何留住真情,让亲爱的,别走!
目录
采访手记
01 以爱的名义
02 七年之痒
03 做自己的守护天使
04 我爱你,你知不知道
05 关于莉莉
06 我一直在逃亡
07 守护爱情
08 爱像春雨细无声
09 走出围城
10 沉默怎能抵抗背叛
11 幸福不是错觉
12 让爱做主
13 爱情经过的时候
14 我有岁月可回头
15 保卫爱情保卫家
16 爱无处不在
17 幸福来之不易
18 追赶丢失的爱情
19 真爱还在原地等我
20 结束或许是一种解脱
作者介绍
蓝黛,北京某杂志社记者,女性心理指导专家。曾任女性杂志主编及多家时尚媒体专栏作家。现为网络心理咨询工作室导师。
文摘
序言
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漫长而又引人入胜的迷宫探险。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甚至有些不适应作者那种近乎冷峻的叙述口吻,它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而是像一个冷眼旁观的记录者,冷静地记录着发生的一切。这种克制反而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力量,迫使读者必须自己去解读字里行间的潜台词和人物微妙的表情变化。书中的世界构建得非常细致,无论是宏大的历史背景还是微小的生活细节,都显示出作者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比如,对于某一特定时期社会阶层的描述,那种阶级间的壁垒和无形的隔阂,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深切感受到个体的命运是如何被时代洪流裹挟和塑造的。我特别喜欢作者处理时间线的方式,它并非线性发展,而是通过回忆、插叙和现实场景的切换,不断地编织出一张信息网,让读者必须集中全部注意力才能跟上作者的思路。这种需要“主动参与”的阅读过程,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和成就感。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让你在层层剥开的迷雾中,自己去寻找那些支离破碎的真相。
评分我很少读到能将哲学思辨如此自然地融入到日常叙事中的作品。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读起来非常流畅,但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每一句话都像精心打磨过的宝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者似乎对“宿命论”和“自由意志”这两个宏大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它没有采取枯燥的议论方式,而是通过人物的遭遇和命运的走向来自然地展现。比如,书中对于“时间流逝”的描绘,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处理。它不是简单地写“过了多久”,而是通过场景光线的变化、人物习惯的微小改变,来表现时间的无情雕刻。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沉默”的运用。很多关键信息都不是通过对话传达的,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的眼神交汇、未说出口的话语、以及长时间的对视来体现的。这种“留白”的处理,极大地考验了读者的理解力,但也带来了巨大的阅读乐趣——仿佛你和作者一起参与了一场智力游戏。这本书需要静下心来细读,否则很容易错过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开篇就将人牢牢地拽入故事的漩涡。作者似乎深谙如何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初读时,那种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潮湿、压抑感,让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尘土和旧木头的味道。情节的推进并非一蹴而就的爆发,而是像慢火炖煮的汤,每翻过一页,都能感觉到更深层次的秘密正在被小心翼翼地揭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群像戏时的功力,那些配角并非仅仅是推动主角前进的工具,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清晰的动机和挣扎,即使是短短几笔的侧写,也栩栩如生,仿佛就坐在我身边。读到中间部分,有好几个情节转折,我完全没有预料到,不得不拍案叫绝。那不是廉价的“反转”,而是逻辑严密、水到渠成的必然,只是作者将线索隐藏得太巧妙了。读完合上书本,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持续了很久,它留下的余味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一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反思。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用词精准而富有张力,很多句子可以单独摘出来反复品味,充满了古典文学的美感,却又不失现代叙事的流畅性。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精巧,如同一个复杂的机械钟表,每一个齿轮——每一个章节、每一个人物的支线——都紧密咬合,共同驱动着主线故事向前。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在处理悲剧性元素时,采取了一种非常高明的平衡术。它有足以令人心碎的挫折和失落,但同时又总能在绝望的边缘,留下一丝微弱却坚韧的希望之光。这种情感的张力,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张弛有度,不会让人因为过于沉重而感到疲惫。从叙事工具上来说,作者对“悬念”的设置把握得炉火纯青,它不是那种故作玄虚的吊胃口,而是源于情节本身的逻辑推进,让人不得不去探究“为什么会这样?”。此外,书中描绘的场景,无论是荒凉的郊外还是繁华的都市角落,都充满了强烈的氛围感,仿佛能听到风声,感受到温度。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它更像是一次对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承受力的深度实验报告,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评分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毋庸置疑,但真正让我震撼的是它在情感表达上的深度和广度。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最深沉、最难以言喻的情感,用一种极其诗意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不是那种容易被煽情的读者,但读到某些段落时,还是忍不住眼眶湿润。这种感动并非来自于情节上的狗血,而是源于对人物内心挣扎的共鸣——那种在巨大压力下仍然坚守某种信念的脆弱与坚韧。书中对“选择”这个主题的探讨尤为深刻。每一个关键的岔路口,作者都描绘得异常艰难,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每一次看似轻描淡写的决定,背后都承载着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视角差异,也处理得十分精妙,A眼中的英雄,在B的叙述里可能就是个自私的恶徒。这种多维度的视角构建,让整个故事的格局瞬间打开,不再是简单的黑白对立,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的真实人性。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读完就能扔在一边的消遣读物,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在面对困境时可能做出的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