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海蒂报告:女人篇
定价:68.00元
售价:43.5元,便宜24.5元,折扣63
作者:雪儿·海蒂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443667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世纪*重要的社会科学著作之一,与《金赛报告》并列美国两大读本★由美国专家雪儿?海蒂完成,一度引起美国及西方社会重新反省对性的定义★全方位呈现女人对于自慰、性高潮、阴道、阴蒂刺激、女同性恋等敏感话题的看法★在性爱调查的基础上,道出女人的全貌
内容提要
在《海蒂报告:女人篇》中,海蒂通过开放式性爱问卷调查,让女人自由地表达对于爱情体验、性与婚姻、性高潮、婚外情、女同性恋、更年期等敏感话题的不同看法,道出长久隐藏在以男人为主的性文化背后的另一种声音,呈现出*真实的女人性爱生活。通过此书,女性读者可分享彼此的;男性读者则能够一窥女人的全貌,增加相恋和性爱情趣。
目录
序一 给中文读者的一封信
序二 高潮的文化
章 自慰
第2章 自慰的类型
第3章 性高潮
第4章 多重高潮与序列高潮
第5章 阴道
第6章 女人如何达到性高潮
第7章 阴蒂刺激
第8章 女同性恋主义
第9章 隶
0章 性解放
1章 老年女人
2章 女性新论
3章 10个女人的婚姻故事
4章 婚外情
5章 财务和家事
6章 女人对离婚的感受
7章 结婚的目的——已婚女人的说法
8章 何谓爱情
9章 婚姻——家的保证
第20章 女人爱女人的7个故事
第21章 女人与女人的爱情有何不同
第22章 对男人的爱
第23章 女人之间的友谊——另一种文化
第24章 让爱在世界上滋长
附录 中国女性问卷
作者介绍
雪儿?海蒂,美国专家。生于1942年,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历史学士及美国史学士,专攻社会科学方法学,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方思想史博士,后因自己的研究计划不被教授重视,读了两学期后即辍学。从1976年开始,她根据问卷调查资料,陆续发表了三部《海蒂报告》(“女人篇”“男人篇”和“情爱篇”),引起社会重新反省对“性”的定义。海蒂为世界性科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曾于1987年被《世界年鉴》选为25位美国有影响的妇女之一。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跨学科的视野和严谨的研究态度。它显然不是一时兴起之作,背后是大量扎实的数据支持和对历史脉络的清晰梳理。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作者在力求平衡“理论深度”与“大众可读性”之间的努力。例如,书中在分析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经济地位的变迁时,引用了大量的社会经济学模型和统计数据,但作者的阐述方式却非常清晰流畅,她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或类比,将那些看似复杂的模型简化为易于理解的逻辑链条。这使得即便是对社会科学背景知识不多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她的思路。更难得的是,作者在保持客观分析的同时,也注入了强烈的关怀精神,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立体丰满的,有光芒也有阴影,没有被过度神化,也没有被简单标签化。这本书成功地避免了陷入“非黑即白”的论战泥潭,而是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更为包容的讨论空间,鼓励读者进行多维度的思考。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对我个人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又是持久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后会立刻改变你外在行为的书,而是会重塑你的内在“滤镜”的那种。在读完关于自我价值与外部评价体系关联的那几章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不自觉”的行为模式,比如下意识地为自己的成功找补,或者过度关注他人的非议。作者提出的“内在化审查机制”这一概念,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我们自我设限的边界,很多时候并非来自外部的强权,而是我们自己早已内化了的社会期待。这本书的结尾部分尤其令人动容,它没有提供一个虚假的、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而是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调,强调了“持续的觉察”和“社群的支持”才是长久之道。这种务实而富有希望的收尾,让人在合上书本后,感到的不是无力和沮丧,而是一种被赋权的感觉,仿佛我们手中多了一份地图,虽然前路依然崎岖,但我们知道该如何导航,也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评分读罢全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重新命名”的工具。它教会我们如何去识别那些我们曾经习以为常,却实际上带有压迫性的社会规则和话语体系。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无力,是因为我们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去描述我们所遭受的不公或困境,而这本书就像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精准的语言武器。它不只是停留在“抱怨”的层面,而是深入到机制的层面,探讨了话语权是如何被构建和维护的。尤其是在讨论“完美女性”这一概念时,作者通过对广告、媒体和流行文化的解构,展示了这种标准是如何如同无形的模具一样,不断地挤压和重塑着真实的女性形象。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引导,是我认为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所在。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一旦看到了结构性的问题,下一步的行动和选择自然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这本书的观点犀利却不失温度,非常值得那些希望深入理解当代社会运作逻辑的读者细细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为精妙,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完全不像许多理论书籍那样枯燥乏味,反而是充满了张力和故事性。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社会学理论巧妙地融入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中,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她对不同代际女性生活方式变迁的描绘,那种跨越时代的对比,让人清晰地看到了社会进步的脉络,也同时警醒我们,那些看似已经解决的问题,可能只是换了一种更隐蔽的形式存在。举例来说,书中关于“情感劳动”的论述,简直是一记重锤。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笔法描述了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承担的那些“无偿”的情感维护工作,让我瞬间回忆起无数个需要“圆场”或“调节气氛”的瞬间,那些时刻我们都视为理所当然,但经由作者的剖析,才意识到那其实是一种巨大的、被系统性忽视的付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现代和富有活力,没有那种陈旧的学术腔调,读起来非常“接地气”,仿佛作者就坐在你对面,与你进行一场坦诚而深刻的对话,这种亲近感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最近偶然翻到一本新书,书名叫做《海蒂报告:女人篇 雪儿·海蒂》,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充满了好奇心。我一直对社会学和女性议题比较关注,所以毫不犹豫地买来拜读。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格调,那种沉静中带着一丝坚韧的感觉,似乎预示着内容会是深刻而有力量的。初读之下,我立刻被作者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力所吸引。她似乎能穿透那些光鲜亮丽的表象,直抵女性群体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和挣扎。那种笔触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耳边娓娓道来,带着理解和同情,却又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深思的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塑形作用。特别是关于职场中的“隐形天花板”那一部分,简直是击中了我多年来积累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职场体验,作者用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对比数据,将这种无形的压力具象化了,让人读完后不由得拍案叫绝,同时也深感一丝凉意。这本书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在探讨“女性”这个宏大的命题,更是将焦点对准了每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努力寻找自我定位的个体,其探讨的广度和厚度,足以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久久不能平静,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