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荀子智慧
定價:50.00元
作者:《讀國學長智慧叢書》編委會
齣版社:中原農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54210734
字數:
頁碼:39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思想傢、文學傢、政治傢,儒傢代錶人物之一。他發展瞭儒傢思想,提倡性惡論,常與孟子的“性善論”相比較。他立足於現實,不相信鬼神存在,以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待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提齣“人定勝天”的思想。肖國平、桑艷軍主編的《荀子智慧》是對《荀子》的解讀。
目錄
生當亂世 胸懷大誌
勸學篇
修身篇第二
不苟篇第三
榮辱篇第四
非相篇第五
非十二子篇第六
仲尼篇第七
儒效篇第八
王製篇第九
王霸篇第十
君道篇第十一
臣道篇第十二
緻士篇第十三
議兵篇第十四
正論篇第十五
禮論篇第十六
樂論篇第十七
解蔽篇第十八
正名篇第十九
宥坐篇第二十
哀公篇第二十一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而這套叢書裏關於唐宋八大傢散文藝術成就的論述,則呈現齣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與熱烈的文學激情相融閤的獨特風貌。它不像一般的文學鑒賞那樣流於錶麵贊美,而是極其細緻地剖析瞭韓愈的古文革新如何關乎道統的重建,柳宗元的山水遊記中如何寄寓瞭政治失意的曠達心境。作者對文風流變軌跡的梳理清晰流暢,邏輯性極強,如同梳理一條奔騰不息的文脈長河。我尤其欣賞其中對“以文載道”這一核心理念的現代化解讀,它讓唐宋散文的深刻內涵突破瞭時空限製,與當代人對清晰錶達、有效溝通的需求産生瞭奇妙的共鳴。閱讀過程,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國學導師在身邊循循善誘,每讀一篇文章的解析,都會促使我拿起原著進行比對印證,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深度和廣度。
評分另一本收錄於這套叢書的,聚焦於魏晉風度與玄學思潮的篇章,風格迥異於前述的先秦部分,更顯齣一種飄逸、超脫的文人氣質。作者對竹林七賢的描摹,與其說是曆史評價,不如說是一種藝術再現,寥寥數筆便勾勒齣他們對世俗束縛的反叛與對個體精神自由的極度渴求。文字中充滿瞭古典韻味,遣詞造句考究,讀起來頗有品茗對弈時的悠然自得感。特彆是對於“自然無為”思想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復雜成因進行瞭探討,揭示瞭其背後深藏的士族階層對政治環境的無奈與消解。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它沒有迴避那個時代特有的頹廢與浪漫的矛盾統一體,而是將其並置展示,讓讀者得以窺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在理想與現實夾縫中的生存圖景。讀畢,心中仿佛被清風拂過,留下的不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一種審美的愉悅。
評分最後,那篇探討儒釋道三傢在宋明理學發展過程中相互滲透、彼此轉化的章節,展現瞭極高的思想整閤能力。作者並沒有采取簡單的“三傢並列”的敘事方式,而是巧妙地運用“融閤與張力”的視角,清晰地勾勒齣理學傢們如何在吸納佛學思辨之利、道傢超脫之美後,重塑和堅固儒傢倫理體係的全過程。這種宏觀的視野和穿透曆史迷霧的能力令人贊嘆。文章的論證層次分明,結構嚴謹,雖然涉及大量的哲學名詞,但作者總能用精妙的比喻將概念拉迴具體的語境之中。讀完這部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那種“殊途同歸”的智慧有瞭更深一層的敬畏,它證明瞭偉大的思想體係具有驚人的自我完善和包容能力,值得我們當代人深入學習和藉鑒。
評分這本《讀國學長智慧叢書》中的另一本,關於先秦諸子的論述,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對那些思想巨人的學說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尤其在闡述“仁義禮智信”這些核心概念時,沒有陷入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結閤瞭大量的曆史情境和生活實例,使得原本深奧的哲學思想變得鮮活起來。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不同學派觀點交鋒的描繪,那種思辨的張力仿佛能透過紙麵撲麵而來。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簡單地停留在教科書上的概念性認知。它成功地搭建起瞭一座現代人與古代智慧對話的橋梁,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厚重和思想的生命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真正做到瞭“溫故而知新”,讓人在迴顧曆史的同時,獲得麵對當下睏境的啓示。行文間那種沉穩而富有力量的敘事風格,也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懷。
評分不得不提的是,叢書中關於中國古典詩歌審美意境構建的篇章,簡直是一場對“韻味”的深度挖掘。不同於傳統教條式的格律分析,作者將詩歌的意境視為一種“可感知的氛圍”,通過對意象選擇、聲律安排乃至書寫者的心緒流轉的綜閤分析,構建齣極具畫麵感和音樂性的解讀框架。例如,對蘇軾“無意於佳乃佳”的境界闡述,簡直是點石成金,讓我明白瞭何為“不著痕跡的雕琢”。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較為舒緩,富有詩意,像是在品讀一篇優美的散文評論,而不是枯燥的學術報告。它成功地教會瞭我如何去“聽”詩歌,如何去“看”詩歌中的留白,這種體驗是純粹閱讀原著所難以企及的,它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古典美學的後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