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颜氏家训全智慧
定价:39.80元
作者:诸葛文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9375303
字数:
页码: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世代必读国学经典,立身、治家、处世、为学的哲学宝典。n
原典:篇篇药石,言言龟鉴n
译释:权*解析,言简意赅n
解读:借古明今,通俗易懂n
n
内容提要
《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颜之推关于立身、治家、处世、为学的经验总结,该书见解独到,思想通博,不落时俗,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封建时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本家训在后来的一千多年里被经久传诵,被后世尊为家训的鼻祖,享有“古今家训,依次为祖”的美誉。n
本书在保证主旨内容不变的前提下,采用了原典、译释、解读三位一体的论述方式,来阐释《颜氏家训》的内涵和主旨,以便读者轻松读懂、理解并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书中,我们插入了大量古代案例,并结合了现实生活,一边引“经”据典,一边借古明今,相信会让读者对颜之推的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n
n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父母威严而有慈,子女畏惧而生孝n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n
译释n
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见到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地溺爱,常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和颜悦色,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理应如此。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就算把他们鞭抽棍打至死,也难以再树立父母的威信。父母的愤怒只会增加子女的怨恨,等到孩子长大成人,终会成为品德败坏的人。n
解读n
父母要有的威严n
“你准备应聘什么岗位你觉得你有什么优势你对工资的期望值是多少”一家装饰公司的市场部经理面试一位求职者。但是令面试官惊讶的是,这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求职者一言不发,而坐在他身边的父亲却一个劲地向面试官询问:“你们公司主要有哪些工作岗位这些岗位的薪酬待遇是多少工作环境怎么样中午管不管伙食”面试官被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有些烦,他想听这位求职者的回答,而这个年轻人却始终没有开口。n
每年的七月是热闹沸腾的毕业季,本来找工作是年轻人自己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场合,人们却惊讶地看到,竟然有家长跟着孩子去找工作,代替孩子跟面试官交谈。人们叹息,父母的溺爱究竟要到几时n
“中国式溺爱”是典型的环境产物,在“一孩政策”下,父母对孩子的爱如黄河泛滥,滔滔不绝。从衣食住行到精神心理,父母对孩子嘘寒问暖,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过度的关怀和照顾难以培养出孩子自我管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还导致了种种荒唐的社会现象的产生。比如十多年前的一则震惊全国的新闻,21岁的清华高才生刘海洋先后两次将掺有、火碱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狗熊身上。而他残忍地伤害狗熊的目的,只是想要验证“笨狗熊”的说法是否成立。n
刘海洋的这种行为正是“中国式溺爱”带来的恶果。刘海洋的母亲后悔道:“平时溺爱孩子,他上大四了,裤衩、袜子都是我给他洗。”n
其实,对于“中国式溺爱”,颜之推在《教子》篇里已经谈到,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其实自古至今都存在着,而且这份溺爱伴随着子女的成长而永不消减。为人父母者,对于初生的婴儿自然是溺爱的,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崇高的,但是凡事都该有个度,过度溺爱实不可取,如果一味地溺爱,就可能使孩子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这样,即使犯了错,他们也会认为是理所应当的。n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是好的教育呢颜之推认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母不仅要有慈爱,还要在适当的时候树立自己的威严,这样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n
很多人教育孩子,之所以不愿打骂他们,是因为不愿看到子女因责骂而脸色沮丧,不愿让他们承受皮肉之苦。但是,“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如果一个人生了病,哪有不用汤药、针灸救就能治好病的呢所以,教育子女,除了慈爱外,还要学会树立威严,必要时“笞罚”之。n
颜之推在《教子》篇里还讲了这样两个故事:n
梁元帝时有一位非常有才气的学士,从小被父亲宠爱。他做了值得称赞的事,父亲就到处宣扬,恨不得过往行人都晓得;他若做错了事情,父母不但不教训阻止,还百般为他遮掩粉饰,这就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和傲慢习性。后来,他因为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抽出肠子,用他的血来祭战鼓。n
梁元帝时还有一位名叫王僧辩的将领,他的母亲魏夫人,品性非常刚正严谨,在王僧辩年轻的时候就对他严加要求。当王僧辩成为一位统率三千士卒的将领时,虽然已年过四十,但魏夫人仍劝勉有加。如果王僧辩有让母亲不如意的言行时,老夫人就用棍棒教训他。正是因为魏夫人的家教严,王僧辩才能成就一番功业。n
对照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父母的溺爱只会助长孩子骄横傲慢的习气,而适当的威严能够增强其自律能力,使其严格要求自我,而这种自我要求严格的孩子终常常能成就一番事业。n
还有人会说,教育孩子是不是要像“狼爸”一样,常备戒尺和藤条,用严苛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狼爸”,用藤条和鸡毛掸子,终将四个孩子送进北大,而自己也跻身成功父母行列。n
虽然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但是一味地严苛教育也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有的人在父母的棍棒鞭打之下,产生了逆反和叛逆心理,他们想到父母对自己的鞭打,就会不自觉地与父母对抗;有的人甚至在父母老后不去尽孝,认为他们对自己管教太严,约束了自己的自由,失去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无忧无虑的年华。n
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就用藤条教训,也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式。或者严厉,或者溺爱,都是有管无教的教育方式,这样只会造成孩子是非不分,无法无天。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采用菩萨的智慧教育孩子,做到威严而有慈,恩威并施。这种威严与仁慈并施的爱,我们称之为智慧爱,只有智慧爱才能引导孩子正身向善。n
……n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行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情感的表达细腻入微,仿佛能触摸到作者的心绪。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幅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徐徐展开在读者的眼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节奏上的把握,张弛有度,时而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时而笔锋一转,让人猝不及防,心头一紧。这种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和期待。 光是那些用来描绘景物的词句,就足以让人反复咀嚼,回味无穷。那些色彩的运用,光影的捕捉,声响的刻画,无不精准而富有诗意。它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文字所构建的世界。这本书读完之后,留下的不是空洞的感叹,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充实感,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旅程,让人久久不能平复。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文字的力量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非常精巧,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像精心设计的乐章转折,衔接得天衣无缝,几乎找不到任何生硬的断裂感。它不是零散知识点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互相支撑,层层递进,构建起一个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读到后面,我甚至能预判作者接下来可能会从哪个角度进行阐述,但每一次的展开,又总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更精妙的论证角度。这种严谨的内部结构,体现了作者极高的驾驭能力和对全局的掌控力。它像一座设计精密的建筑,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柱都安放在最恰当的位置,共同支撑起了这座思想的殿堂,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秩序与和谐之美。
评分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本书在探讨宏大主题时,所采用的叙述方式竟然如此贴近生活,充满了烟火气。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术腔调,而是用非常亲切、甚至带有一丝幽默感的笔调,将那些深奥的哲理和复杂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的点滴小事中去讲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使得知识的吸收变得异常轻松自然。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耐心且充满智慧的长者,坐在我身边,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与我探讨人生的种种困惑。很多原本觉得难以理解的理论,经过作者的巧妙转化后,瞬间变得清晰明了,仿佛醍醐灌顶。这种把高雅智慧“平民化”的能力,是许多作者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境界。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现在市面上同类题材的书籍实在太多,很难有能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看法。它的思想内核非常扎实,逻辑推演严密,作者显然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才能构建出如此宏大而又细致入微的体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启发,仿佛拨开了一层又一层的迷雾,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原理。它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心灵鸡汤,而是真正能触及灵魂深处的智慧结晶。我甚至花了好几天时间,对着其中几个关键段落反复研读,试图完全吸收其中的精髓。这种需要动脑筋去理解和消化的阅读体验,对于我这种追求知识深度的读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享受。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种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和分析问题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感,也给了我极佳的初印象。翻开书页的瞬间,那种略带粗粝却又温润的手感,就让人心生喜爱。字体排版疏密有度,行距和字号的设定都极其考究,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视觉疲劳。这对于一本需要细细品味的著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细节。很多出版物只注重内容,却忽略了阅读体验的物理层面,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到了近乎完美。它传达出一种对阅读本身的尊重,对读者体验的重视。这本书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和仪式感,让人忍不住想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泡上一壶茶,心无旁骛地沉浸其中。好的内容需要好的载体来承载,这本书显然深谙此道,将物质形态的美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