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道家学派著作,相传为列子所撰。《列子》共八卷,内容形式多为神话、传说、寓言,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语便均出自其中。《列子》把“道”融汇于故事之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以《天瑞》、《力命》、《杨朱》三者为*。主旨为万物生于无形,变化不居,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列子》有晋人张湛作注。唐天宝年间诏号为《冲虚真经》。北宋景德年间加封“至德”,号曰《冲虚至德真经》,列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本次出版对传世《列子》全部原文进行了注释翻译,作者叶蓓卿充分吸收历代《列子》研究成果,注释简明,译文流畅。
天瑞
黄帝
周穆王
仲尼
汤问
力命
杨朱
说符
这本书的结构和叙事节奏处理得相当高明,它没有那种宏大叙事带来的压迫感,反而像是一串串散落的珍珠,每一颗都独立闪耀,但串联起来却又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美丽图景。阅读体验是一种层层剥开的惊喜,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故事会把你的思绪带往何方,可能是对某种世俗偏见的无情嘲讽,可能是对大道至简的朴素追求,也可能仅仅是记录了某个异人异事的奇特见闻。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无用之用”的推崇,这在当下这个追求效率和功利的世界里,显得尤为珍贵和耳目一新。它鼓励我们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执念,去欣赏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充满生命力的细节。这种阅读的自由感,让我感到非常放松,完全不必担心跟不上复杂的脉络,可以完全沉浸在文字构建的那个纯净、甚至有些天真的精神世界里,感受那份难得的洒脱与旷达。
评分我对这本书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所带来的“精神洗涤”效果。在信息爆炸、噪音充斥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的大脑常常处于一种过度兴奋和疲惫的状态。而翻开这本书,就像是给灵魂按下了一个“静音”键。它不刻意说教,而是通过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篇章,温柔地提醒我们: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但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那些对权力、名利的嘲讽,那些对自然规律的敬畏,都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地缓解了现实带来的压抑感。我发现,每次读完它,我的焦虑感都会莫名其妙地降低不少,思维也变得更加开阔和清明,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深呼吸。这种强大的治愈力量,是很多号称“心灵鸡汤”的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说,这部作品的语言简练至极,却又暗藏着惊人的张力。它的文字就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钢,剔除了所有冗余的装饰,只留下最核心、最有力的表达。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着某一句特别精妙的对白或描述反复揣摩,试图捕捉其中蕴含的音韵美和哲思的锐度。很多段落的构建,充满了古代寓言的经典范式,逻辑清晰,却又充满想象力,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拍案叫绝。这不只是简单的故事汇编,更像是一部用白话写成的精美散文诗集,它对后世文风的影响,在字里行间是能真切感受到的。对于那些喜欢探究汉语魅力和古典文学表达手法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浮现。
评分这部书的文字风格,简直像一首流淌在指尖上的古老歌谣,它不急不躁,带着一种穿越千年的从容和智慧,缓缓展开一个个看似寻常却又蕴含着深意的小故事。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不动声色地传递哲理的方式,不像有些经典那样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而是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你耳边轻声细语,让你在不经意间就领悟了生活的真谛。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古代世界,那些光怪陆离的场景、那些纯真而又带着几分狡黠的人物,都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尤其是那些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用最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最复杂的人性侧面。读完之后,心里头总会留下那么一丝悠长的回味,让你忍不住合上书本,望向窗外,开始审视自己平日里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它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在一旁的消遣读物,而更像是一个老朋友,时不时地会跳出来,提醒你换个角度看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还在于它对“人”的理解的深刻性。它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得道的高人还是市井小民,他们身上的某种特质都被提炼得极为纯粹。你不会看到那种非黑即白的简单人物塑造,而是看到了人性中那种微妙的矛盾与和谐共存。作者似乎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极大的包容性,但他又不会放任自流,而是巧妙地引导读者看到超越这些弱点的可能性。举例来说,那些看似是笑话的桥段,实则暗藏着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尖锐批判,但这种批判是含蓄的、智慧的,不带丝毫戾气。它教会我们如何以一种更超然、更幽默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不公,用一种“旁观者”的清醒视角,来审视我们自身,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处世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