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经师所传授的《今文尚书》二十八篇是**的先秦古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这本由顾迁译注的《尚书》即以二十八篇作为注译的对象,于晚出伪古文不予列入。《尚书》的正文依照顾颉刚、刘起钎《尚书校释译论》,标点则由笔者重新施加,所以个别句读会有区别。本书二十八篇依东汉马融、郑玄的理解,分成虞夏书、商书、周书三大部分,以利于读者分类检阅。每一篇下首先列有介绍性质的解题次原文,原文又分作数个自然段,注释和今译缀于每段之末。本书对字词的注释力求简明准确,在此基础上,译文采用直译,部分稍侧重于意译,力求读来不拗口,对话也尽量保持口语的味道。 注释方面,除了参考传统经师的训释,本书于顾颉刚、刘起钎《尚书校释译论》受益*多,其中*新的考释成果,基本都采集到了本书当中。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简明扼要,平实准确,对本书的注释启发良多。上述二书作者皆承顾颉刚先生之学,代表了《尚书》研究的高峰。
顾迁译注的《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 。《尧典》中记载的观象授时、四仲中星等可以说是 世界*早期的天文学记载,其真实性得到现代天文学 家的广泛肯定。《禹贡》一篇,乃鸿篇巨制,对我国 的区域地理根据物产、土壤等作了详细划分,引起后 世自然科学家的广泛探讨。《吕刑》篇主张不滥用刑 罚、注意德教的“祥刑”思想深深启发影响着后代封 建社会的统治者。《洛诰》等篇记载周初营建洛邑之 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得到了出土文物 的印证。《洪范》一篇“统治大法”,详列“九畴” ,备言天道人事,对后世君主影响深远。因为《尚书 》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 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 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 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虞夏书
尧典
皋陶谟
禹贡
甘誓
商书
汤誓
盘庚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周书
牧誓
洪范
金縢
大诰
康诰
酒诰
梓材
召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奭
多方
立政
顾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最近翻阅的这本《道德经》,简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在如今这个快节奏、充满竞争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振聋发聩。我常常在书页边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尤其对“无为而治”这一概念进行了长久的思索。它并非主张完全不作为,而是强调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妄加干涉,这在管理学和个人修养上都有极高的借鉴意义。与我以往接触的那些强调积极入世、奋力争取的书籍不同,《道德经》提供了一种向内求索、与万物和解的视角,让人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每次合上书卷,都感觉自己的心境被涤荡了一番,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执念和焦虑,对世界的看法也变得更加宽广和包容。这绝对是一本需要用心去“体悟”而非仅仅“阅读”的宝典。
评分这本《礼记》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在细细品味了“曲礼”的部分之后,更是对古人的生活智慧和礼仪规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典籍,反而用一种近乎生活化的语言,勾勒出周代社会井然有序的面貌。我特别喜欢它对日常行为的精细描摹,比如待人接物、衣着起居,甚至是言谈举止的细节,都体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力量。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在一个充满规矩的环境中,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它不仅仅是古代的礼仪手册,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社会中我们可能已经遗失的一些珍贵品质。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也做得相当到位,让我在理解那些生僻词汇和典故时少走了不少弯路,实为一套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关于这本对《孙子兵法》的深度解析,我不得不说,它远不止是一本讲打仗的书。我主要关注的是其中关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略思维和对形势的精准判断。书中所蕴含的权谋、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时机的把握,完全可以应用于现代的商业竞争、项目管理乃至个人职业规划中。它倡导的是一种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胜利的智慧,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作者的解读非常贴合现代语境,将古代的军事术语转化为了易于理解的商业案例分析,让“兵法”这种看似高冷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都变得更加立体和具有前瞻性,学会了在行动前进行更周密的沙盘推演,而非鲁莽行事。这无疑是一本极具实操价值的生存哲学指南。
评分手边这本关于诸子百家的选本,让我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争鸣有了直观的感受。说实话,刚开始接触各种流派,比如法家强调的严刑峻法、墨家推崇的兼爱非攻,以及阴阳家的五行学说,确实有些眼花缭乱。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体会到那种“百家争鸣”带来的思想碰撞的魅力。它展现了人类理性思考的早期高峰,每一种学说都有其深刻的逻辑自洽性,即便立场迥异,却都试图为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提供解决方案。这种多元化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不再轻易对任何一种理论持绝对化的态度。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复杂的现实面前,保持批判性的审视,并从不同的思想源泉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体系。
评分我最近刚读完的《诗经》,体验实在是妙不可言。与那些宏大叙事的史书不同,《诗经》像是一部记录了上古人民生活情境的“民间歌谣集”。它里面的篇章题材广泛,有对田园风光的赞美,有对爱情的炽热表白,也有对徭役艰辛的辛酸控诉。特别是那些“赋、比、兴”的运用,简直是文学上的奇迹。你看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寥寥数字,意境悠远,将思慕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朗朗上口,仿佛能听到远古的歌声。它真实、鲜活,充满了生命力。我尤其欣赏它对普通人情感的细腻捕捉,这份朴素而真挚的情感跨越了数千年的时光,依然能深深触动我的心弦。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古代先民鲜活的灵魂,是了解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民间情趣的最佳窗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