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名稱: | 颱版 設計的精髓 當理性遇見感性,從科學思考工業設計架構 工業設計書籍 | |
| 齣版單位: | 經濟新潮 | |
| 作 者: | 山中俊治 | |
| 齣版時間: | 2016年11月03日 | |
| 語 言: | 繁體中文 | |
| I S B N : | 9789866031939 | |
| 圖書定價: | 140 RMB/本 | |
| 圖書規格: | 平裝 1/16開本 210×148(mm)294頁 0.6KG/本 |
這本書對我觸動最深的地方,在於它對“設計與科學”關係的闡述。我一直以為工業設計更多是偏嚮藝術和美學的一麵,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強調瞭設計決策背後的量化依據和可驗證性。閱讀過程中,我仿佛上瞭一堂高階的係統工程課,學到瞭如何運用結構化的分析方法來評估不同設計方案的優劣,比如從人體工程學、材料科學乃至成本效益分析等多個維度進行綜閤考量。書裏有一章專門討論瞭如何構建一個“設計參數空間”,這對我啓發極大。它不再把設計看作是靈光乍現的産物,而是視為一個在多維約束條件下進行最優解搜索的過程。這種嚴謹的邏輯和科學的框架,讓原本看似玄妙的設計工作變得更加透明和可控。看完之後,我開始審視自己過去的一些設計決策,發現許多“感覺對瞭”的決定,其實都能在書中找到堅實的理論支撐。
評分我常常在想,工業設計教育領域最缺乏的是什麼?我想,就是這本書所提供的這種“整體觀”和“批判性思維”。很多時候,我們被睏在瞭工具和功能的細枝末節中,忘記瞭設計的終極目標是服務於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這本書在探討設計倫理和可持續性發展方麵也給齣瞭非常深刻的見解。它引導讀者去思考,我們的設計決策對未來社會將産生何種長遠影響,如何避免設計成為一種短暫的時尚消費,而應成為一種持久的價值創造。作者呼籲設計師要有更大的責任感,要像科學傢一樣嚴謹地對待每一個材料的選擇,像哲學傢一樣深入地思考産品的生命周期。這種高屋建瓴的視角,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越瞭一本單純的設計指南,它更像是一部關於“現代設計責任”的宣言書。強烈推薦給所有想要突破自我,進入更深層次設計思考的專業人士。
評分最近翻閱瞭一本關於工業設計的好書,它真的讓我對這個領域的理解提升瞭一個層次。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僅僅停留在教你如何畫齣漂亮的草圖或者掌握某個軟件的操作技巧,而是深入探討瞭設計背後的“思維骨架”。作者用一種近乎哲學傢的筆觸,將感性的直覺與理性的邏輯係統地結閤起來,探討瞭什麼是好的設計,以及如何構建一個完整的設計體係。我特彆欣賞它在介紹設計流程時,那種強調“問題定義”重於“解決方案生成”的態度。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急於動手去“解決”問題,反而忽略瞭對問題的本質進行剖析。書中關於用戶研究和需求挖掘的部分,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展示瞭如何從細微的觀察中提煉齣核心的用戶痛點,並將這些洞察轉化為可執行的設計策略。這種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能力,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它就像一個嚮導,引導我穿越迷霧,清晰地看到瞭工業設計這門學科背後宏大的結構。
評分這本書的敘述風格非常流暢,雖然主題深奧,但文字卻保持瞭一種令人愉悅的易讀性。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讓人望而卻步的學術專著,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坐在你對麵,用最坦誠的語言與你分享他多年來在設計領域摸爬滾打的心得體會。我特彆喜歡它在論述過程中穿插的那些極富洞察力的比喻和類比。例如,它將産品設計比作是建築的結構承重,將用戶體驗比作是流動的空氣動力學,這些形象的描述極大地幫助我理解那些復雜的理論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在“理性”的冰冷與“感性”的溫情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它教我們不要被數據和模型束縛,但同時也要尊重科學的邊界。這種亦莊亦諧的寫作手法,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能感到智力上的滿足,又不至於産生閱讀疲勞。
評分對於那些希望從“手藝人”嚮“思考者”轉型的設計師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劑良藥。它不再滿足於教你“怎麼做”,而是著重探討“為什麼這麼做”。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設計語言”和“品牌一緻性”的章節。作者提齣,一個成功的工業設計作品,其背後的邏輯必須能被清晰地闡述和傳播,形成一種獨特的、可識彆的語境。這要求設計師不僅要有強大的執行力,更要有強大的概念提煉和錶達能力。書中提供的那些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通過對細節的精確控製,來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讓産品本身成為品牌精神的載體。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經典設計作品,不再隻驚嘆於它們的外形,而是去挖掘它們背後隱藏的、經過深思熟慮的決策鏈條。它教會我,好的設計,首先是一個精彩的論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