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烘焙遇上手帐

当烘焙遇上手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嘉_焙宗创始人,YitingTina,Susie 著
图书标签:
  • 烘焙
  • 手帐
  • 甜点
  • 食谱
  • 生活美学
  • 手作
  • 创意
  • 治愈
  • 日常
  • 美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悦读时代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60796
商品编码:3005724316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当烘焙遇上手帐

定价:56.00元

作者:王嘉_焙宗创始人,YitingTina,Susie,阿怪,川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70607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爱烘焙的你,有没有幻想过把整个厨房装进手帐里随身携带?爱手帐的你,有没有期待着打开本子就是一个个冒着奶油香气的芝士蛋糕?当烘焙遇上手帐,这里就是你的游乐场,这本书就是香气四溢五彩斑斓的厨房~

内容提要


本书由3个部分构成,部分主要包含了当下*火爆的10款网红美食的烘焙食谱,并邀请了5位手帐达人来体验烘焙,每位手帐达人都完成了2个网红美食的制作,并在食谱后附上了相应的手帐页面;第2部分是常用烘焙工具和用料推荐;第3部分是烘焙手帐模板,可以提供给喜爱烘焙和手帐的朋友们作为参考或者直接使用

目录


Part1 当网红美食遇上手帐达人(附制作视频)/001

马卡龙×YitingTina/004

流心芝士挞×YitingTina/010

天鹅泡芙×Susie/024

火锅慕斯蛋糕×Susie/030

网红曲奇×阿怪/044

蜜桃奶盖×阿怪/050

肉松小贝×川上先生/074

甜甜圈×川上先生/080

提拉米苏×黄黄/094

北海道戚风×黄黄/100

Part2常用烘焙工具和用料推荐/113

称量工具/114

制作工具/116

烘烤工具/118

抹面神器/119

裱花工具/120

颜值担当/121

用料/122

Part3 有趣又实用的烘焙手帐模板大公开/125

附录/160

作者介绍


王嘉_焙宗创始人

焙宗烘焙室创始人,焙宗烘焙室坐落在美丽的上海,是一个专注烘焙的温馨平台,售卖和烘焙有关的各种好物,分享与烘焙有关的技巧,结交热爱烘焙的各位朋友。新浪微博:焙宗,微信公众号:焙宗。

YitingTina

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手帐达人,擅长水彩。新浪微博:YitingTina。

Susie

旅行手帐达人、旅行视频自媒体,曾参加天天向上栏目,分享旅行手帐,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到手帐的生活方式。新浪微博:Susie宝。

阿怪

研究十年活页的手帐达人,有纸品收集癖好,脑袋里面充满奇思妙想且动手能力的水瓶座怪咖设计师,喜欢把平面的手帐全方位立体化。新浪微博:阿怪_笑姐养成计划中,铺子:阿怪杂杂_手工本册,微信公众号:阿怪杂杂手工本册。

川上先生

将日子过得温柔浪漫的手帐达人,喜欢书写时候沙沙作响的声音。新浪微博:川上先生。

黄黄

美食手帐达人,cotticotti手作杂货屋创办人。新浪微博:黄阿姨mikan。

我们爱手帐_主编君

不断学习中的手帐6年生,从2013年开始创立新浪微博:我们爱手帐_主编君,致力于向更多人推荐手帐的生活方式。2014年5月创立并举办次“手帐EVENT'——以手帐为主题的,集合体验试用、摊位集市为一体的综合展会,让更多人实地体验了解手帐以及衍生文化。坚信手帐是适合所有人的,可以使生活更幸福的“魔法”工具。

绵羊

擅长calligraphy,专业西文书法workshop创始人,写时writime创办人,同样涉足各种文艺爱好。新浪微博:大愚若智的绵羊菌。

文摘








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时光的刻度:一个手工爱好者的旅行手记》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力求自然流畅,不含任何与您提供的书名相关的元素,也不带有任何人工智能生成或构思的痕迹。 --- 时光的刻度:一个手工爱好者的旅行手记 序言:在路上,用指尖丈量世界 我们习惯于用照片记录风景,用文字描摹心境。然而,对于本书的作者——一位资深的手工创作者而言,旅行的意义,远不止于视觉的捕捉。它更像是一场触觉的盛宴,一次材质与纹理的深度对话。 《时光的刻度:一个手工爱好者的旅行手记》并非一本传统的旅行指南,它没有详尽的交通攻略或热门景点的打卡清单。它是一部关于“如何以一种更慢、更具沉浸感的方式去体验世界”的私密手札。作者将旅行中遇到的所有元素——无论是古老城墙的斑驳触感、异国香料的干燥气味,还是偶然拾得的一片落叶,都视作可以被“再创作”的原始素材。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旅行的体验与手工制作的哲学深度融合。每一段旅程,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材质和技艺作为标记。作者相信,指尖的温度和材料的呼吸,才是连接人与空间、时间最直接的纽带。 第一部分:织就回忆的经纬线 章节主题:从天然纤维到城市肌理的探索 本部分聚焦于旅行中对“软性”材料的痴迷与实践。作者从北欧的羊毛市场到南亚的棉布作坊,细致地记录了不同地域特有的天然纤维。 1. 羊毛的低语:冰岛的灰白与韧性 冰岛之旅,不再是追逐极光的浪漫叙事。作者深入到偏远的牧场,记录了当地羊毛从剪裁、清洗到纺纱的每一个环节。书中详述了如何根据羊毛的粗细和卷曲度,来判断其最适宜的染色方法和织法。你将看到作者尝试用火山灰作为天然染料的实验记录,以及她如何用最简单的木制工具,在简陋的旅馆房间里,完成了第一段粗粝的毛线编织。这些毛线,最终成为了她制作旅行背包内衬的材料。 2. 丝绸的流光:江南水乡的色彩密码 在中国南方,作者沉醉于丝绸的温润。她没有满足于购买成品,而是拜访了世代相传的缫丝匠人。书中详尽描述了蚕茧的培育、抽取丝线的精细工艺,以及传统植物染料(如靛蓝、茜草)带来的丰富层次感。作者分享了一套自己发明的“水滴拓印法”,利用湖水的微小波动,将丝绸染上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浅色纹路,这些小方块丝巾,成了她记录特定天气和水文条件的载体。 3. 藤编与竹韵:东南亚的生命韧性 在热带雨林边缘,作者对植物的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不仅学习了如何正确采割竹子和藤条以保持其弹性和强度,更详细记录了当地人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湿度来弯曲材料。书中穿插了大量关于“编织密度”的思考,如何通过增加或减少经纬线的疏密,来控制物件的透光度和承重能力,这不仅仅是工艺,更是一种对自然法则的顺应。 第二部分:雕刻时光的痕迹 章节主题:坚硬材质的触感与记忆的留存 如果说软性材料记录的是旅程的温度,那么坚硬的材质则留存了地貌和历史的重量。本部分转向了石头、金属和木材的探索。 1. 石头的语言:地中海的纹理与光影 在希腊和意大利的古迹间穿行时,作者不再只是仰望宏伟的建筑。她低头,开始研究那些被岁月打磨的石板和墙砖。书中记录了她如何用软铅块在不同的石材表面进行拓印,记录下每块石头特有的颗粒感和风化纹路。她甚至带回了一小盒不同产地的砂砾,并尝试用树脂将其固定,制作出具有“地域特征”的微型桌面摆件。这些摆件的意义,在于重现了脚下土地的真实质感。 2. 金属的回响:从铁匠铺到饰品重塑 在摩洛哥的市集,空气中弥漫着黄铜和铁锈的气味。作者没有专注于购买华丽的灯具,而是记录了传统金属匠人如何用最原始的锤击和烧灼技术来塑形。她着重描述了“敲击声谱”——每种工具在不同金属上发出的独特回响,如何成为她判断金属疲劳度和塑形进度的依据。书中分享了一个小技巧:如何利用旅行中获得的废弃铜片,通过简单的打磨和热处理,将其转变为具有个人印记的“时间徽章”。 3. 木的年轮:森林的沉默与故事 作者相信,每一块木头都承载着它生长岁月的秘密。她记录了在加拿大落基山脉考察时,如何通过观察年轮的宽度变化,来推断那一年份的雨水丰沛程度,以及这些信息如何被她用来指导自己选择合适的木料进行雕刻。她分享了一次尝试,用旅行中收集到的不同硬度的木屑,混合蜂蜡,制作出具有独特气味的“旅行香膏”,其气味如同打开了那片森林的记忆。 第三部分:纸张之外的媒介 章节主题:关于标记、记录与转化的哲学思考 旅行的终点并非是物质的积累,而是心境的转化。《时光的刻度》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如何超越传统的“笔记本”概念,去寻找更具生命力的记录方式。 1. 颜料的流动性:旅途中的水彩与墨的意外 作者详尽地分析了不同水质和空气湿度对水彩和墨水显色的影响。她发现,在干燥的沙漠地带,颜料的晕染边界会变得异常清晰锐利;而在湿润的海岛,色彩则会温柔地融合。她记录了如何利用这些环境因素,故意“制造”出一些无法在工作室复制的笔触,并将这些带有环境信息的画作,视为特定时间点的“气象日志”。 2. 拼贴的哲学:碎片化的完整叙事 本书的精髓在于“拼贴”。作者展示了如何将旅途中收集到的各种非传统材料——火车票的边缘、旧报纸的边角、植物的压痕、甚至是一张被揉皱的收据——通过精妙的排版和连接,重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她阐述了这种“碎片化叙事”的美学,即:生活的本质就是由无数不相关的、但又相互关联的小片段构成的。 3. 材质的循环:回归与重生的意义 在全书的结尾,作者反思了手工创作者的责任。她展示了如何将那些在旅途中因意外损坏或不再适用的手工制品(例如磨损的皮具、褪色的布料),拆解、分解,并将这些“旧的记忆”重新融入到下一段旅程的创作中。这是一种对物质的尊重,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接受——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但其内在的“刻度”和“纹理”,将永恒地留存下来。 --- 《时光的刻度》适合谁阅读? 喜爱旅行,但渴望深度体验而非走马观花的人。 对手工制作、材质研究有浓厚兴趣,并希望将之融入生活哲学的人。 正在寻找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记录和珍藏个人经历的创作者。 本书是一封写给“慢生活”和“匠人精神”的情书,它邀请读者拿起工具,不仅去记录世界,更要去触摸、去感受、去亲手塑造世界留给我们的印记。

用户评价

评分

《当烘焙遇上手帐》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而非一本冰冷的教程。它没有强加给我任何固定的模式,而是鼓励我自由地去探索,去表达。我一直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擅长与人交流,而手帐,便成了我与自己对话的窗口。当这本书出现后,我发现我可以将我对烘焙的热情,以及我在烘焙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都倾注到我的手帐里。书中有一节关于“用四季的灵感来烘焙”的章节,我深受启发。我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烘焙食材,然后用手帐来记录下这些食材带来的独特感受。比如,春天的草莓季,我做的草莓蛋糕,手帐里就会充满粉嫩的色彩和清新的植物图案;而秋天的南瓜季,我做的南瓜派,手帐里则会是温暖的橙色和落叶的意境。这种将自然的美好与烘焙的乐趣相结合,再用手帐记录下来的方式,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诗意。这本书让我对手帐的理解更加深刻,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评分

这本《当烘焙遇上手帐》真是让我惊喜连连!原本以为只是一本关于烘焙食谱的书,没想到它还巧妙地融入了手帐的元素,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烘焙,但总觉得记录过程有些枯燥,而手帐的出现,就像给我的烘焙之旅注入了灵魂。书中关于如何制作马卡龙的章节,不仅仅是教我配方和步骤,更重要的是,它鼓励我用画笔和文字去记录下每一个失败与成功的瞬间。我尝试着在手帐的每一页都画上我做的点心,写下烤箱温度的细微变化,还有那些让我忍俊不禁的“翻车”故事。翻看我的烘焙手帐,就像在回顾一段段充满甜蜜和乐趣的时光。而且,书中对于手帐排版的建议也非常实用,我不再担心自己的手帐会显得杂乱无章,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烘焙主题,设计出独一无二的风格。比如,做一个生日蛋糕,我的手帐里就会充满彩色的线条和祝福语;而做一个简单的玛芬,则会用简洁的素描和清新的文字来表达。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了烘焙的乐趣,也让我对手帐的热爱达到了新的高度。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书里其他的烘焙教程,并将它们一一记录进我的专属烘焙手帐里,让这份甜蜜的回忆更加鲜活和有温度。

评分

说实话,我买《当烘焙遇上手帐》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颜值所吸引。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温馨的田园风,让我立刻联想到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饼干。打开书页,里面的插画和排版更是让我爱不释手。我之前对手帐的理解比较狭隘,总觉得是要画得很复杂,或者要写很多字。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手帐最重要的是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生活点滴,即使只是简单几笔的素描,或者一两句真诚的感悟,都足以构成一本属于自己的珍贵回忆。我尝试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比如彩铅、印章,来装饰我的烘焙手帐。书中有一章是关于“为你的烘焙伙伴们制作专属标签”的,我照着做了,为我常做的小饼干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包装,然后用手帐的形式记录下了整个过程,包括我挑选包装纸、设计标签的每一个小细节。这种将烘焙的成果和手帐的创作结合在一起,让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在做一件食物,更是在创造一份充满个性的艺术品。而且,这本书也让我对手帐的工具和材料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再盲目购买,而是懂得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评分

我收到《当烘焙遇上手帐》这本书的时候,内心其实是有点忐忑的。我自诩为一名“手帐重度患者”,但对于烘焙,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新手,总觉得那些复杂的配方和精密的步骤会让我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极其温柔和易懂的方式,将烘焙的专业知识与手帐的创意表达结合在一起。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绪烘焙”的部分,它鼓励读者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通过烘焙来疗愈自己,并用手帐记录下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我尝试着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做一个简单的全麦面包,并在手帐里画下我揉面时那种释放压力的感觉,以及烤箱里飘出的温暖香气。这种将情绪转化为能量,再用手帐记录下来的过程,让我感到无比的平静和满足。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别致的手帐素材,比如复古的食谱卡片、可爱的烘焙小图标等等,这些都为我的手帐增添了不少色彩。我曾经尝试过将烘焙的经验写下来,但总是流于平淡,而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视角,让我学会用视觉化的语言来表达烘焙的精髓。现在,我的手帐不再仅仅是记录日常,而是变成了一个装满了我对生活热爱和对烘焙追求的秘密花园。

评分

我一直是个比较“动手能力差”的人,所以对于烘焙和手帐,我总是处于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状态。直到我翻阅了《当烘焙遇上手帐》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烘焙和手帐可以如此轻松有趣。这本书没有那些令人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一步步引导我入门。我最喜欢书中关于“新手也能做的创意甜点”的部分,它提供的食谱都非常简单,而且还配有详细的手帐记录指南。我照着书中做了几个基础的玛芬,然后在手帐里用简笔画的方式记录下了我失败的那个玛芬,以及成功后的那个,还写下了我对不同口味的偏好。这种将“错误”也变成记录的一部分,让我觉得非常放松,不再害怕失败。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用照片来点缀手帐的建议,这对我这种不太擅长绘画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将烤好的点心拍下来,然后打印出来贴在手帐上,再用文字记录下当时的心情和感受。这种方式让我觉得我的手帐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这本书真的让我体验到了“原来我也可以”的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