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中老年人学国画入门教程 花鸟鱼虫 |
| 作 者: | 灌木文化 |
| 定价: | 35.00 |
| ISBN号: | 9787115472137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8-1-1 |
| 印刷日期: | 2018-1-1 |
| 编辑推荐 |
| 适读人群 :写意中国画爱好者,想提高的国画学习者,相关培训机构 1.套系之间在内容上呈阶梯式递进关系,在线销售时注重宣传这一特点,并结合初学者学习实际进行推荐 2.页面宣传时,注重互相链接销售,互相推荐 3.宣传海报设计注意体现套系之间的有机联系 4.注重微信推广,制作国画教程微信推广帖子+推荐书单 |
| 内容介绍 |
| 中国的写意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大字大图的主旨设计版式,从广大中老年中国画爱好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系统讲解了绘制中国画写意花鸟鱼虫的工具材料、基本概念、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写意花鸟鱼虫的创作画法。 全书内容丰富,共分为5章。第 1章介绍了绘制中国写意画的基础知识,包括了常用工具、用笔方法、用墨方法、用色方法等。第 2章-第5章分别详细地介绍了花卉、禽鸟、水族、草虫的绘制技法,绘画技法全面而详实,包括了花卉画法,如梅花的画法,兰花的画法、菊花的画法、牡丹的画法、荷花的画法;禽鸟画法,如麻雀的画法、燕子的画法、翠鸟的画法、黄鹂的画法、鸳鸯的画法、雏鸡的画法;水族画法,如鲤鱼的画法、鳜鱼的画法、神仙鱼的画法、金鱼的画法、虾的画法、螃蟹的画法;草虫的画法,如蝴蝶的画法、蜻蜓的画法、蝈蝈的画法、蝉的画法、蚂蚱的画法、蜜蜂的画法、螳螂的画法。本书对于正准备提高国画写意绘画修养和技法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教程和临摹范本。 本书适合中老年美术爱好者自学使用,也适合作为美术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 |
| 作者介绍 |
| “灌木”一词源于《诗经·葛覃》中的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意为矮小的灌木,不追求白桦的参天耸立、松柏的曲高和寡,但求漫山遍野,覆盖广阔的大地。灌木文化以出版高质量美术教程书、美术画册等广受业界好评。如国画一学就会(大字大图版)》系列、《中国画技法入门300例》系列、《原大版画册》系列等。 |
| 目录 |
| 第 1章 国画基础入门 1.画前准备6 1.1笔7 毛笔的选择7 1.2墨8 墨的选择8 1.3纸8 纸的选择8 1.4砚9 砚的选择9 砚的使用和保养9 2.写意画笔墨技法10 2.1用笔方法10 怎样握笔10 基本运笔技法11 如何运笔10 2.2用墨方法13 用墨时水分的控制13 墨分五色13 墨法技巧14 2.3用色方法15 常用的国画颜料15 色的浓淡16 色墨调和16 第 2章 花卉 1.梅花的画法18 1.1没骨法花头18 1.2勾勒法花头19 1.3梅干的画法20 1.4梅枝的画法21 1.5梅花的创作22 2.兰花的画法23 2.1兰叶的画法23 2.2花头的画法24 2.3蕙兰的画法25 2.4兰花的创作26 3.1花头的画法27 3.2叶子的画法28 3.3菊花的创作29 4.牡丹的画法30 4.1花头的画法30 4.2叶子的画法31 4.3牡丹的创作32 5.荷花的画法33 5.1花头的画法33 5.2叶子的画法34 5.3荷花的创作35 第3章 禽鸟 1.麻雀的画法37 1.1基本画法37 1.2麻雀的创作38 2.燕子的画法40 2.1基本画法40 2.2燕子的创作41 3.翠鸟的画法42 3.1基本画法 42 3.2翠鸟的创作 43 4.黄鹂的画法 45 4.1基本画法45 4.2黄鹂的创作46 5.鸳鸯的画法48 5.1基本画法 48 5.2鸳鸯的创作 49 6.雏鸡的画法 51 6.1基本画法 51 6.2雏鸡的创作 52 第4章 水族 1.鲤鱼的画法 56 1.1基本画法 56 1.2 鲤鱼的创作58 2.鳜鱼的画法 60 2.1基本画法 60 2.2鳜鱼的创作 62 3.神仙鱼的画法64 3.1基本画法 64 3.2神仙鱼的创作 66 4.金鱼的画法 68 4.1 基本画法 68 4.2 金鱼的创作70 5.虾的画法 72 5.1基本画法 72 5.2虾的创作 74 6. 螃蟹的画法 76 6.1基本画法 76 6.2螃蟹的创作 78 第5章 草虫 1.蝴蝶的画法 81 1.1基本画法 81 1.2蝴蝶的创作 82 2.蜻蜓的画法 83 2.1基本画法 83 2.2蜻蜓的创作 84 3.蝈蝈的画法 85 3.1基本画法 85 3.2蝈蝈的创作 86 4.蝉的画法 87 4.1基本画法 87 4.2蝉的创作 88 5.蚱蜢的画法 90 5.1基本画法 90 5.2蚱蜢的创作 91 6.蜜蜂的画法 93 6.1基本画法 93 6.2 蜜蜂的创作 94 7.螳螂的画法 95 7.1 基本画法95 7.2 螳螂的创作96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作为一个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我很难抽出大块时间去参加线下的培训班,所以对于工具书的要求就非常高,它必须能解决我“碎片化”学习的需求。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冗长晦涩的理论长篇大论,而是将复杂的技法用极其精炼的文字概括,配上大量的图例来辅助说明。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介绍一些常见虫类的画法时,居然还加入了关于季节和光影的探讨。比如,画蜻蜓时,它会提醒我们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翅膀的透明度和身体的色彩倾向,这显示了作者对自然观察的深度和广度,远超一般的入门教材。我尝试着画了一只夏日午后的蝉翼,仅仅是通过对几条细微墨线的处理,那种薄如蝉翼的质感就被表现出来了。这种注重细节和环境氛围的引导,让我的创作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物象描摹。
评分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关于画作的“装裱与题跋”,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因为很多初学者都会忽略这一点。很多人画完画就束之高阁,殊不知,好的装裱和恰当的题跋能让一幅画的艺术价值提升好几个档次。作者详细介绍了国画装裱的基本形制,比如立轴、屏风、册页各自的适用场景和装裱要点,甚至连装裱时如何处理纸张的“汗津”问题都提到了,这对于打算将来把自己作品装裱起来送人的朋友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更妙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经典的题跋范例和书法学习建议,指导我们如何用符合画作意境的书法来完成“点睛之笔”。我以前一直担心自己的字写得不好会毁了画,但这本书告诉我,书法和绘画是相辅相成的,并提供了一些快速提升题跋书法水平的练习方法。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学国画不仅仅是画图,更是一门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修养的提升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逻辑非常贴合零基础学习者的心路历程,简直像是有一位经验老到的老师在我旁边手把手地指导。它没有一上来就丢给我们复杂的组合,而是循序渐进地将各种元素拆解开来。比如,它会用整整两章的篇幅来专门练习“点苔”和“皴法”,而不是简单地将它们塞进某一种树木的画法里。这种“模块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心理门槛。当我学到“点苔”时,我发现作者竟然用放大镜来展示不同大小的苔点在画面中起到的“骨架”作用,这让我立刻意识到,看似随意的点缀,其实蕴含着严谨的结构学问。而且,每个小节的最后都会有一个“自检清单”,列出本节内容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和容易犯的错误,这对于自我纠错非常有帮助。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忽略墨色的浓淡变化对层次感的影响,有了这个清单后,我的练习效率明显提高了。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写意花卉,但总感觉自己的画作里少了一种生机和灵动,对着其他大师的作品端详许久,也只能徒劳地模仿个形似,神韵总是抓不住。这本书在讲解花卉的“神态”塑造上,简直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指导。它没有陷入那种僵硬的写实临摹,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花卉在自然界中的生长姿态和内在气质。比如画兰花时,它会告诉你如何通过调整手臂的力度和腕部的角度,来体现兰叶的“傲骨”;画牡丹时,又会细致地阐述如何运用湿墨与干墨的交替,来营造花瓣的雍容华贵和层叠感。我最喜欢其中关于“意在笔先”的论述,作者强调构思的重要性,鼓励我们在动笔之前,先在脑海中构建好整幅画的情绪和布局,这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边画边想”的习惯。现在我每次下笔前都会停顿片刻,先酝酿一下,结果画出来的东西,虽然技巧上依然稚嫩,但总算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在里面,不再是单纯的复制品了。
评分这本画册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摸上去非常舒服,那种微微的粗粝感和吸墨性,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我之前买过一些其他的入门书,要么纸张太滑,墨色洇不开,要么就是太厚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点学习的欲望都没有。但这本的开本拿捏得恰到好处,无论是放在桌面上临摹,还是随身携带翻阅,都显得那么轻盈便捷。更别提它的色彩管理了,印刷的色彩过渡非常自然,即便是国画那种讲究“气韵”的微妙色阶,在这本书里也能清晰地呈现出来,这对于我们这些刚开始分辨墨分五色的新手来说,太重要了。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在介绍基础笔法时,不仅有清晰的线条图示,还配上了特写镜头,那种毛笔的运行轨迹,简直像是慢动作回放一样,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提、按、顿、挫”的实际操作感。我赶紧找了一支新笔试了一下,果然,按照书上的指引,第一次画出来的竹叶的筋脉就比以前流畅多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