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

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寿玉梅韩慧英... 编
图书标签:
  • 棒针编织
  • 编织入门
  • 手作
  • DIY
  • 编织技巧
  • 手工编织
  • 针织
  • 手作人
  • 编织基础
  • 生活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
ISBN:9787122134981
商品编码:30079070214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2-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
  • 作者:(日)宝库社|译者:寿玉梅//韩慧英
  • 定价:29.8
  • 出版社:化学工业
  • ISBN号:978712213498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2-10-01
  • 印刷时间:2012-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27
  • 字数:380千字

编辑推荐语

下针的留针引退针编织;使用棒针收尾;使用缝合针收尾;上针编织与元宝针编织的拼接……《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作者宝库社)为日本畅销多年的**棒针编织教科书的典藏版修订版,收录了棒针编织符号多达60种,以及150个棒针编织技巧。

内容提要

《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作者宝库社)为日本畅销多年的***棒针编织教科书的典藏版修订版,收录了棒针编织符号多达60种,以及 150个棒针编织技巧。并采用名家原创设计的16款作品,让您学以致用。《 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从编织符号和编织图的看法、到各种编织 技巧都有详细的文字和图解说明,是编织爱好者值得收藏的编织参考书, *适合没有编织基础的读者学习、参考。
    

目录

棒针、编织线与编织工具介绍 4
**步 棒针编织基础
作品6
织一片四方形的织片吧!8
用手指绕线法起针8
基本的下针与上针的织法9
让我们从下针编织学起吧!10
平针编织10
正确的持针方法11
缩针收尾/引拔针收尾11
下针编织12
编织针脚的解读13
上针编织14
罗纹针编织/双罗纹针编织15
别锁针起针16
环编的起针17
(用手指挂线法起针,并编成圆环)17
共锁针起针18
毛线(蓬蓬)球的做法18
**步作品的编织步骤19
第二步
棒针编织的编织符号…JIS符号大全
作品20
编织符号
编织符号的解读及其织法22
编织花样出现在符号下方22
编织花样出现在当前编织行22
下针/上针/镂空针23
扭针/右上两针并一针/左上两针并一针24
上针扭针/上针右上两针并一针/上针左上两针并一针25
中上三针并一针/右上三针并一针/左上三针并一针26
上针中上三针并一针/上针右上三针并一针/
上针左上三针并一针27
右上四针并一针/左上四针并一针/中上五针并一针28
两针并一针与镂空针的组合/
三针并一针与镂空针的组合29
右加针/左加针/一针放出三针的加针(下挂下)30
上针右加针/上针左加针/上针一针放出三针的加针31
右上一针交叉/左上一针交叉/
一上针和一扭针的右上交叉(下方为上针)32
右上一针交叉/左上一针交叉(下方为上针)/
一扭针和一上针的左上交叉(下方为上针)33
右上两针交叉/两下针、一上针和两下针的右上交叉/
穿右针交叉34
左上两针交叉/两下针、一下针和两下针的
左上交叉/穿左针交叉35
下针挂线针(两行)/上针挂线针(两行)/英式罗纹
(元宝)针(正反面挂线)36
英式罗纹(元宝)针(下针挂线/上针挂线)37
三针三行的枣形针/五针五行的枣形针38
中长针三针枣形针39
从下面第四行编织的枣形针/穿右针40
右拉针/左拉针/穿左针41
滑针/浮针/三次卷节42
上针的滑针/上针的浮针43
花样编织图的阅读方法43
卷针编织44
第二步作品的编织步骤44 45
第三步
毛衣编织的技法全解
作品46
编织图的阅读方法48
用别锁针进行罗纹针的起针50
右端为两针下针,左端为一针下针时50
两端均为一针下针时51
右端为一针下针,左端为两针下针时52
两端均为两针下针时/解开别锁针的针脚53
用别锁针进行双罗纹针的起针54
两端均为两针下针时54
右端为两针下针,左端为三针下针时/
右端为下三针针,左端为两针下针时55
用手指绕线法进行罗纹针的起针56
右端为两针下针,左端为一针下针时/
两端均为两针下针时56
两端均为一针下针时/
右端为一针下针,左端为两针下针时57
环编的起针/用别锁针进行环编的起针58
用别锁针进行环编罗纹针的起针59
用手指绕线法进行环编罗纹针的起针59
减针60
两边减一针(下针/上针)60
两边减针(下针/上针)61
两边第二针处减针(下针/上针)/
分散减针(横向/纵向)62
收针63
安装穗子的方法64
收针一侧的减针65
圆领的编织步骤66
V领的编织步骤67
加针68
扭针加针/右加针/左加针68
上针扭针加针/上针右加针/上针左加针69
镂空针与扭针的加针/分散加针70
镂空针和扭针的加针(上针)/卷针加针71
引退针编织72
下针的留针引退针编织72
下针的留针引退针编织75
上针的留针引退针编织78
编织过程中的突发状况
中途漏针时/中途织错时79
下针的编进引退针编织80
上针的编进引退针编织82
编织的收尾84
使用棒针收尾
上针的缩针收尾/罗纹针的缩针
收尾/扭针的缩针收尾84
使用钩针收尾
引拔针收尾/双罗纹针的
引拔针收尾85
使用缝合针收尾
卷针收尾/收紧收尾85
罗纹针编织的收尾86
右端为两针下针,左端为一针下针时/
两端均为两针下针时86
两端均为一针下针时/环编时的收尾87
双罗纹针编织的收尾88
两端均为两针下针时/
环编时的收尾88
右端为三针下针,左端为两针下针时/
右端为两针下针,左端为三针下针时89
用罗纹针为双罗纹针编织收尾90
罗纹针的编织线不足收尾时的加线方法/
编织线的处理(在反面进行)90
织片的拼接91
使用缝合针收尾
下针拼接91
上针拼接/平针拼接/
针数不一致的织片拼接92
下针编织与上针编织的拼接/
上针编织与元宝针编织的拼接93
针与行的拼接93
编织结束与开始的拼接/卷针拼接94
使用钩针拼接
引拔针拼接94
针数不一致时/覆盖拼接
(钩针·棒针)95
织片的钉缝96
穿针钉缝
下针编织的钉缝96
平针编织的钉缝97
罗纹针编织的钉缝98
双罗纹针编织的钉缝/引拔针钉缝99
上针编织的钉缝/回针缝钉缝100
编织的挑针101
别锁针起针处的挑针101
编织行处的挑针/收针处的挑针/罗纹针收尾行的挑针102
领口处的挑针103
第三步作品的编织步骤104 105
第四步
便捷实用的编织技巧
作品106
配色编织与花样编织的图样108
横向细条纹/横向粗条纹108
编织线纵渡的纵向配色条纹/
编织线横渡的纵向配色条纹109
编织线横渡的花样编织110
编织线纵渡的花样编织112
下针刺绣/反面渡线较长的花样编织115
编织线套编的花样编织116
V领领口的编织步骤 118
翻领的编织步骤119
扣眼的编织120
横向编织的扣眼120
编制过程中的加线方法120
横向两针编成的扣眼/纵向编织的扣眼121
编织结束后另加的扣眼122
换线的方法/编织线的处理122
第四步作品的编织步骤123 125
术语索引126 127


编织艺术的探索与实践:一部跨越世代的技艺指南 本书并非聚焦于棒针编织的基础入门,而是将视野投向一个更为广阔、更具深度和文化底蕴的编织世界。它旨在为那些已经掌握了基本针法,渴望在编织实践中寻求突破、拓宽技术边界、并深入理解材料与设计之间复杂关联的进阶手艺人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引和启发。 我们相信,编织远非简单的经纬交错,它是一种跨越地域、融入生活美学的复杂工艺,一种可以承载情感与历史的纤维叙事。因此,本书将编织的脉络,从单纯的技法学习,提升到结构理解、材料科学、以及设计哲学的层面进行剖析。 第一章:超越基础——针法的深度解析与变奏 本书不再赘述最基础的起针、下针、上针,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那些能瞬间改变织物面貌的进阶针法体系上。 一、复杂的纹理结构:提花与费尔岛(Fair Isle)的文化基因 我们深入探讨了提花编织的原理,不仅是如何准确地配色和换线,更重要的是如何控制张力,确保图案平整且富有弹性。特别辟出一章节,详尽解析了苏格兰费尔岛花样的历史渊源、色彩搭配的传统规则以及现代创新的可能性。我们将展示如何通过改变配色序列,创造出具有三维视觉错觉的复杂几何图案。 二、立体编织的奥秘:阿兰花样的结构力学 针对著名的阿兰(Aran)花样,我们进行了细致的骨架分析。这部分内容侧重于理解“绞花”背后的结构力学——为什么某些绞花组合会产生向内收紧的趋势,而另一些则会形成隆起的立体感。我们提供了超过三十种不同绞花组合的详细图解和分析,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己的设计需求,精确计算花样的密度和收放。 三、蕾丝编织的透视艺术:从传统到现代 蕾丝编织被视为编织技艺的“芭蕾”。本书不满足于简单的“加针-收针”组合,而是聚焦于镂空路径的规划。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蕾丝(如夏洛特蕾丝、多重空心蕾丝)的密度控制、边缘处理(卷边与包边),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粗细的线材和针号,实现从轻盈如纱到厚重如窗帘的质感跨越。 第二章:材料的哲学——纤维、色彩与肌理的对话 编织品的最终质感,三分靠技术,七分靠选材。本章是关于纤维科学与设计应用的深度研究。 一、精细纤维的特性与处理 我们详细对比了羊毛、美利奴羊毛、骆马毛(Alpaca)、安哥拉兔毛(Angora)以及蚕丝在染色、缩水率、保暖性、光泽度上的差异。尤其关注了人造纤维(如莫代尔、天丝)在与天然纤维混纺时,如何影响织物的垂坠感和弹性恢复能力。此外,还收录了关于“起球现象”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技巧。 二、植物染与工业染的对比分析 对于追求天然质感的编织者,我们介绍了多种基础植物染料(如靛蓝、洋葱皮、核桃壳)的提取方法,以及如何控制染料的浓度和酸碱度来获得细腻的色阶变化。同时,也提供了对市售高端染料的性能评测,特别是那些对光照和洗涤具有高耐受性的专业级色料。 三、线材的“浴火重生”:后整理技术 编织完成后,正确的“后整理”(Blocking)至关重要。本章详细介绍了湿洗、蒸汽定型、冷冻定型等多种技术,并根据不同纤维类型,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最终作品的尺寸精确和纹理舒展,达到设计者预期的效果。 第三章:设计与结构工程——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 进阶编织不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主动的结构创造。 一、版型设计与身体测量 我们引入了成衣设计中的立体裁剪概念。指导读者如何精确测量身体数据,理解胸围、肩宽、袖窿深度对编织结构的影响。重点解析了无缝编织(Top-Down/Bottom-Up)中的增减针策略,确保在形成圆形或弧形结构时,不会出现多余的褶皱或拉伸。 二、复杂结构件的无痕连接 本书提供了多种高级连接技术,用以取代传统的缝合。包括: 1. I-Cord 滚边与收边:如何使用I-Cord来完美收束开襟衫的边缘,使其既有支撑力又不显厚重。 2. Grafting(接合技术):除了Kitchener Stitch,我们还介绍了用于厚重纱线的“三股交织接合”,以增强接缝处的韧性。 3. 编织中的一体成型(Shaping in Context):如何在不打断主花样的情况下,无痕地加入插肩袖的弧度和领口的微调。 三、工具的进化与优化 针对特定的编织项目,如长围巾、大型披肩或圆形衣物,我们深入探讨了环形针(Circular Needles)的不同连接管长度、柔性材料(如碳纤维或竹制)的选择对编织节奏的影响。此外,还包含了如何自制特定长度的固定针、绳索针等辅助工具的心得分享。 第四章:编织的文化地图与未来趋势 编织艺术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本章引导读者跳出个人实践的圈子,去欣赏和理解更宏大的编织图景。 一、世界编织图样的符号学 简要介绍并对比了爱尔兰蕾丝、中东的钩针蕾丝、以及东欧的针织传统。通过分析这些文化符号如何体现在针法和颜色中,激发读者在创作中融入个人文化记忆的可能性。 二、编织与可持续性 探讨如何通过“升级再造”(Upcycling)技术,将旧衣物中的毛线重新利用,并讨论如何设计出更耐用、更少浪费的“传家宝”级别作品。 三、数字化编织的展望 简要介绍了现代编织软件(如Stitch Maps等)如何帮助设计师将手绘草图转化为精确的针数图表,帮助读者在进行高度定制化设计时,更好地实现“所想即所得”。 本书是一份邀请函,邀请那些已经熟练掌握基础的编织爱好者,一同进入一个充满技术挑战、材料美学和结构深度的编织新纪元。它要求学习者投入时间去“感受”线材和针尖的反馈,而非仅仅“模仿”图解的指令。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简直是为我这样的“细节控”和“完美主义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编织作品的“颜值”和“质感”有着极高的要求,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些方面的追求。它在基础针法的讲解上,不仅仅停留在“会织”,更深入地探讨了“如何织得更好”。比如,它会教你如何区分左手和右手起针法的细微差别,以及在哪种情况下使用哪种起针法能让作品边缘更美观;在讲解上针和下针时,它还会告诉你如何通过调整棒针的握法和毛线的绕线方式,来获得更均匀、更平整的织物表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线头处理”的章节,以前我总是把线头随便藏一藏,结果导致作品容易散开,非常影响美观。这本书提供了好几种不同场景下的专业线头处理技巧,比如如何在编织过程中藏线,或者在作品完成后如何巧妙地缝合线头,让我的作品看起来就像出自专业裁缝之手。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配色”和“图案设计”的基础知识,比如如何利用不同颜色的毛线搭配出和谐的效果,以及如何理解和运用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这为我未来的创作打开了新的思路。这本书的图片质量也非常高,即使是细小的毛线纹理都清晰可见,让我能够更直观地学习和模仿。

评分

我 must say,这本《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简直是为那些渴望将手中毛线变成一件件艺术品的“动手一族”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网络上的编织教程,但总感觉零散且不成体系,容易被海量的信息淹没。而这本书,它的结构设计就非常有逻辑性。从最最基础的“如何握针”和“如何绕线”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你掌握核心技能。它不仅仅是展示“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这么做”,比如为什么某种起针方式更适合初学者,或者为什么在特定情况下要选择某种收针方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读懂图解”的章节,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图示,把那些看似神秘的符号一一拆解,让我茅塞顿开。之前看到那些复杂的图解,感觉像在看天书,现在我能自信地拿起一本新图解,开始我的创作旅程。书中还涵盖了不同类型的针法,比如绞花(cable)、蕾丝(lace)等,并且根据难度分级,让我可以循序渐进,不会一开始就挑战高难度而打击自信心。每一种针法的介绍都配有不同角度的特写,连毛线缠绕的方向都清晰可见。此外,它还提供了几个非常实用的入门级项目,比如帽子、手套和婴儿毯,这些项目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了新手的技能水平,并且最终成品都非常实用和美观,这给了我极大的成就感,也让我对编织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抱有很大期待,毕竟“典藏版”三个字就足够吸引人。拿到手后,它的质感就非常棒,纸张厚实,印刷精美,拿在手里就觉得是件有分量的宝贝。翻开书页,我发现它的内容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手残党”量身打造的。我以前尝试过几次编织,但总是因为手不够灵活,或者用力不均,织出来的东西要么松垮垮,要么紧巴巴。这本书里专门有一章讲“编织的力度控制”,通过一些非常具体的练习方法,比如如何用指尖感受毛线的松紧,如何在落针和提针时保持力度一致,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对于“错误修复”的部分也是我非常看重的,有时候编织过程中难免会出错,以前我都是直接拆掉重织,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巧妙的“补救”技巧,比如如何从中间挑针,如何重新加针,这些方法就像拥有了“后悔药”,让我在编织过程中更加从容。而且,它还非常贴心地提供了不同粗细毛线与棒针的搭配建议,以及针对不同作品的“缩水率”计算方法,这些都是一些隐藏的“干货”,对于做出高质量的成品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完美边缘”的技巧,让我的作品看起来更加专业和精致。

评分

这本《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真的是我编织路上的“启蒙圣经”!作为一名对毛线编织充满好奇却又毫无经验的新手,我以前总是被各种复杂的图解和术语吓退。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的排版非常清晰,图片细节也很到位,每一个基础针法,比如最简单的下针(knit)和上针(purl),都配有大尺寸、高清晰度的实拍照片,甚至还标注了手指和棒针的正确走向,简直就像有一位资深老师在我手边手把手教学一样。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针法教学,更像是带我走进了一个温暖的手作世界。开篇就讲述了棒针编织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线材的特性,让我对编织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开始体会其中的乐趣。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基础的编织工具,比如不同材质和粗细的棒针,以及如何选择适合新手的水溶性笔和量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入门门槛。我记得我第一次尝试新手项目——一条简单的围巾时,书里提供的详细步骤和一些实用小贴士,比如如何起针、如何收针、以及如何避免漏针,都让我受益匪浅。即使遇到小错误,书里也贴心地提供了如何解开错误和修复的方法,让我不再感到沮丧,而是更有信心继续下去。这本书真的做到了“典藏”二字,无论你是什么程度的编织爱好者,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评分

作为一名对编织抱有“实用至上”理念的读者,《棒针编织基础(手作人典藏版)》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学会为家人织一些实用的衣物,而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是我之前接触过的任何教程都无法比拟的。它从最基础的“如何量体”和“如何计算尺寸”开始,就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身体各部位尺寸的测量方法,并且根据不同的服装类型,比如毛衣、开衫、围巾等,给出了相应的尺寸参考表,这让我在开始任何一个项目之前,都能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避免了织出来不合身的情况。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毛衣结构”的讲解,它详细地拆解了一件毛衣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前后片、袖子、领子等,并且提供了不同结构的编织方法。这让我不再是简单地跟着图解盲目编织,而是能理解每一部分的作用和如何连接。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护理建议”,比如如何洗涤不同材质的毛线织物,以及如何防止织物变形和起球,这些细节真的非常贴心,让我的手作作品能够更长久地保持最佳状态。我尝试用书中的方法织了一件婴儿毛衣,成品非常柔软舒适,家人收到后赞不绝口,这给了我巨大的鼓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