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佩蓉教孩子学礼仪
定价:26.00元
售价:15.6元,便宜10.4元,折扣60
作者:蒋佩蓉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15800776
字数:
页码:23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家庭永远是孩子的所学堂,父母永远是孩子的位老师。对于家长来说,究竟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教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样的社会交往方式:如何与小伙伴、同学、老师、家长、长辈打交道?铸造孩子什么样的品格?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带给孩子什么样的视野和未来观?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家庭教育是条深河,希望《佩蓉教孩子学礼仪》作者蒋佩蓉所拥有的专业、实践、视野、真诚和热情能给您指明航向。
内容提要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是一本教孩子如何在家庭、学校、社区及特殊场合下举止得体的礼仪书,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礼仪。
相关的书籍将讨论的重点多放在如何培养孩子外在的礼仪、礼节上,作者认为礼仪、礼节如果缺少心灵的参与则都是空谈,只有我们帮孩子从内心深处去触摸做事的准线,将内心的位置摆正了,那孩子外在的表现才能与内心的世界相得益彰。
因此教孩子礼仪要从“心”开始。礼仪的“心”,它处处表明对方是个配受尊重的人;真正发自内心的礼仪,传递着生命之间的彼此尊重和欣赏。可以说,作者将儿童礼仪提高到建造孩子生命的高度来讨论。
这其中关键的,是作为父母的您的参与。因为您才是《佩蓉教孩子学礼仪》的实践者。
目录
作者介绍
蒋佩蓉女士(Rossana),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儿童礼仪专家、教育专家,育有三子。佩蓉出生于台湾,后随父母定居北美,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多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任职并成功创业。孩子的出生,促使昔日的商界精英,成为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2003年,佩蓉一家人怀着服务中国的热情定居于北京。作为中西合璧的文化使者,佩蓉将礼仪作为服务走向国际的中国人的入口。她活跃在中央电视台、各地卫视、主流网站、《中国教育报》《时尚育儿》杂志等主流媒体,和微博受到忠实粉丝的追随,相关著作获得不俗口碑。她的育子理念和礼仪培训启发中国80后父母们对“我们究竟培养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深思,她对本书的期待是——”我希望本书能成为你家教子征程的起点”。
文摘
礼仪是什么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如今,尤其在我们孩子身上,礼貌的缺失,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做点什么呢?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谦谦君子呢?
礼仪的关键是什么?是知道在正餐的时候使用什么餐具,或者在用餐时,某个客人应该坐在什么位置吗?其实,良好的礼仪并不意味着繁文缛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礼仪的实质在于:
首先,礼仪的金科玉律就是待人如己。这点常常被人忽略。西方也有一句类似的话,“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被称为是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我们可以要求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去“待人如己”。如果我们能够在公共场合或个人生活中都用这条金科玉律来要求自己,那么,如果你到白金汉宫与英国女王一起共进下午茶,即便你不会使用任何餐具,也能表现得优雅自如。因为在宴席中,你已经把焦点集中在怎样让人感到舒适愉快。
其次,在礼仪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素质:恩待与优待他人。在英文中“恩待(gracious)”源于“恩典”一词,意思是给予别人他不配得到的恩赐。比如,当你和朋友共进晚餐的时候,有人总是忘记你孩子的名字,而你的孩子却回答说:“没关系,我也经常忘记别人的名字,我不擅长记人名。”这样就能立刻让那位朋友感到很轻松,并且将其从当众失礼的尴尬局面中解救出来。优待他人,就是以他人为先,并将敬意付诸行动。在以前,中国人讲究的是尊重长辈和前辈。而现在,这个价值观也同样适用。它并不是“拍马屁”或往别人脸上贴金。恰恰相反,这是礼仪,无论你感觉那人是否配得,那是一种对其年龄与经历的敬意。
再次,礼仪的黄金三角:尊重、体谅和诚恳。一个真正纯正的关系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的。同时,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要传达对他人的体谅与诚恳。比如,我的儿子过五岁生日时,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张DVD,他告诉朋友,他早已经有那张DVD了,这让他的朋友非常尴尬。虽然他很诚实,但我还是鼓励他以礼貌的方式来回应。比如,可以礼貌地收下,表示感谢,这样既不必说谎也不会因为说出事实而伤害到朋友的情感。这种技巧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训练。这样,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就可以巧妙地说:“谢谢你,安蒂,你怎么知道《小飞侠》是我喜欢的电影,谢谢你为我准备的礼物。”接受礼物的同时,也可以上前去拥抱朋友。
后,要警惕关于礼仪的四个误区。
1.“礼仪是一套严格的令条,人人都必须遵守。”
事实上,良好的礼仪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靠外在的约束。礼仪的高境界,是将尊重、体谅和诚恳的态度与心灵融为一体,因此,礼仪不是针对不同的环境深思熟虑之后的“正确”选择,而是你的言行举止都是这些内在美德的自然流露。
2.“只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应该讲究礼仪。”
事实上,不管你贵为首相还是低为贫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彬彬有礼。无论你的教育程度或经济情况如何,只要是对人对己有尊重、体谅和诚恳的态度,你就是礼仪高手。
3.“讲礼仪已经过时了。”
事实上,礼仪在今天更加重要。研究表明,在全球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那些成功人士具备的不是高智商或高学历,相反,他们具备的是高情商。良好的礼仪能提高孩子的情商,能帮助孩子在所追求的事业上取得成功。
4.“礼仪是虚伪的阿谀奉承。”
事实上,阿谀奉承和傲慢与“君子之风”恰恰相悖。君子不管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都是优雅谦逊的,是被大众所欢迎的。他们无论在什么人面前,无论对方的社会地位或经济状况如何,他们都能一视同仁,他们永远都会表现得彬彬有礼。
或许,以下的故事可以用来说明礼仪的核心。
星期天,一个穿着破烂牛仔裤和黑条T恤的年轻人,对礼拜很好奇,就赤脚走进了一座漂亮的教堂。但他并没有注意到周围的人都穿得很正式:男士身着西装,女士身穿套裙。他不知道该坐哪里,就径直走到前面,盘腿坐在台前的地板上。这时,一个上了年纪的招待员穿着一套体面的西装走过来,场面立刻变得凝重而沉寂。大家都担心招待员会斥责这个衣冠不整的男孩,并把这个失礼的不速之客赶出去。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个绅士招待员走到男孩身旁,脱掉鞋子,盘腿坐在了他身边。那天,许多人被这样的举动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个招待员是真正的绅士,因为他对于那个不懂传统教会礼仪的人也表达了欢迎与接纳。
这就是礼仪的核心。
在这样的场合下,如果是你或你的孩子会如何表现呢?我希望我们都能培养出举止优雅的孩子,无论他们在白宫或在乡村,都能谈吐大方,彬彬有礼。你无法预知,在他的生命中将会有怎样的机遇之门向他敞开。
……
序言
最近家里的孩子进入了一个比较敏感的年龄段,我发现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有时会显得有些固执或者不太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这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在孩子的礼仪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偶然间看到了《佩蓉教孩子学礼仪》这本书的介绍,虽然具体内容还未接触,但“佩蓉”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种亲切、专业的形象,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我猜测这本书的语言应该会非常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更好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如何得体地表达自己,如何倾听他人,如何在集体中与人合作。我甚至设想,书中会包含一些插画,用形象的方式来展示不同的礼仪场景,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模仿。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桥梁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一眼就爱上了。那种柔和的色彩搭配,还有上面那个带着温暖笑容的小女孩,瞬间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我常常在书店里漫无目的地闲逛,寻找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书籍,而《佩蓉教孩子学礼仪》就是这样一本让我驻足良久的书。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翻开它的内容,但仅仅是这封面传递出的那种亲切、友好的感觉,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期待。我甚至可以想象,在书的扉页上,也许会有一段温婉的序言,就像一位慈爱的长辈在轻声细语地讲述着为人处世的道理。我猜想,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一定也是温和而有力量的,不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讲解,而是充满了生活化的场景和生动的故事,让孩子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礼仪的精髓。我非常好奇,作者佩蓉老师究竟会如何引导孩子们学习那些看似简单却又至关重要的礼仪规范,是会通过寓言故事,还是通过情景模拟?这种未知让我更加迫切地想要深入了解这本书的内在。
评分说实话,我对礼仪方面的知识一直抱着一种“知之甚少,但又觉得很重要”的态度。我总觉得,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但有时候自己也未必能做到面面俱到。《佩蓉教孩子学礼仪》这本书,光看书名就让我觉得它非常贴合我的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解那些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但是又容易被忽视的礼仪细节。比如,在家庭聚会中,孩子应该如何与长辈交流?在公共场合,如何做到安静不打扰?这些看似小事,却能反映出一个孩子的教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话术”和“行动指南”,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知道如何去教导孩子。我更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这些礼仪如此重要,让孩子明白,礼仪不仅仅是为了“被表扬”,更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友善。
评分我是一个对儿童教育一直很关注的家长,平时也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些指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佩蓉教孩子学礼仪》这本书,虽然还没来得及细读,但“礼仪”这个主题本身就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太多太杂,而良好的礼仪习惯,就像一盏明灯,能够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与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我特别看重礼仪在培养孩子情商方面的作用,懂得尊重他人、体谅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我期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教导孩子一些表面的礼貌用语,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理解礼仪背后的深层含义,学会换位思考,懂得感恩,培养一种内在的善良和同理心。我想象着,佩蓉老师一定是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教育者,她会用一种非常贴近孩子生活的方式,来解读那些关于“请”、“谢谢”、“对不起”的意义,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得体。
评分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是重中之重。而礼仪,在我看来,是品德教育最直接、最外在的体现。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佩蓉教孩子学礼仪》这本书的时候,我便立刻被它吸引住了。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从书名我就可以联想到,这本书一定是由一位非常有经验、对孩子教育有着深刻理解的作者所写。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一种非常温和、不生硬的方式,将礼仪的精髓传递给孩子们。我猜想,它不会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会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表达感谢、如何与人友好相处。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孩子一些在社交场合中必备的技能,比如如何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如何眼神交流等等。我想,拥有良好的礼仪习惯,将是孩子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