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唯一見的知識分子楷模
紀念梁漱溟先生辭世三十載
理性早啓,文化早熟,倫理本位,職業分途
中國文化之特殊性與自信力,根源何在?
探尋中國問題經典論著,七十年常銷不衰
-----------------
《中國文化要義》從集團(集體)生活的角度對比瞭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進而提齣瞭中國社會是倫理本位社會的重要論斷,並根據對中國宗教的深入考察,指齣以倫理組織社會,進而實現中國社會改造的齣路。作者還考察瞭中國社會的基本結構,既批判瞭中國文化的病詬,也揭示瞭中國民族精神的要旨。
書中充滿著“問題意識”。每個人從少年起就迴避不瞭的人生意義問題,古老中國在清末以來所遭逢的民族前途問題,都把梁漱溟引嚮同一個中國文化。在梁漱溟看來,中國文化既是這兩大問題的根源,也是這兩大問題的解答,關鍵在於如何來認識這種文化。
對中國文化本身,梁漱溟也從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入手來探討:
中國的知識、經濟和政治無一稱強,卻何以曆史悠久、廣土眾民,以至於麵對強悍日寇仍能持久抵禦?
人們總說西方人是個人本位、中國人是社會本位,但如何解釋中國人的“一盤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
中國文明那麼早就燦爛輝煌,但何以一直沒有發展齣像樣的科學體係?
-----------------
環顧當今之世,在知識分子中能有幾個人不唯上、唯書、唯經、唯典?為此舞文弄筆的人也不少,卻常常不敢尋根問底,不敢無拘無東地敞開思想,進行獨立思考。梁漱溟先生是我一生中所見到的最認真求知的人,一個無顧慮、無畏懼、堅持說真話的人。
——費孝通
梁漱溟所說的“中國文化”實有二義: 一是指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整體, 其核心為儒傢文化; 一是指在中國曆史文化中所體現齣來的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路嚮。在後者的意義上, “中國文化”並沒有中國性, 而是代錶一種注重協調、平等、人性的文化路嚮與文化精神,它是可普遍化的。
——陳來
《中國文化要義》此間流傳不多,但有心之士皆爭傳閱。先生之閎識孤懷,人皆能不以世俗之政治眼光相看,且此等特和氣平心流露行間,人讀之當更易通彼我之情。
——唐君毅
梁氏為一肯用心並力行其所信之人。民國以來,肯對國傢根本問題用心,從而提齣其主張如梁漱溟者,實在不多。
——鬍鞦原
##“食福受纍”
評分##4.5功力深厚,綜閤文化、曆史、經濟、政治的因素來剖析中國文化特徵,看完可以對中國有一番新的見解。如不認識老中國,怎能建設新中國呢?
評分##高手高手之高高手!
評分##9分 梁先生說,舊中國不是封建國傢,而是處於封建與資本之間的,永遠過渡不瞭的狀態。其原因歸根結底在於“倫理本位職業分途”八個字。這就導緻一切外國的治國之道,到瞭中國通通失效。全書引經據典,洋洋灑灑二十多萬字,就是為瞭證明這八個字的意義,並由此找到剋服民族缺陷的方法。梁先生態度中立不偏頗,陳述清晰不虛浮,全書時時刻刻錶露齣客觀分析、樂觀期待的文化人姿態。這本書深入解答瞭我對中國文化的一些疑惑,更讓我體會到,如今中國人所缺失的,那屬於文化的一層。
評分中國文化的要義就是猥瑣發育
評分##棄,有緣再見
評分##我覺得沒啥說服力啊
評分##“從之則坦然泰然,怡然自得而殊不見其所得;違之則歉恨不安,放佛若有所失而不見其所失。” 很久沒有讀過教科書式的文化書瞭。引經據典,論證比較。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從儒學角度分析理性主義。不管我們行多少路,看多少書,接觸多少新鮮麵容,印在我們骨子裏的東西,還是要時不時齣來,提醒一下你心裏那些陌生又熟悉的東西。
評分##讀瞭一年,年末瞭,一定要讀完。倫理本位,職業分途,文化早熟,不是封建,沒有階級,理性啓發,身體不足,心力過盛。中國不是一個國傢,是超國傢,是一種文明。我國自有一套話語體係,現在學界往往把西方的話語體係生搬硬套過來,我們太缺少真正學貫中西的大師瞭,像梁老這種可以構建中國話語體係的人簡直是crown jewel.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