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 数字与网络生活导论

FD 数字与网络生活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数字生活
  • 网络文化
  • 信息技术
  • 数字素养
  • 网络安全
  • 媒介素养
  • 信息伦理
  • 社交媒体
  • 数字鸿沟
  • 科技与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安童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48306
商品编码:30273169384
丛书名: 数字与网络生活导论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具体描述


目录

目录

项目一  信息搜索 1

任务一  利用网络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1

任务二  网络信息下载 8

项目习题 14

项目二  网上学习 16

任务一  学习网络课程 16

任务二  制作网络学习资源 24

项目习题 35

项目三  网上通信 37

任务一  网络聊天 37

任务二  信息发布 46

项目习题 52

项目四  网上娱乐 54

任务一  音乐欣赏 54

任务二  观看网络视频 62

项目习题 69

项目五  网上购物 71

任务一  网上购书 71

任务二  网上支付 79

项目习题 87

项目六  网上预订 89

任务一  团购美食 89

任务二  网络购票 95

项目习题 104

项目七  网上开店 106

任务一  网上开店 106

任务二  网店运营 120

项目习题 127

项目八  网络防毒 129

任务一  防范病毒 129

任务二  防范木马 135

项目习题 145

项目九  网络服务安全 148

任务一  了解Web安全配置 148

任务二  了解DNS安全配置 158

项目习题 170

项目十  网络文明 172

任务一  了解网络道德 172

任务二  抵制不良信息 177

项目习题 182

项目十一  网络法律 184

任务一  认识网络犯罪 184

任务二  了解网络法律 189

项目习题 196



内容介绍

    本书是以学习网络生活为目的,以掌握各种网络生活技能为目标,以满足人们应用网络的社会需求为宗旨的基础性网络应用教材。全书由九个项目构成,既包括网络学习、网上娱乐、网上通信、网上购物、网上预订等基本网络生活内容,也涵盖网络病毒、网络文明、网络法律等保障网络安全应用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使读者了解具备网络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是信息社会对所有人的基本要求,而具有安全应用网络的能力,则是保证网络生活安全、可靠、有序的基础。


作者介绍

    作者有丰富的教学及教研经验。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方便教师教学,作者为本书配备了教学指南、案例素材及结果文件、习题答案、授课PPT讲义等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


关联推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信息时代的脉搏:洞悉数字世界与网络生活》 在二十一世纪的黎明,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数字革命。它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乃至社会结构。从早晨醒来第一眼扫视手机上的新闻推送,到夜晚在社交网络上与朋友互动,再到工作中使用各种数字工具协同完成任务,数字技术与网络生活早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在享受数字便利的同时,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这场变革的本质?我们又该如何驾驭这股强大的力量,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 《信息时代的脉搏:洞悉数字世界与网络生活》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也不是一篇空泛的理论探讨。它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之旅,旨在引领读者走进数字世界的核心,理解网络社会的运行逻辑,并最终帮助我们在信息时代找到自己的定位,活出更有意义、更具创造力的生活。本书将从多个维度,以清晰的脉络和生动的案例,全面剖析数字与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每一个关心时代脉搏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 第一部分:数字世界的基石——理解技术背后的力量 在深入探讨网络生活的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必须先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部分将带领读者穿越数字技术的迷雾,理解那些塑造我们数字生活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脉络。 二进制的奥秘与计算的革命: 我们将从最基本的“0”和“1”出发,揭示二进制如何构成了数字世界的底层语言。然后,我们将追溯计算技术从笨重的“巨无霸”到如今人人可及的智能设备的演进过程,理解摩尔定律等关键概念如何驱动着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并以此为基础,展望未来计算模式的可能方向,如量子计算的颠覆性潜力。 网络的骨骼与连接的魔力: 网络是数字世界得以存在的血管与神经。我们将解析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了解TCP/IP协议栈如何实现全球信息的互联互通,从拨号上网到光纤宽带,再到5G乃至未来的6G,网络速度与连接方式的每一次升级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体验。同时,我们将探讨各种网络架构(如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点对点网络)的运作原理,以及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兴网络模式如何重塑信息存储与处理的方式。 数据的洪流与价值的挖掘: 数据是数字时代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将理解数据是如何被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从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各种数据形式的特点与应用场景。本书还将深入介绍大数据技术的核心理念,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存储(如数据仓库、数据湖)以及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方法。通过案例,我们将展示数据分析如何驱动商业决策、科学研究乃至社会治理。 人工智能的崛起与智能的边界: 人工智能(AI)无疑是当前数字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我们将回顾AI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符号主义到如今深度学习的兴盛。本书将清晰地解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核心AI技术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如智能推荐、自动驾驶、医疗诊断)来展示AI的强大能力。同时,我们也会审慎地探讨AI的伦理挑战、技术局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安全与隐私的守护: 伴随着数字化的进程,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本部分将系统阐述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如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我们将分析常见的网络威胁(如病毒、木马、钓鱼攻击、勒索软件)及其攻击方式,并提供有效的防护策略和应对措施。同时,本书还将深入探讨个人隐私的定义、法律法规以及在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数据不被滥用。 第二部分:网络社会的百态——数字生活的多重体验 在理解了数字世界的底层逻辑之后,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网络社会中我们每天的真实体验,解析数字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社交、工作、娱乐乃至认知方式。 社交网络的演进与人际关系的重构: 从早期的BBS、论坛,到如今的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将分析不同类型社交媒体的特点与影响力,探讨社交网络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信息传播模式以及人际关系的构建与维护。我们将深入讨论“信息茧房”、“网络暴力”、“数字身份”等社交现象,并思考如何在虚拟世界中建立健康、真诚的人际连接。 电子商务与消费模式的革新: 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我们将剖析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支付体系以及物流网络。从在线购物平台的崛起,到直播带货的流行,再到新零售的探索,本书将展示电子商务如何以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和多样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分析其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新挑战。 数字媒体与信息消费的重塑: 信息的获取与消费方式正在经历剧变。我们将探讨数字媒体的形态(如新闻网站、播客、短视频、在线流媒体)及其传播机制。本书将分析“算法推荐”如何影响我们的信息获取,探讨“信息过载”、“虚假信息”等问题,并提供如何批判性地评估信息、辨别真伪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将审视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以及内容创作的未来趋势。 数字娱乐的无限可能: 游戏、音乐、影视等数字娱乐形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本书将解析在线游戏的多样性及其社交属性,探讨数字音乐的版权问题与传播模式,以及流媒体平台如何改变了我们观看电影和电视剧的方式。我们还将展望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在数字娱乐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线学习与知识获取的新途径: 互联网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我们将介绍在线教育平台(MOOCs)、知识付费社区以及各种在线学习资源。本书将探讨在线学习的优势与挑战,分析其如何打破时空限制, democratize(普及)知识,并为个人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提供新的可能。 数字工作与协同效率的提升: 远程办公、在线协作工具、敏捷开发等正在重塑现代工作模式。本书将探讨数字技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团队协作,以及新的工作方式对员工自主性、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影响。我们将分析“零工经济”等新兴就业形态,并思考未来工作岗位的演变。 第三部分:驾驭数字生活——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 理解了数字世界和网络社会的运作之后,我们最终要回归到“人”本身,探讨如何在信息时代实现个人价值,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数字素养的构建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强大的数字素养至关重要。本书将系统阐述数字素养的内涵,包括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创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能力。我们将强调批判性思维在辨别信息真伪、抵制网络诱惑、做出明智决策中的核心作用,并提供具体的方法论。 数字身份的管理与网络伦理的实践: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拥有多个“数字身份”。本书将探讨如何管理和维护我们的数字形象,理解网络行为的边界,并践行网络伦理。我们将讨论网络欺凌、网络成瘾、知识产权侵犯等不良行为的危害,并倡导尊重他人、负责任的网络行为。 数字鸿沟的挑战与信息普惠的努力: 尽管数字技术发展迅猛,但数字鸿沟依然存在,阻碍了一部分人群享受数字带来的便利。本书将分析数字鸿沟的成因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并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教育和社会行动来弥合这一差距,实现信息普惠,让所有人都能从数字时代中受益。 数字时代的创新与创业机遇: 数字技术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本书将介绍数字时代涌现出的各种创新模式和创业机遇,从共享经济到人工智能应用,从区块链技术到虚拟现实开发。我们将鼓励读者拥抱变革,积极探索和参与到数字创新浪潮中。 数字公民的责任与未来展望: 作为数字时代的居民,我们不仅是技术的接受者,更是参与者和塑造者。本书将呼吁读者承担起作为数字公民的责任,积极参与公共讨论,关注数字治理,并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开放、安全的数字未来贡献力量。最后,我们将对数字与网络生活的未来进行展望,探讨人工智能、物联网、元宇宙等新兴趋势可能带来的深刻影响。 《信息时代的脉搏:洞悉数字世界与网络生活》旨在成为您在数字化浪潮中值得信赖的伙伴。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一种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框架。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数字世界的运作机制,更自信地驾驭网络生活的丰富体验,并最终在信息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活出精彩纷呈的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科技类书籍总是提不起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吸引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而是从我们日常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一点点地构建起数字与网络生活的宏大图景。作者的文笔流畅而富有感染力,读起来丝毫没有压力,甚至让人有一种在与一位老朋友聊天,听他分享生活感悟的感觉。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数字足迹”的探讨,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并思考如何更负责任地留下自己的印记。这本书让我明白,数字世界并非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真实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甚至我们的未来。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数字世界的参与者,更是数字世界的塑造者。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数字生活充满了好奇,也让我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评分

我被这本书的独特视角深深吸引,它没有从技术本身出发,而是将焦点放在了“人”的身上,关注数字与网络生活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以及社会关系。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探讨了我们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比如信息过载、社交焦虑以及虚拟身份的模糊性。我尤其赞赏书中对“数字素养”的强调,它不仅仅是掌握技术操作的能力,更是理解、评估、创造和传播数字信息的能力。这本书鼓励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轻易被网络信息所左右,而是能够独立思考,做出明智的判断。同时,它也呼吁我们要珍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不要让虚拟世界的繁华冲淡了真实的情感连接。这本书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在数字时代的身影,也像是一盏引路灯,指引我们走向更健康、更有意义的数字生活。

评分

我原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阅读这本《FD 数字与网络生活导论》,但没想到它却给我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启发。书中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案例,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谈论数据安全时,作者并没有罗列一堆枯燥的技术术语,而是通过讲述一些真实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数据泄露的严重后果。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我更加印象深刻。此外,书中对“信息茧房”效应的分析,更是让我警醒。我意识到,我们常常沉浸在自己熟悉的信息领域,而忽略了其他的声音和观点。这本书鼓励我走出舒适区,主动去接触不同的信息源,拓展自己的视野。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有见地的读物,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书,更是一本“启发”书,它引导我们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让我们成为更聪明的数字公民。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原本对数字和网络生活并没有太深的了解,但翻开《FD 数字与网络生活导论》后,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层层递进地揭示了数字技术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交媒体的兴起到信息传播的变迁,再到我们如何利用互联网学习、工作和娱乐,每一个环节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数字鸿沟”的探讨,这让我深刻反思了技术进步背后可能存在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同时,作者也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在这个数字时代保持清醒头脑、保护个人隐私的实用建议,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数字信息的用户,而是能够更主动地去理解、去利用、去创造,甚至去批判。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点燃了我对数字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与这个日益互联的世界和谐共处。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在数字浪潮中的道路,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

从一本看似枯燥的技术导论,到一本充满智慧的社会观察,这本书的转变过程让我惊喜不已。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技术本身的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数字与网络生活背后的人文关怀。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剖析了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构建的身份认同,以及虚拟世界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算法推荐”的章节所吸引,它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看到的信息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信息获取习惯,并思考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寻找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对网络伦理的讨论,强调了我们在数字空间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友善的网络环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信息量的灌输,更是一次关于自我认知和价值重塑的旅程。它让我对“生活”这个词有了更广阔的理解,原来,我们的生活早已与数字世界融为一体,而如何在这其中游刃有余,则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的课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