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本身

恐惧本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艾拉·卡茨尼尔森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 言 悲喜交加的年代 1
第一部分:战胜恐惧
1. 没有海图的航行 38
2. 飞行员、法官和议员 80
3. 猛药 129
第二部分:南方的牢笼
4. 美国的“另类” 178
5. 黑人国会 211
6. 士兵投票 264
第三部分:紧急状态
7. 激进时刻 308
8. 第一次考验 378
9. 无限战争 436
第四部分:民主的代价
10. 公共程序与私人利益 504
11. “最强烈的愿望” 554
12. “军事武装与忠于国家” 610

后 记 1953年1月 643
致 谢 669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1933年,当意大利法西斯领导人伊塔洛·巴尔博率领飞行队抵达芝加哥时,这位黑衫党的成员、墨索里尼的下属,竟然受到了美国本土民众与官方*热情的欢迎:芝加哥用其名命名了一条大街以示纪念;为了欢迎这位意大利人,芝加哥民众甚至全体起立示以纳粹举手礼。纽约民众(尤其是许多意大利裔移民)继而在市中心集会欢迎他的到来,就连富兰克林·罗斯福也请他共进午餐。

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暴力在全国各地变得稀松平常、集权势力威胁自由民主、政治局势充满了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反犹主义重新抬头、民众情绪极易被煽动蛊惑……

本书中,艾拉·卡茨尼尔森试图全面地理解罗斯福“新政”时期及其后至今的美国历史,多个层面的“恐惧”在本书中交叠出现:美国国会的政客们深惧 所倚重的南方利益格局被破坏,故全力维持种族隔离政策,不容许任何挑战黑白种族等级的举措,并将他们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带到华盛顿的政治舞台上。黑人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深深的恐惧,私刑被到处滥用,而为了获取政策的支持,罗斯福总统不得不向这些保守的政治势力妥协而牺牲有色人种的权利。进入冷战后,为了遏制核战的爆发,美国反而制造了大批核武器,因怕机密泄露,很多核武器专家被跟踪监听……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本书之中,作者把视角集中在了罗斯福新政对于美国以至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之中可谓是发挥了一招很好的平衡作用。它避免了美国走向极端的方向,无论是极端的左或者是右。通过本书的阅读,让我了解到了一些罗斯福新政的新方面,在之前的相关认识之中,只是对经济层面对于让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对于其在政治与社会上所发挥作用的认识有所欠缺。总体来看,罗斯福新政是一个全方位的新政,它基本囊括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他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泥潭之中逃出来,也让美国从那个动荡的时代之中走出来。罗斯福新政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让美国真正地成为了世界上世界强国之一。在如今的美国,似乎又陷入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之中。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否会再次出现呢?

评分

##翻译实在不行,有时候前后矛盾,要看语境才能了解真正的意思。作品的主调是自由派的

评分

##2020.11.26重读,感触良多。

评分

##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评分

##本书叙述了自二战爆发前夕至冷战初期,国家与社会危机面前,立法机关的乏力。本文将视角主要对准了美国南部在面对危机中推动着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源于为了确保黑人权力平等,罗斯福在新政中对企业的直接管控,这也成为美国行政权力扩充,三权之间开始失衡。在应对各种危机中,行政权力开始掌管社会各个方面,也成为作者所认为的以丧失民主为代价。一言以概之,正是民众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所展现出的恐惧,从深层次上改变了美国的三权平衡和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充。

评分

##打破了很多对美国史的固有印象,特别是南部在罗斯福新政中的作用。只是翻译实在不够格,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

评分

##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评分

##在战争带来的恐惧面前,美国的民主制度在罗斯福与杜鲁门时期的新政面前一步步演化,数据详细。

评分

##在暴风骤雨的忙碌两周内看完了,如波涛泛滥一般的论证叙事。总体来说有很多亮点,唯一的问题是每个美国人眼中的“世界”其实都很“美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