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文学史

日本近代文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伊藤整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译者序
第一章 明治以前的社会与文学
锁国时代的日本 1
江户时代的文学 4
开国时代 8
第二章 明治初期的学问与文学
学校制度 11
中村敬宇 13
福泽谕吉 15
假名垣鲁文 17
第三章 外来文化与报纸杂志的诞生
黑本、新岛襄、克拉克 21
岸田吟香 24
初期的报纸 26
柳北与抚松 28
《明六杂志》 31
第四章 报纸的发达与文学
政治小说 37
中江兆民 39
西园寺公望 42
福泽的《时事新报》 43
翻译小说 44
第五章 新文学的开拓者
坪内雄藏 46
《新体诗抄》 48
逍遥的《当世书生气质》 50
《小说神髓》 53
二叶亭四迷 54
鹿鸣馆时代 57
《浮云》的出版 59
第六章 砚友社与其周围
红叶的《二人比丘尼色忏悔》 63
露伴的《风流佛》 67
森鸥外 70
《舞姬》 75
砚友社众人 77
第七章 新作家和新诗人
《金色夜叉》 79
芦花的《不如归》 82
泉镜花 85
风叶与春叶 86
樋口一叶 87
《文学界》诸人 89
国木田独步 90
岛崎藤村的《嫩菜集》 92
与谢野铁干与晶子 94
土井晚翠的《天地有情》 95
正冈子规 96
第八章 自然主义的发生
文坛的变革期 100
夏目漱石的出现 101
藤村在小诸的时期 106
田山花袋的努力 107
藤村的《破戒》 108
国木田独步 109
花袋的《棉被》 111
《杜鹃》诸同人 114
漱石周边的人 115
龙土会 117
岩野泡鸣与德田秋声 117
真山青果、正宗白鸟与近松秋江 119
长谷川天溪与岛村抱月 121
砚友社一系作家们的变化 123
藤村以后的诗人们 12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日本近代文学入门必读书

◆畅销逾六十年的文学史经典

日本知名文学评论家 文学史研究专家

伊藤整文学史代表作中文版首次出版

集诗人、评论家、小说家、翻译家身份于一身的跨界奇才伊藤整,以其深厚的学识、精湛的笔力及强大的近代文学史研究功底,从容不迫地将百年来各个文学流派的生发、演变、突破和融合,清晰而全面地汇聚在一起。

在书中,他记录了从明治维新(1868)到昭和三十三年(1958)年间活跃日本文坛的作家其人及其作品,描绘了众多文豪的故事和趣闻,语言简练直白、形象从容,通俗但又不乏深刻地为大众读者生动还原了日本文学成就最辉煌的近代。

用户评价

评分

##本文学史关注到文学奖项提名,以及报刊传播情况,但忽略了文本分析。本书简要提及了松尾芭蕉、井原西鹤、坪内逍遥、二叶亭、森鸥外、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横光利一、川端康成、梶井基次郎、太宰治等人的创作情况。

评分

##虽然是按照时间和文学类别,可能因为是分批写的,所以有点像专栏,比较散,有点罗列之感。但的确扎扎实实地补了日本现代文学这一课,发现了很多的作家和作品,也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读书的指引。可惜国内日本文学的译介虽然数量很多,但大都集中在那些有流量的作家,一些在日本国内影响很大的作家并没有引进,所以读一国文学,如果不懂该国语言,是太受限了。另外,日本文学影像化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当年影响较大的作品,而且非常忠于原著,很多书找不到中文,但电影都找得到。

评分

##五十年代的旧作,算是一种近代作家图谱。现在看来似乎很简单,但比近些年那些程式化的文学史著作有趣多了。译者的日本近代文学知识有待补充,编辑校对再认真点吧,有不少错字。

评分

##诸多流派与作者名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泉镜花之名让我颇感兴趣,他的作品引进中国不多,但描写的故事浪漫主义色彩确实一绝

评分

##断断续续近两个月才看完,觉得明治、大正时期的内容比后面昭和时代的写得要通畅许多,不知道是不是昭和涉及战争的缘故。就像一些朋友给的评论,著者后期很多内容都变成了作家作品的罗列,专有名词的使用让没有接触过的人难以理解。整本书在逻辑性上还是有所欠缺,但作为了解日本近代文学发展的资料还是相当翔实的。

评分

##不是你这译名是怎么回事啊,译之前能不能先查一查……还有好几处看的我一头雾水猜都猜不到什么意思的句子,难顶。总的来说思路还是挺新鲜的,扣住作家之间的各种关系来写,比起“文学史”更像“文坛史”。这种评论式写法给我的感觉挺像芥川的《大正八年六月的文坛》《大正九年度的文学界》这几篇,但是少了芥川那种尖锐感,越往后越有种不便多说的味道,毕竟是身在此山中了。

评分

##很有助益

评分

##有些零散

评分

##断断续续近两个月才看完,觉得明治、大正时期的内容比后面昭和时代的写得要通畅许多,不知道是不是昭和涉及战争的缘故。就像一些朋友给的评论,著者后期很多内容都变成了作家作品的罗列,专有名词的使用让没有接触过的人难以理解。整本书在逻辑性上还是有所欠缺,但作为了解日本近代文学发展的资料还是相当翔实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