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像蚂蚁”这个古老的比喻,就像“比喻”本身一样古老。从作家到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们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人类社会的最佳组织形式;从单一的个体到整体的社会,从君主制到民主社会,从霍布斯的“利维坦”式全能国家到《美丽新世界》中的集权乌托邦,再到原子化、网络化的后现代社会,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被象征性的解读,并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社会形态形成了巧妙的一一对应。作者从社会学专著、小说文本,乃至电影文本出发,探索了这一类比的迷人历史。
在本书中,蚂蚁,成为人类社会的绝对隐喻。人不是“像”蚂蚁,人就是蚂蚁。
【编辑推荐】
☆ 横跨政治学、社会学、昆虫学、文学与电影评论
☆ 展现人类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文明前景的所有野心和企图
☆ 塑造人类文明的,是个体的自由,还是集体的逻辑?
☆ 政治制度、战争体系、社会结构……人类社会的全部隐喻
【本书获誉】
这本书的主题看似距离我们很遥远,但蚂蚁是唯一的镜子,让人类可以将自己视为群众和集体的存在。甚至像韦贝尔展示的那样,我们与宇宙外星人的相似程度也无法和我们与小邻居们的亲密程度相比。
——《南德意志报》
韦贝尔这本书的优点之一是,它永远不会忽视蚂蚁的隐喻在科学和文学中的反馈作用。正是由于蚂蚁以社交昆虫的身份出现,并具有集体智慧的特征,所以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被象征性地解读——尽管情况大不相同。
——《文学世界》
韦贝尔原创性的文化史……预示了未来。在未来,塑造我们世界的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集体的逻辑。
——《文化时间》
##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跨领域硬核社科作品。德国人那种缜密推导的哲学思维以及深邃广博的文学修养,在作品中得到淋漓体现。作品引用了很多政治学、文学、社会生物学、昆虫学研究成果,不是资料堆砌,作者分析力度深刻,中译语感流畅。
评分##读起来有些吃力,但内容极好。作者好像是文学教授,却游刃有余地游走于生物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令人神往。
评分##这本书的一个优点是描绘了人们如何看待最多样化的社会模式。法西斯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帝国主义者,利他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都能在蚂蚁身上得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且这种对比都能在细节上得到应证,蚂蚁的丰富性在任何时候都能给我们启示。
评分##读不懂,只略看了一番,稍微了解了大概
评分##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跨领域硬核社科作品。德国人那种缜密推导的哲学思维以及深邃广博的文学修养,在作品中得到淋漓体现。作品引用了很多政治学、文学、社会生物学、昆虫学研究成果,不是资料堆砌,作者分析力度深刻,中译语感流畅。
评分##读不下去,这书到底想表达什么?就是不停的嘲讽吗?既看不懂每一章在表达什么,也看不出章节之间的连贯性。
评分##用动物来譬喻人类社会几乎贯穿了东西方的历史。其中,作为社会性动物的蚂蚁被认为是描述人类个体与社会结构的最佳喻体。《蚂蚁社会》对此进行了翔实的知识谱系考古。作者韦贝尔穿梭于社会学、生物学、文学等跨学科领域,用大量文本解析了“蚂蚁社会”作为人类隐喻自身及社会结构的不同公式。这些公式互相竞争、演化,解释与形构人类身处的现实,也丰富着我们讲述与想象自身的语言。
评分##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跨领域硬核社科作品。德国人那种缜密推导的哲学思维以及深邃广博的文学修养,在作品中得到淋漓体现。作品引用了很多政治学、文学、社会生物学、昆虫学研究成果,不是资料堆砌,作者分析力度深刻,中译语感流畅。
评分##跨领域之作,借由蚂蚁来对比思考人类社会,理论包罗万象涉及到了昆虫学、政治学、文学理论、社会学,曼德维尔、哈耶克、施米特、云格儿、赫胥黎。。。。。社会结构、利维坦、群体、自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