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是一个现代词,其内涵丰富而复杂。本书所说的“知识分子”,指的是中世纪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以思考和教授他们的思想为职业的人。该阶层出现于中世纪早期,在12世纪的城市学校中得到发展,从13世纪开始在大学中兴盛。勒高夫从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考察了这些“贩卖词语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书建构了“一门中世纪知识分子的人类学”,一部“西方知识分子的历史社会学导论”。
##说一句很俗的评价,真是干货满满,什么叫信手拈来从心所欲我算是见到活的了——虽然勒高夫是死的了——参考书目有生之年能看个1/10我估计做梦都能笑醒了。
评分##第一次读勒高夫,能读懂的部分大约只有一半,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还非常有限。勒高夫似乎点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外在的知识体系要怎样才能促进内在的知识跃升。大学当然有,从博洛尼亚大学时代开始,其实很多大学都已经成为了知识的集散地,但是,教权的垄断和经院哲学的发达,其实也使得大学是一种非常保守主义的东西。如果没有日后种种复杂的变化,大学不会变为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这种大学。勒高夫还谈到知识分子究竟怎么理解自身的问题。现代知识是和城市紧密挂钩的,而知识分子都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城里人”,其中以显著标志就是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劳动”。确实,现代大学的显著特征不是“闲暇”,而是“忙碌”,一切对大学的美好想象,恐怕都是比较晚起的产物吧?总而言之,读不懂的地方比读懂了的地方多。
评分##真是。。原来又是个普及读物
评分##极其浓缩,高山仰止。
评分##从歌利亚德式的流浪求学者,到行会知识分子,再到经院哲学家与贵族人文主义者。勒高夫用短短两百页描绘出了中世纪知识分子的全景。 ps:最后的参考文献竟然占了书的三分之一!
评分##说一句很俗的评价,真是干货满满,什么叫信手拈来从心所欲我算是见到活的了——虽然勒高夫是死的了——参考书目有生之年能看个1/10我估计做梦都能笑醒了。
评分##别被页数迷惑了,其实就是本小册子,作者精炼的论述凝练了近百页参考文献,勾勒了从中世纪知识分子到人文主义者的演变。但作为对知识分子的论述,较少对思想的把握,12世纪的理性主义与后来如何不同,为何神秘主义能与之并行(人们在犹豫什么),经院哲学怎么继承了它,又错失其精神…都需要更深入地挖掘。
评分##女朋友送的 比上世纪那个译本好太多。
评分##自己了解一下手抄本的制作背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