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钦松、邵大箴、郎绍君、薛永年、潘公凯、易英、朱良志、尹吉男、余辉、吴为山
十位顶尖艺术家、美术史学者,九场直面山水画核心问题的重磅对话
从零开始的中国山水画通识读本
以今人眼光看传统艺术,以传统视角反观今日
收录近二百幅古今中外艺术名作
————
为什么中国人钟爱画山水?
千年来山水画经历了哪些变革与发展?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何区别?
山水画的笔墨和书法笔墨有何关联?画家的修养和性情如何影响作品?
当代人如何面对山水画传统?
早在南北朝,宗炳便以《画山水序》奠定了山水画的理念;此后历朝历代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不朽名画,这些作品至今仍是艺术创作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本书收录了许钦松与邵大箴、郎绍君、薛永年、潘公凯、易英、朱良志、尹吉男、余辉、吴为山九位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的对谈,循序渐进并深入浅出地讨论了中国山水画传统,以及现当代山水画的意义如何重建。
对谈山水画,既是解读前人,也是阐释自己。进入对话,随经典画作穿越千年.溯源中国人的审美基因。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学习,以后看展渐渐入门。多看多积累,看专家信手拈来,好丰富。图片印刷又多又清晰,还有西方的画对比。好棒。对谈比理论更通俗易懂一些。
评分##入门读物,几位的对谈随便翻翻得了(尤其是互吹部分。怎么说呢,本来不懂沈周之类好在哪里的,看了许会长的大作之后就能懂了。
评分##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一直怀疑的方向得到了验证,让我一直无法精准描述的方面得到了阐述,让我一直疑惑的地方得到了解答。对话的形式相对轻松
评分##九位名家和许钦松关于山水画文人画的对谈,很有深度。 不但回顾了历史,还对近代山水画的发展和教学给了很多的建议。 现在没有文人了,所以也没有文人画了。修养性情笔墨在山水画里面很重要作用。 不过许画家说山水画要有社会责任感,值得商榷
评分##这本书学术价值很高,可以看出众大咖们的深刻见地和不同于流俗的专业造诣。书中不但有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山水画,还有多幅世界名画,认真阅读可以增长不少知识,同是也可提高做人的修为
评分##中国的绘画就像老子所讲的,“为腹不为目”。现在西方艺术史对我们影响很大,西方人就特别注意“目”,眼睛,就是视觉性、图像性,但实际上中国的绘画传统对视觉性、图像性是有一定反思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们自己用感觉所接触的外在世界的知识性,有时候是不足的;关键是“腹”,也就是内在,人的整体生命和这个世界交融。朱良志原先是研究中国艺术观念的,后来也触及了一些艺术门类。他特别喜欢绘画,绘画为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从空间、图像进入,描绘一个世界存在的样态,从这个样态中又抽绎出非常多的线索,让人走进去,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达到了一种很深幽的境界。它不给出结论,只呈现一种面貌,显现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足以感动人。和建筑、园林、书法、篆刻等其他很多艺术形式比起来,绘画有悠长的特点,中国设计园林的主要是画家
评分##通过具体画作解读,大家对谈中充满了机锋和智慧,引导着我们认识欣赏山水画,进一步去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找寻那些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
评分##入门读物,几位的对谈随便翻翻得了(尤其是互吹部分。怎么说呢,本来不懂沈周之类好在哪里的,看了许会长的大作之后就能懂了。
评分##中国山水画的外延与内涵、形式与实质,都在对话的过程中一一延展出来。这些对谈分为九讲,分别从道统、修身、性情、笔墨、术能、教学、传统、体外、革新九个方面展开,这些学者以“丰富的知识与宽广的视野,为我们展示了当代中国艺术理论的广度与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