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羅德裏剋(Dani Rodrik)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福特基金講席教授。研究領域為全球化、經濟增長和發展、政治經濟學等。他的“全球化不可能三角”“增長診斷”等理論曾激起學界的熱烈反響。著作有《經濟學規則》《一種經濟學,多種藥方》《探索經濟繁榮》《全球化的悖論》等。
新一屆政府究竟會製定什麼樣的改革方案,繼續保持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實現從中等收入嚮高收入的跨越。這是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因為它不僅關係到中國的未來走嚮和全球經濟地位,也關係到每一位和中國息息相關者的經濟利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過深入研究和討論,為下一步改革提齣瞭簡稱為“383”方案的改革設想。這一方案提齣瞭著力推動完善市場體係、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製的三位一體改革思路。在此思路指導下,設計瞭八個重點領域的改革,這個八個領域包括行政管理體製、壟斷行業、土地製度、金融體係、財稅體製、國有資産管理體製、創新體製以及對外開放。最後,針對這八個改革領域設計瞭三組關聯性較強的改革組閤,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同時對改革的時間安排提齣瞭三階段推進建議。
對關心中國經濟改革的眾多讀者來說,《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徑》是把握中國未來10年改革方嚮不可或缺的指南。
##前一半值得讀,後一半內容散漫,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在讀到這本書之前,我一直比較認同貨物、服務、資本和信息的全球流動,認為市場管製和民族國傢是過於狹隘和過時的概念。以為取消進口關稅、資本管製、簽證管理等阻礙商品、資金和人員的全球流動的限製措施後,全球經濟都會從貿易中獲得收益。 實際情況是:貿易開放雖然擴大經濟...
評分 評分##仔細看瞭1-8,瀏覽瞭9-12。標題直譯是“關於貿易的實話:構建一個閤理世界經濟的想法”。從經濟學研究者的角度,會發現有大量關於理論如何不符閤實踐、政策設計應該強調因地製宜、主流經濟學如何與大眾對話的反思,也總結瞭主要國傢的成功/失敗經驗。我對“逐步啓發學生發現自由貿易缺點”和指齣rational-choice political economy不夠這兩個地方印象最深,但是其他很多評論也富有insights,能比一般教科書多想幾步是很大的價值。特彆適閤做development/international/poli econ的人讀(難怪我喜歡)。能看英文版其實是最好的——盡管翻譯流暢,不清楚是否有刪節。
評分##因為熟悉Rodrick論文,這本書對我來說沒有特彆多的新意。唯一具有記憶點有帶有一些價值判斷的觀點是:1.2 因為熟悉Rodrick論文,這本書對我來說沒有特彆多的新意。唯二具有記憶點有帶有一些價值判斷的觀點是:1.發展中國傢需要發展製造業和齣口來創造就業並在産業鏈上攀升; 2.不強調普適價值和統一的製度安排的邏輯齣發點是保證文化和製度的多樣性,讓人類社會整體麵對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不確定性挑戰時有更好的resilience。就像演化進化論中對於生物多樣性的意義闡釋。
評分 評分##全文很全麵的敘述瞭當前的世界格局,提齣的問題很實際,包括全球公民是什麼,民主與自由是什麼,經濟學傢的素養是什麼等。此外,也讓我們瞭解到歐盟製度的無可挽迴以及某國為什麼充滿各種不穩定性以及投資迴報率的風險。是一本很通俗易懂的入門書,看完能有反思。
評分 評分##1、全球化弊病源自市場全球性與市場管理規則的國內性之間失衡:(1)市場支持型製度並非一個模闆;(2)地方團體對製度形式有著不同的需求和偏好;(3)地理距離限製需求和偏好趨同;(4)多樣性製度間試驗競爭是理想狀態 2、不可能三角:全球化、民主與國傢主權不可同時兼得 3、經濟學傢的重要作用與謬誤 4、全球化挑起善用全球市場的國際化技能化群體與其他群體間矛盾,加劇兩種類型的政治分化:與國傢族群宗教身份認同有關的分化,與社會階層收入有關的分化,民粹主義者以此蠱惑人心 5、破壞性貿易保護主義是防止政治壓力過度積纍的舒緩措施 6、全球經濟新規則:市場須深植於治理體係;民主治理和政治團體由民族國傢內組織;沒有通往繁榮的統一路徑;各國有權保護自己的法規和製度;國際經濟製度為協調不同國傢之間的體製而訂立規則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