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汎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聯經出版公司 2017-8-29 平装 9789570849844

具体描述

王汎森

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2004年當選中研院院士,2005年獲選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晚明清初思想十論》、《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等書。

王汎森新作《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包括兩部分文章,一部分是與近代中國思想中「主義時代的來臨」這個主題相關的文字,另外一部分則是闡明「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這個研究的方向與態度。

後者主張思想史亦應探討「思想的生活性」及「生活的思想性」,而因為本書中與「主義時代的來臨」有關的幾篇論文也刻意從廣義的「思想與生活」這個主軸出發,略有別於從政治角度去處理「主義」的問題。

作者王汎森教授並不主張將思想化約為生活,也不是在宣揚一種唯與生活發生關係的思想才有價值的想法,更不是認為重要的、具有原創性的思想不値得用心研究。但誠如克羅齊所說的:「思想作為行動才是積極的」、「思想既不是對實在的模仿也不是裝實在的容器」,同時他也強調「思想不在生活之外,甚至就是生活職能」。那麼如果想了解思想在歷史發展中實際的樣態,則不能忽略「思想的生活性」與「生活的思想性」的問題。所以,一方面是「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另一方面是「生活是思想的一種方式」。作者認為,「思想的生活性」、「生活的思想性」,以及這兩者之間往復交織,宛如「風」般來回有趣。此處所謂的「生活」,包括的範圍比較寬,包括有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很久以来,从社会学角度读中国思想史是一个令人烦闷沮丧的经历。不是说这些著作读之无趣,没有内容,而是因为大多内容陈述从思想到思想,从观念到观念,思想的脉络如天马行空,不接地气,似乎与实际社会生活毫无关联。 因为这个缘故,一开始翻阅王汎森先生这本论文集,就有耳目...  

评分

##对烦闷的本质和主义的兴起印象深刻。今日的一些丧文化和佛系文化的青年,大抵也是烦闷的,今日的烦闷,本质又是什么呢?只不过可以预料,今日青年最后的走向不是走向主义,拥抱主义、党和军队这三位一体的东西,而是倾向于去解构,重回多元的状态吧。

评分

##方法论上很值得参考,应当反复重读。但我总觉得王汎森距离伟大学者始终差那么一步。

评分

##王汎森这本亦是颇见功力,视野极阔。“思想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也是一种思想方式”。一个比较核心的观念是思想与生活是一种极复杂的交织关系。比如宋明理学或者说程朱理学在当时并没有在学术史上那般的影响力,这是两个层次的东西。他们要真正传播普及到下层,至少大概要...  

评分

评分

王汎森先生彷佛站在了歷史制高點,俯瞰世間百態。近代史料繁而雜,而王先生能從其中獨闢蹊徑,進行深度性思考。傅斯年先生曾說:“疏通致遠者為達,局促於遺訓或成體或習俗而無由自拔者為鄙;能以自己之精靈為力量以運用材料者為通,為材料所用者為陋;能自造千尋華表者為大,...  

评分

##王汎森老师所谓的“思想史与生活史的交缠”实际上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偏向于彼得伯克的社会文化史或者新文化史转向,强调“思想史”应当包含“哲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强调思想在不同层次上的流转、传播或者“转译”,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思考“主流”与“边缘、”思想“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思想史生活的一种方式——兼论思想史的层次》一文讨论的就是这个层面的问题);第二则是偏向于”心态史“、”心灵史“,即一般人的的“心态”(王汎森归类为“生活”)如何与大历史的“思想”结合,这就是“主义”有关的那几篇文章的重点,比如从“个人的苦闷”讨论到“主义的吸引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