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当代日本小说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本书是村上春树篇幅*大的长篇小说,原书为三部曲。主人公是一名普通的城市青年,妻子不告而辞,来信说另有新欢,但主人公经过追踪,发现事件背后隐藏着邪恶势力的巨大图谋,妻子是被邪恶势力的黑手控制了。*终主人公历经艰难,救出妻子,击毙黑手。小说中还有大量篇幅讲述侵华日军在中国的杀人暴行,和发生在蒙古国境内的日苏战争,日军如何惨败于苏军。书名直译应为“拧发条鸟编年史”,拧发条鸟是一种叫声犹如给时钟拧发条的鸟,含有时间不断推进的意思。村上春树使用这个书名,含义是侵华战争时代的“日本的恶”,到今天仍然没有消失,可以为“日本的恶”编一部编年史。从《寻羊冒险记》起,村上春树就关注“日本的恶”,本书是对“日本的恶”的系统批判。本书平装本2002年由我社初版,此后于2007年更换了封面,并作了修订。2014年,我社又出版了本书的精装本,再次作了修订。因上一个平装本封面已经10年未变,故第三次更换本书封面设计,使这部名作焕发新的活力。
##看完这本巨厚的书,一阵眩晕。故事太琐碎,牵出来太多条线路。但总觉得坐着难以驾驭如此巨大的框架脉络,有些支离。上网查询发现毕竟书不是电影,没有那么多解读,见仁见智罢了。由于是开放式的结局所以也给人遐想。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谁是谁。 一条主线是主人公冈...
评分 评分##§1.引言 在村上春树的世界里,他的深沉、他的妙想、他的幽默无不令人着迷。我们可以在《挪威的森林》中见到他的对生命体验的把握,在《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中见到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寻羊历险记》中见到他对文本趣味性的追求。然而,也许只有那本《奇鸟行状录》 (下简...
评分 评分##2019.08.25。我算是发现了,村上春树是个写悬疑小说的人啊。大部头基本都是破解灵异事件这个路数,而且他的文学世界观基本就是:无感情的性交、无中生有的灵异、无来由的战争插曲。 《奇鸟行状录》为例,意识性交和《1Q84》如出一辙,甚至牛河这个名字都一样;黑暗空间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一样;深入井底、能预言的加纳马耳他、能在意识中穿梭的加纳克里他又和《刺杀骑士团长》又相似,基本都是以性交和灵异为媒介的自我探索。 但村上春树的奇怪之处在于,看多了会腻,一段时间不看,却又会被他那种有点淡漠、十分细腻的描写所吸引。相比于大部头,越来越喜欢他的随笔和纪实,可以看出是个十分有趣儿、十分简单、十分淡定的人。 噢另外,《奇鸟行状录》的篇幅实际上完全可以压缩的。上海译文的书本身也非常不错。
评分 评分##意识中的交合(1Q84?) 妻子的出走和黑暗的井底(刺杀骑士团长?) 分成两半的自己(斯普特尼克恋人?) 可穿透的墙壁(舞!舞!舞!?) 鸡蛋羹式连贯性的,奶汁烤通心粉式随心所欲的。拧发条鸟,怎么想到的,有趣得很。 从书中的前序以及作者作品年代表,不难看出这部鸿篇巨制之于村上文学世界的转折性、突破性和重要性。然而,也许是先看了《1Q84》和《刺杀骑士团长》,产生了审美疲劳;也许是现在更喜欢施小炜的译本,而觉得林少华翻译的一些语句晦涩拖沓。花了约一星期的时间,阅读体验称不上美妙,甚至不乏烦躁,只好非常主观的三星了… 总归是读完了村上春树至今所有的长篇小说,大概有一段时间要和他挥手说再见啦,期待下一次的重逢,依旧。
评分##可能是因为实在太长了,开始时种种介意的探讨与描述都变得十分耐人寻味。喜欢这样有态度,有生命力的温和,喜欢这样的村上。 在三部曲的“我”之外,终于遇到了“笠原May”这位让我喜欢得不得了的人,大多我爱的词句都出自她的口中。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