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晚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用书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近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如何应对知识上同样面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时期,西学的传入与冲击促使科举制度必须对其有所回应,科举考试用书的出版与流通,既受到读书人精英知识取向调整与科举制度变革的影响,同时也深度介入了科举考试的实践。以科举考试用书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有助于加深对晚清中国读书人群体阅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理解。
##科举研究出新难。
评分 评分##有博论pdf
评分 评分##有几部分甚为精彩,材料也颇为详实,将科举学、印刷文化、传统历史熔炼一处,还是非常之精彩。可惜引申不够,如这种知识转型的失败中传统学校体制的角色的缺席,云云,非常中国化的那种以翔实史料罗列为基础的著作,但阐发和对研究对象外部的散发却不多。不过作为一本研究科举教科书的书,对海外研究的罗列综述精彩且充分,却完全未提及de Weerdt和Peter Zarrow的研究,有些遗憾。
评分##一天之内翻完,之后基本上还是……这本书讲啥了,这个感觉。内容比较陌生,大体上是由于制度因素决定了人的阅读?其实可以思考一下古代人的阅读范围狭隘的原因。
评分##有博论pdf
评分##话题有趣
评分##史料翔实,刷新了之前的许多认知。原来科举考试也可以携书入场,以及当时士子们对于西学知识的匮乏。也感叹短短不过百年,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考试体系并稳定有效地运作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