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玲,著名作家,1942年生于浙江台州。多年来笔耕不辍,至今已有800多万字39本作品集及一部8卷本《叶文玲文集》出版。叶文玲与常书鸿结识于1983年,为写作本书,作者曾六次前往敦煌,历时多年,几易其稿。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优美的文笔、翔实的史料,描绘了常书鸿与敦煌的血肉关系,揭示了常书鸿一生守护敦煌的决心和痴心。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是著名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精心创作的常书鸿传,可谓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为写作此书,叶文玲六次前往敦煌,与常书鸿先生及其家人、友人建立了非常好友谊,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著名艺术家常书鸿,与张大千、徐悲鸿同时代的著名画 家。本书讲述了常书鸿在时局动荡的政治背景下,守护敦煌的坎坷一生。全书30章,从常书鸿的少年开始讲述,娓娓道来,直至常书鸿病榻前的人生回顾。
·常书鸿的一生,是极不平凡的一生,是为敦煌献身的一生。1936年,常书鸿毅然放弃了安定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回到面临抗日战争严峻局势的祖国。1943年,常书鸿几经转折抵达敦煌莫高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由此开始了对莫高窟有组织、有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此后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人生中,他虽然承受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遭遇迫害等种种磨难与打击,却仍以苦行僧般的坚忍与执着,为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播做出了无以替代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常书鸿决定了今天敦煌的这般模样。
##看了写樊锦诗先生的《吾心归处是敦煌》,提到这本书,慕名而来。一代文化伟人在动荡年月里,艰苦卓绝保护国家文物,这是何其庄重,又何其令人敬佩的事情,翻看第一页,诧异于作者是如何知道那么细致的,全书充斥着网络写手一般,低级想象的文风,简直是对伟人的戏虐侮辱。 ...
评分##十多年前搜集邮票,认识有真么一个神奇诡谲的边疆境遇,一定此生赴约为敦煌
评分 评分##你是否会因为看到一本书而改变你的一生,常书鸿的故事就是。 来自浙江大户人家的常公子年幼酷爱绘画,囿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报读了染织专业,但依然不灭想去巴黎求学的理想。 结果天遂人愿,挥别了新婚的妻子,踏上求学之旅,过程艰辛不予外人道,不负众望,在巴黎画坛小有成就...
评分##只是觉得万幸,自己不是通过这本书认识的常先生
评分##令人动容的“敦煌的守护神”!
评分##相比于小说我更想读一读真实的关于常书鸿先生的传记,甚至想了解常沙娜或者常先生子孙口述中的常书鸿
评分常書鴻,敦煌學研究、保護史上里程碑式人物,一生與繪畫、佛傳洞穴肝膽相照,不二心。 時光若能倒流,宋朝謝逸的《送董元達》一定就是為他泣淚而寫。只可惜,老爺子浩瀚的一生,落到政治作家葉文玲手里時,已變成語無倫次的政治寄語,句式與真相磕磕碰碰,噱頭與情感撕破臉皮。 此時的『敦煌』,陰晦多雨,愛恨不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