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作家。
1977年生于亚利桑那州,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在就任医生期间,保罗曾因其出色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2015年3月,37岁的保罗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
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本书是“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与癌症抗争的生命感悟。作者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获得了全球读者关注。本书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向朋友推荐《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很容易,正如我最初在某本书中翻到的:神经外科医生患肺癌去世,年仅三十几岁,生命最后时段前完成的这部神作……. “医生”变“癌症患者”、“抢救他人”与“自我死亡”、用十几年学习医学,结果命运连一声招呼都没打,就给了22个月去收拾...
评分##生死不由我们控制,但我们需尽情地追寻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在生命的旅途中尽情地绽放自己。佩服作者在面对死亡时仍能理性地思考“对自己而言究竟什么是重要的”,“自己究其一生究竟在追寻怎样的人生意义”,并把这些思考以及自己面对死亡时的态度和行为展现给我们。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常常为作者的遭遇感到不公和惋惜,但又对作者和作者太太面对死亡的平静和勇敢感到由衷地佩服,常常在哭得不能自已的同时又感觉获取到了很多能量。感谢作者在生命的最后留给我们这样一本书,我相信,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与死神狭路相逢,又如何向死而生?——《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眼泪一颗一颗地落下来,是在读到189页时,保罗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清楚明白地说:“我准备好了。” 从日当正午的35岁壮年查出肺癌,到37岁的2015年3月9日这一天离开人世,保罗重返了工作岗位,完成住院医生...
评分##今天看微博“不要觉得得癌的只有几个人。肿瘤门诊人山人海。”?生命没什么可敬畏的。一响贪欢。去他妈的吧。
评分##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不算虚度,至少保罗是其中之一。一生不长,应当更加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找到生命的意义。
评分 评分##8.8分,挺好的一本书,一个医生在患肺癌之后的写作,好像没有写完就戛然而止了,但是给后人以启示
评分“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