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偉民,1963年齣生於山東寜陽。1981年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獲本科和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曆史係,獲博士學位。1988年至2005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曆任《中國社會科學》與《曆史研究》編輯、副編審、編審、總編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常務副主編。2005年,轉任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清華大學學報》編輯部常務副主編、《國際儒學》主編。兼任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經濟史學會常務理事。齣版專著《宋神宗》(1997)、《近代前夜的王朝》(閤著,2021)等。2010年獲新聞齣版總署“全國新聞齣版行業領軍人纔”稱號。
19世紀的茶葉與鴉片貿易如何見證瞭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命運?茶葉如何成為一種全球性商品,獲得英國人的青睞?鴉片為什麼突然在中國泛濫成災?中國為什麼沒能抓住茶葉貿易的機遇?在全球化大潮中,茶葉在西方的命運與鴉片在中國的命運為何截然不同?
本書立足於全球史的視野,以茶葉和鴉片為切入點,在翔實的史料基礎上,綜閤利用多種社會科學理論,全麵展現齣19世紀茶葉與鴉片貿易的盛衰變化,並對茶葉經濟與鴉片經濟進行瞭對比,指齣二者對中國社會經濟所産生的重要影響,從而深度揭示中國在19世紀全球化中的真實處境。
##中英兩國相隔萬裏,本無任何關聯。可是機緣巧閤,因為有瞭茶葉和鴉片這兩種特殊商品,使得兩國的命運發生關聯,一同捲入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之中。18世紀開始,英國人逐漸養成飲茶的習慣,還産生瞭很多歌頌茶葉的作品。在一兩百年內,英國的勞動階層在茶葉上的開銷就上升至其食...
評分 評分##6.5-7分。作為一本中華接棒三聯再版的書,還是有點期待。兩個下午一個晚上掃讀完,讀得還算順暢,但沒覺得耳目一新。誠然,我自己對近代史和全球史的很多東西並不十分瞭解,對於現代化和成癮品曆史的研究亦不熟悉,但是通篇看下來,覺得這本書也沒有很明確的問題意識和緊密的邏輯。雖然本書說茶葉和鴉片是兩個很適閤進行對比並作為觀察十九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的商品,但是關於這一點並沒有進行有力論證,兩者的比較也頗泛泛,似乎更像是一本略冗雜的大雜燴般的綜閤引述,還帶瞭些比較濃重的情感色彩,這也是能很快掃讀完的原因。①論證並沒有超齣常識的範圍;②方法似乎也沒有跳齣常規;③數據沒有進行充分利用和解讀;④盡管強調全球史的視野,但並沒能凸顯齣其connection特點,整體還是限於中國;⑤同一引用有中有英,不禁讓人生疑…
評分##花瞭近一天半時間讀完瞭。這本書是以 近代貿易對於中國最有影響的 茶葉與鴉片為切入視角 以19世紀為時間段 論述瞭該時間段中國經濟全球化中發揮的作用 研究要有全球視角 側重經濟而非政治方麵的影響 書中也闡述瞭 中國沒有利用好茶葉抓住世界大勢 反而被英國所主導的鴉片【入侵】 這一現象 提齣瞭自己的見解
評分 評分##於曆史的灰燼處,是很有意思的視角和切麵。書局這個版本讀起來比之前三聯的要更舒適。 李伯重在序言中寫到:“在我國,學者們對全球史的興趣也日漸濃厚,但平心而論,我國的全球史研究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真正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見。”盡管如此,他仍然把本書作為“少數擺脫世界史編纂方式”的一個突破(P.序003)。 然讀罷此書,李伯重的這句佳評更似是對全...
評分##19世紀中西貿易的關鍵情節 ——評《茶葉與鴉片:十九世紀經濟全球化中的中國》 黃敬斌 《光明日報》( 2011年03月27日 05 版)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國外以布羅代爾、沃勒斯坦、弗蘭剋、彭慕蘭等為代錶的一些學者,強調綜閤和整體的研究視野,將越...
評分##大失所望,作物史研究不是這麼做的
評分##大失所望,作物史研究不是這麼做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