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庫恩(Thomas S. Kuhn,1922-1996),美國物理學傢、科學哲學傢、科學史傢, 被譽為“二戰後具影響力的一位以英文寫作的哲學傢”(理查德·羅蒂語)。庫恩於1949年獲物理學博士,後執教於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任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哲學勞倫斯·洛剋菲勒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發展中的行星天文學》《必要的張力》《黑體理論和量子的不連續性》等。
伊恩·哈金(Ian Hacking),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榮譽教授,法蘭西學院“科學概念史與哲學”教授。
張蔔天,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學士,北京大學科學哲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科學史係長聘教授,哲學係雙聘教授,清華大學科學人文經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國際科學史刊物ISIS編委。 研究方嚮為西方科學思想史、自然哲學史、科學與宗教等。主編主譯《科學源流譯叢》《科學史譯叢》《世界科普名著譯叢》等叢書,翻譯學術著作近60種,深受讀者好評。
這是20世紀學術史上極有影響的著作之一,是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者們不可不讀的基本文獻。它引發瞭一場認識論的大變革,成為科學哲學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嶺。其影響不僅在於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而且延伸到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文學史、藝術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甚至在社會公眾領域也産生瞭深刻的影響。書中的關鍵概念如“範式轉換”等如今已成為世界性的重要詞匯。
本書自1962年麵世以來就引起強烈反響,掀起瞭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熱潮,至今不衰。本版是芝加哥大學齣版社為慶祝該書問世五十周年而作,新增加拿大哲學傢伊恩·哈金(Ian?Hacking)教授所寫的導讀。青年翻譯傢張蔔天教授精心翻譯瞭新的中譯本。
##一本小卻引發思考的書籍。在本書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結閤在一起之時,會迸發齣怎樣奇妙的火花?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去觀察自然科學,我們會發現那些復雜的或者是難以理解的事物都可以轉變成為一個本質的,統一的內容來展現齣在。在這之中,我們可以發現,自然科學本身的獨特魅力。除此之外,關於本書的內容,還是應該多次的閱讀(有一說一,本書中的有些內容真的是有些晦澀難懂)之後,纔會對作者所錶述的,作者想要展現的內容。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每一顆星星,都有其獨特的力量,它們都散發著自己的光芒,正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
評分##2017年,有豆友評論2012北大舊版時說: “書是好書,隻能說期待新譯本,最好是張蔔天齣馬。。。” 5年後,如你所願。蔔天齣品,必屬精品
評分##如果說對於自然科學而言,知識的纍積就像在建造一座層層疊加的高塔,在堅實的研究共識的基礎上,推進對於其中具體謎題的探索與解答。那麼,社會科學研究則更像被懲罰的西西弗斯在不斷地推那塊巨石,重復著嚮更高處的掙紮。社會現象復雜到令人絕望,而且似乎永遠也無法以一種絕對客觀的立場以作研究,因為作為主體的我們也始終運作其中。
評分 評分 評分##一、關於範式 每個科學共同體都有著自己的一組承諾,以及自己的如何從事研究的模型。除瞭令人矚目之外,科學成就還必須: 1、“空前地吸引一批堅定的用戶者”,使他們脫離科學活動的其他競爭模式; 2、它們必須是開放性的,具有許多的問題,以留待“重新組成的一批實踐者去解決...
評分 評分 評分##“將那種立場稱為相對主義,這種誘惑雖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我看來,這種描述是錯誤的。反過來說,假如這種立場就是相對主義,我看不齣在解釋科學的本質和發展方麵,相對主義者損失瞭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