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卷上文
第一章 朴素之文
《尚书》
〔附〕金石文字
第二章 郁郁乎“文”
《左传》
〔附〕《公羊传》《毂梁传》《国语》
第三章 最初的平民趣味
《战国策》
〔附〕《晏子春秋》
第四章 “春风扇微和”与“猛志固常在”
《论语》
《孟子》
〔附〕《檀弓》
第五章 幻丽之文
《庄子》
第六章 “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老子》
《荀子》
《韩非子》
第七章 志怪意趣
《山海经》
〔附〕《穆天子传》
卷下诗
第一章 “思无邪”
《诗经》
第二章 《风》《雅》寝声,奇文郁起
《楚辞》
后记
引用文献
重印后记
好书,国学经典,开拓孩子视野。
评分中华书局,比较靠谱。扬之水的写法大体是博采
评分我走的是天坛北门。买了张三十五元的联票,混迹在大群的旅游者中往里走。
评分然而从可以坐实的情况来看,倒也能够体会当时此方面一种趋势。作者讲到《孟子》时说到“辩”,以“先秦诗文史”至少是“文”一部分而论,实在是重要环节。不如引此前一百来年的孔子作为对比。《论语》记录孔子的话,往往是只讲“然”而不讲“所以然”,如果不是记录者有意略去不计,那么这个所以然就根本不是问题。降至孟子,对于孔子及其同时代人乃是天经地义的前提已经动摇,必须讲出所以然来才有可能服人,所以孟子要说“予不得已也”;而“好辩”若拿孔子的标准来衡量,离“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已远,该说是“文胜质则史”了。而且正如作者指出,彼时并非孟子一人如此,大家都得多费口舌,中国文章,至此有一大变化,说是发展也行,可是要想求如《论语》那般从容,已不可得了。《孟子》文采飞扬,却略带气急败坏之相。以后《荀子》虽然气度稍为舒缓,又难免步步为营,不算活络。《庄子》其实也好生一番论说,不过说得自得其乐,所以别开生面,乃是可一而不可二的。说来“辩”亦有正反,孟子、荀子是要从已经不成其为所以然处说出所以然来,当然费力不讨好了;若《韩非子》、《战国策》则是干脆由打相反处另树一个前提,反而来得恣肆挥洒。凡此种种,无一不与“君子必辩”相关,《先秦诗文史》特别标举此点,的确甚得要领。
评分很好!首先是物流上很准时很快的。其次是京东的包装上每次包装都是很爱护书籍的。再者快递员配送态度给力和气。最后,书籍内容由于很多是朋友或者其他推荐买的,有待进一步阅读然后给书友一些参考!
评分满意 绝版书了 买到了 很喜欢
评分先秦诗文史经典版本,值得入手
评分好。。。。。。。。。。。。。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